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国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联合检验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对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16年
- 探究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 年1 月~2015 年12 月收治的60 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和60 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其中,60 例早期肾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而60 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的尿糖与尿微量蛋白指标,分析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糖与尿微量蛋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采用尿糖和尿微量蛋白指标的检测情况来判定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患者的肾损伤情况,并且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预后措施,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张红国
- 关键词:尿糖尿微量蛋白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 糖尿病患者泌尿系统感染中主要病原菌检验分析240例
- 2016年
- 对糖尿病患者泌尿系统感染中主要病原菌检验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5年12 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者240例,对其尿液进行药敏试验及病原学检验分析。结果 240例患者中有192例患者菌株发生了分离,其分离率为80.00%。其中,革兰阴性菌70(72.92%)株,革兰阳性菌18(18.75%)株,白假丝酵母菌8(8.33%)株;主要的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为72.92%。结论 通过相关检测可以得出,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液中存在较高的细菌感染率,且其对多种抗生素都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参照药敏试验的具体结果来合理地用药。
- 张红国
- 关键词: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检验
- 伴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IGF-1改变的临床价值
- 2018年
- 目的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142例确诊的T2DM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依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将患者分为单纯DM组、IMT增厚的DM患者(观察组A)、颈动脉斑块形成的DM患者(观察组B),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40例作为健康组,对4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健康组、单纯DM组、观察组A、观察组B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1组间比较,健康组>单纯DM组>观察组A>观察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组和单纯DM组的IMT值显著的小于观察组A和观察组B(P<0.01),观察组B的IMT(1.35±0.09)mm,高于观察组A的(1.09±0.08)mm(P<0.01)。观察组B的IGF-1水平与TG、TC、LDL-C、FBG、HbA1c、HOMA-IR、FINS、IMT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DM患者的血脂水平、血糖水平、IGF-1、IMT较单纯DM患者、IMT增厚的DM患者、健康人群均发生显著的变化,IGF与DM患者IMT的增厚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
- 谭子新张红国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 2型糖尿病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最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以惊人的速度在迅速增长,糖尿病目前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国内20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达到9.7%[1],按照这个推算,现在全国糖尿病患者总人数是9240多万,而糖尿病前期更是达到1.5亿,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
- 张红国韩世超庞海艳胡新磊
- 关键词: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