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志文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非小细胞
  • 2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肺癌
  • 1篇血脑
  • 1篇血脑屏障
  • 1篇内吞
  • 1篇肿瘤
  • 1篇肿瘤转移
  • 1篇细胞共培养
  • 1篇小鼠
  • 1篇小细胞肺癌细...
  • 1篇裸鼠
  • 1篇脑屏障
  • 1篇脑转移
  • 1篇共培养
  • 1篇非小细胞肺癌...

机构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龙江
  • 3篇王家雄
  • 3篇康志文
  • 1篇张超

传媒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A549与b.End.3细胞共培养对血脑屏障相关的Epsin1、CD309和CD144分子表达的影响
2017年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A549与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b.End.3共培养对b.End.3中Epsin1以及其他相关因子表达量的影响。方法:使用b.End.3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与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blood brain barrier,BBB)、血瘤屏障(blood tumor barrier,BTB)模型。实验分为两组:BBB组、BTB组。使用流式细胞仪分选BTB组中的b.End.3细胞。使用q 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分别检测分选出的b.End.3细胞中Epsin1、CD309、CD144、Occludin转录和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A549细胞共培养后,BTB组跨膜细胞电阻值(transendo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较BBB组下降(P<0.05)。共培养后分选出的b.End.3细胞中的Epsin1和CD309、CD144的表达量增高(P<0.05),Occludin的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A549共培养后体外血脑屏障的开放可能与Epsin1及相关因子的表达增高有关。
徐显鑫王家雄张超康志文邱金涛俞泽然龙江
关键词:血脑屏障A549肿瘤转移
内吞适配蛋白Epsin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中的作用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内吞适配蛋白Epsin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中的潜在作用。方法:选择体外培养的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筛选Epsin 1和Epsin 2 shRNA干扰效率达标的细胞。将裸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第1、2组裸鼠分别经胸腔植入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及epsin表达敲减的A549细胞,第3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比较1、2组小鼠肿瘤体积的变化。8周后,处死所有裸鼠,留取肺组织及肿瘤组织,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非肿瘤(正常)肺和致瘤性肺组织中的epsin 1和2的蛋白质水平。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来研究epsin 1和2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肺肿瘤组织epsin1和2的m 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中(P<0.05)。种植epsin表达敲减的A549细胞裸鼠肿瘤生长速度及体积均大于种植正常A549细胞的裸鼠肿瘤。结论:Epsins表达上调可能促进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的发生发展,而敲减epsins的表达可能为未来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於晓东龙江康志文徐显鑫王家雄
关键词:EPSIN非小细胞肺癌裸鼠
人类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对小鼠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blood-brain barrier model,BBBM),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A549细胞对BBBM功能的影响。方法:早上将周细胞(pericytes,PC)接种到Transwell膜的外侧面,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接种到12孔板内,8 h后将Transwell置入12孔板内,再将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接种到transwell膜的内侧面,建立血脑屏障模型。模型建立后每天进行试漏试验及跨内皮电阻(transendo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测定,鉴定是否成模。成模后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将A549细胞接种到实验组BBBM内室,共培养体系置于培养箱,于24 h、48 h、72 h后进行电阻测定及辣根过氧化物酶渗透试验,以评估BBBM的功能。分别于渗透试验进行至2 h、6 h时取样,根据样本中辣根过氧化物酶浓度计算表观渗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cient,Papp)。结果:(1)部分血脑屏障模型在建立后3 d成模,4 d可全部成模。(2)A549细胞加入BBBM内室共培养。(a)实验组TEER值与对照组比较:1 d后无显著变化(P>0.05);2 d后降低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3 d后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b)渗透试验与对照组比较:1 d后2 h及6 h渗透试验实验组Papp均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 d后实验组Papp升高,2 h渗透试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 h渗透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d后实验组Papp升高,2 h及6 h渗透试验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小鼠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功能可被人类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影响。体外共培养体系可用于研究肺癌脑转移过程中肿瘤细胞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王家雄徐显鑫康志文邱金涛俞泽然许金明龙江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