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婧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人胚胎干细胞的自主分化
- 2015年
- 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 ESCs)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及多向分化的潜能。诱导其定向分化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关于其自主分化的研究却不多。本实验使用无血清培养液mTeSR誖1培养hESCs,碱性磷酸酶检测显示其维持了未分化的状态。改用自主分化培养液后,通过形态观察、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PCR)、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对自主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从而探讨hESCs自主分化的方向和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形态上分化细胞表现出均一的纤维状;基因和蛋白水平上,中胚层的VIMENTIN和SNAIL2显著表达,而外胚层的NESTIN以及内胚层的SOX17则无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分化细胞的CD29及CD44,表达量分别为92.8%和30.0%。由此可得出结论:hESCs的自主分化倾向于中胚层方向。
- 殷璐刘韦张婧魏琪饶阳王玲陈富林崔继红
- 关键词:人胚胎干细胞中胚层
-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重编程技术的发展被引量:1
- 2015年
- 近年来,研究者已经能通过重编程技术从多种物种与组织中获得具有多能性的干细胞系,被称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这种细胞或可被应用于生物学及医学等多个领域,如疾病模型、自体细胞治疗、药物毒性筛选及相关基础研究。自2006年第一批i PSCs诞生以来,研究者致力于改进原始诱导方法以获得更高的诱导效率并降低诱导引起的基因组不稳定性。为了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i PSCs的重编程技术,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已经使用过的一些主要诱导手段,并介绍了其优劣之处。这些研究成果均为今后i PSCs应用于临床实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张婧崔继红
- 关键词:诱导性多能干细胞重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