刘奎
- 作品数:16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胰、肠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合并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
- 2022年
-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EN-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甲状旁腺、垂体前叶和胃肠胰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为典型特征。文献中关于MEN-1继发2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T)的报道并不少见,而MEN-1合并1型gNET则鲜有报道。本文汇报1例MEN-1合并1型gNET,介绍MEN-1继发2型gNET和MEN-1合并1型gNET两种情况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措施。MEN1突变可能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建议临床医师予以关注。
- 王聪曲林林李坤刘奎胡维昱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免疫系统功能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垂体前叶胃肠胰
- 肝细胞腺瘤一例被引量:1
- 2018年
- 患者男,21岁,因“查体发现肝占位”于2016年11月4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肝炎病史,近期出现厌油腻。查体:腹部平坦,上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
- 于耀刘奎杨景曹景玉
- 关键词:肝细胞腺瘤上腹部肝占位反跳痛查体
- 胃丛状纤维黏液瘤的诊疗进展
- 2023年
- 胃丛状纤维黏液瘤是一种来源于胃肠间叶细胞的特殊类型肿瘤。该病临床上较罕见,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点和病理特征,但临床表现无显著特异性。由于胃丛状纤维黏液瘤的具体发病机制和疾病进展尚不十分明确,临床诊断易于漏诊或误诊。本文复习国内外文献对胃丛状纤维黏液瘤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病理、免疫组化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以期提高对胃丛状纤维粘液瘤的认识,为临床提供参考。
- 来志浩刘奎李坤曲林林
- 关键词:胃肿瘤
- 肝巨大血管瘤并瘤内出血1例报道
- 2019年
- 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通常不需处理,但如果出现自发破裂瘤内出血,则需尽快手术治疗,现报道1例肝巨大血管瘤瘤内出血的病例,经过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
- 李力元李娜张振清王聪刘奎
- 关键词:肝血管瘤瘤内出血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对胰腺癌的作用机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抗胰腺癌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预测作用机制及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并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收集胰腺癌疾病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疾病-药物-靶点网络图。通过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Human Protein Atlas和PROGgeneV2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蛋白表达及TCGA生存分析,进一步通过TIMER数据库分析核心靶点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最后利用Metascape、Bioconductor平台和R语言进行GO分子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 筛选共得到黄芪20种活性成分,作用于胰腺癌56个靶点。在胰腺癌中,核心靶点Caspase3和MYC高表达组患者预后明显差于低表达组(P<0.05),同时,Caspase3和MYC会影响肿瘤免疫细胞在胰腺癌中的浸润情况。分子功能和通路分析结果表明黄芪作用的靶点主要与癌症的调控、细胞凋亡、对类固醇激素的反应、对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反应等生物过程相关,黄芪通过调节PI3K-AKT、Erb、MAPK等通路来影响胰腺癌的发展。结论 黄芪对胰腺癌的治疗作用体现了中药多组分、多靶点的特点,为进一步探究其抗胰腺癌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
- 王一休薛伟杰刘鹏胡维昱李坤刘奎杨晨宇解宇威徐翔宇朱呈瞻曹景玉
- 关键词:胰腺肿瘤网络药理学信号传导
- 手术探查联合介入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附一例报告)被引量:2
- 2020年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术后出血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介入治疗和手术探查是PD术后大出血的主要治疗手段,但仍有较多治疗失败导致病人死亡的案例。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通过杂交手术(手术探查联合介入治疗)成功救治1例PD术后大出血病人。作者认为,手术探查联合介入止血的方法适用于PD术后动脉出血介入止血失败的情况,可以使手术探查止血更彻底、更有效,同时减少手术探查造成的副损伤。
- 王聪刘奎李坤胡维昱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出血介入手术探查
- 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抗肿瘤药物对合并微血管侵犯肝癌术后近期复发的影响被引量:20
- 2021年
- 目的探讨预防性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抗肿瘤药物对合并微血管侵犯(MVI)的肝细胞癌(HCC)根治术后近期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根治性肝切除术且术后病理报告为HCC合并MVI的16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7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32~79岁,中位年龄56岁。根据肝切除术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纯手术组(n=62,无处理),TACE组(n=42,术后预防性应用TACE),联合组(n=65,术后预防性TACE联合抗肿瘤药物治疗)。随访三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情况。Kaplan-Meire法计算累积无瘤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169例患者术后1、2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9.2%、40.8%。术后1、2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单纯手术组为45.2%、25.8%,TACE组61.9%、40.5%,联合组70.8%、52.3%。联合组累积无瘤生存率优于TACE组和单纯手术组,TACE组累积无瘤生存率优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ACE组与联合组中,M1(轻度MVI)患者累积无瘤生存率优于M2(重度MVI)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1级别和M2级别中,联合组累积无瘤生存率优于单纯手术组、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抗肿瘤药物对累积无瘤生存率无明显影响。结论术后TACE可预防合并MVI的HCC术后近期复发,而TACE联合抗肿瘤药物能明显改善合并MVI肝癌术后近期复发。
- 刘鹏解宇威张露旬徐翔宇王一休裴金宇谭斌王聪刘奎李坤逄锦忠曹景玉
- 关键词:微血管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复发
- 糖酵解相关基因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糖酵解相关基因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HCC的RNA表达数据和临床信息。首先采用基因富集分析预测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基因富集的相关通路,筛选HCC中糖酵解相关基因,然后构建糖酵解相关基因的预后模型,获取预后相关糖酵解基因。对基因进行风险评分,利用R语言根据临床特征分组后进行生存分析。使用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预后模型中基因的突变情况。最后使用RT-qPCR验证预后模型中基因在HCC的表达。结果基因富集分析显示,正常样本和肿瘤样本的基因显著富集于糖酵解通路。Cox回归分析筛选出了3个与预后相关的糖酵解基因(B3GAT3、NDC1、KIF20A),ROC曲线AUC值显示预后相关的糖酵解基因能预测HCC患者的临床预后,生存分析显示基因高表达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比低表达组患者更差(P<0.001)。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B3GAT3发生扩增、深度缺失和错义突变的概率为1.1%,NDC1发生扩增和错义突变的概率为0.6%,KIF20A发生扩增和错义突变的概率为0.8%。RT-qPCR结果显示B3GAT3、NDC1、KIF20A在HCC组织中均为高表达。结论糖酵解相关基因B3GAT3、NDC1、KIF20A与HCC的预后相关,为后续进一步探究其在HCC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
- 解宇威刘鹏徐翔宇高瑞谦高雨菲刘奎李坤朱呈瞻曹景玉
- 关键词:糖酵解预后基因组学计算生物学
- 基于微血管侵犯、Ki-67表达筛选根治性切除后适宜TACE的肝细胞癌患者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依据微血管侵犯(MVI)、Ki-67表达筛选根治性切除后适宜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肝细胞癌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的400例肝细胞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24例,女性76例,年龄(59.7±9.8)岁,年龄范围32~87岁。依据术后是否行TACE分为单纯手术组(n=210)和手术+TACE组(n=190)。门诊复查的方式随访根治性切除术后第1年复发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根治性切除术后无复发生存的影响因素。依据Ki-67(Ki-67阳性细胞占比≥27.5%为高表达)、MVI进行亚组分析,比较无复发生存情况。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Ki-67高表达(HR=2.073,95%CI:1.433~3.000,P<0.001)、MVI阳性(HR=2.339,95%CI:1.584~3.456,P<0.001)的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1年复发风险增加。单纯手术组术后1年累积无复发生存率为70.0%,手术+TACE组为67.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0.774)。亚组分析:Ki-67低表达合并MVI阴性组(n=128)中,单纯手术组(n=84)术后1年累积无复发生存率为91.7%,高于手术+TACE组(n=44)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2,P=0.004)。Ki-67高表达合并MVI阴性组(n=82)和Ki-67低表达合并MVI阳性组(n=83)中,单纯手术组术后1年累积无复发生存率与手术+TAC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Ki-67高表达合并MVI阳性组(n=107)中,单纯手术组(n=62)术后1年累积无复发生存率为40.3%,低于手术+TACE组(n=45)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P=0.040)。结论Ki-67高表达合并MVI阳性为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预防性TACE的适应证,Ki-67低表达合并MVI阴性的患者不建议术后行预防性TACE。
- 徐翔宇刘鹏刘奎李坤解宇威高瑞谦马永辉曹景玉
- 关键词:KI-67抗原
- 肝内胆管细胞癌合并高泌乳素血症的副肿瘤综合征1例报告
- 2020年
-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6岁,因“左上腹痛伴全身体毛增长20 d”于2019年9月25日入本院。患者于20 d前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左上腹痛,伴恶心,食欲减退,月经量稀少。入院行消化系统超声、CT(图1)、肝脏特异性MR,提示肝左外叶异常信号影,考虑恶性肿瘤(胆管细胞癌可能性大),病灶周围、肝门及右侧心膈角区淋巴结转移可能。查体:全身体表体毛均较长,且浓密。泌乳素(PRL)3257.97 mIU/L,其余内分泌检查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血清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亦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于2019年9月27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报告:(左半肝)中-低分化胆管细胞癌伴坏死,侵及局部肝被膜;未累及肝断端;神经侵犯(+);送检肝门(1/1)、小网膜(1/2)淋巴结内癌转移(图2)。
- 刘鹏刘奎裴金宇王一休曹广华李力元曹景玉
- 关键词:胆管上皮癌高催乳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