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 作品数:7 被引量:8 H指数:2 供职机构: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308nm准分子光联合他克莫司对人黑素瘤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探讨308nm准分子光联合他克莫司对人黑素瘤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人A875黑素瘤细胞培养。将人A375黑素瘤细胞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308nm准分子光组(100 mJ/cm2)、他克莫司(10 nmol/L)组及308准分子光(100 mJ/cm2)联合他克莫司(10 nmol/L)组(以后均称联合组)。作用48h后MTT法测定每组对A875黑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NaOH法测定每组对黑素合成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人A875黑素瘤细胞的增殖率及黑素合成明显增加(P<0.001)。结论308准分子光及他克莫司联合使用可以促进人A875黑素瘤细胞的增殖及黑素合成,为白癜风的临床治疗方案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 王静 杨涛 李媛 马光辉 舒春梅 张玉杰关键词:他克莫司 肝细胞系Chang liver细胞移植对改善急性肝衰竭存活率的作用的研究 2018年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及体内急性肝衰竭模型验证其肝细胞功能,为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寻找一种可用的细胞源。方法通过Western-Blotting和激光共聚焦检测Chang Liver细胞的肝细胞特异性蛋白表达,在体外评估其肝细胞功能。采用RT-PCR从基因水平检测肝细胞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大鼠90%肝切除术诱导急性肝衰竭模型(ALF)。取生长良好的Chang Liver细胞移植入脾脏内,并于移植后24h行90%肝切除术诱导急性肝衰竭,每隔24h采血1次,测定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在体外,Chang Liver细胞表达肝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如白蛋白(ALB)、葡糖醛酸基转移酶(UGT)及细胞色素酶P450(CYP3A4)。RT-PCR同样可检测到相关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在体内,实验组接受Chang Liver细胞移植,其长期生存率达到40%,而对照组的生存率为0。移植Chang Liver细胞的大鼠的肝功能在急性肝衰竭后24h较对照组获得明显的改善,表现为血样标本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ALP)等肝功能指标的下降。结论 Chang Liver细胞可像正常肝细胞一样表达功能蛋白,明显改善急性肝衰竭大鼠的肝功能,改善存活率,可以作为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较好的细胞源。 杨涛 王静 李玉明 于兴泉 孙庆磊 朱君 宋丙潭关键词:急性肝衰竭 细胞系 细胞移植 β-1,6 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β-1,6 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2(GCNT2)基因在胃癌(G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GC发生、发展和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利用TIMER、GEPIA2、Oncomine和UALCAN等数据库数据,以及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25例GC患者的癌和配对癌旁组织标本,分析GCNT2基因在G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GC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利用LinkedOmics、GSEA和ssGSEA分析GCNT2所涉及的主要信号通路及其与免疫浸润之间的相关性。将pc-GCNT2及其阴性对照质粒转染进胃癌SGC-7901和BGC-823细胞,用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GCNT2对GC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WB法检测细胞中GCNT2、STAT3和PD-L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GCNT2 mRNA在G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或P<0.01),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其对GC诊断有较高的价值。GCNT2在GC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显著高于癌旁组织,GCNT2基因参与的生物过程主要是参与细胞形态发生的成分、细胞间黏附、多细胞生物信号和突触传递等。单基因GSEA分析发现,GCNT2在GC中主要抑制IL-6/JAK/STAT3、IL-2/STAT5信号通路和炎症反应、α/γ干扰素响应与NF-κB表达等。GCNT2的表达与GC组织的免疫浸润具有显著相关性。过表达GCNT2可显著抑制G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均P<0.01),降低细胞中STAT3和PD-L1的表达水平(均P<0.01)。结论:GCNT2基因在GC组织中低表达,与GC的诊断及预后显著相关,其主要通过抑制IL-6/JAK/STAT3和免疫相关致癌信号通路而在G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谭晓龙 朱君 杨涛 吴峰阶关键词:胃癌 SGC-7901细胞 BGC-823细胞 预后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腹腔转移一例报道 2016年 患者男性,78岁。因“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半月加重2 d”于2015年10月23日前往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就诊。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间断性胀痛不适,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畏寒、发热,无心慌、胸闷、憋气,偶有稀粪,未行特殊治疗。2d前突发腹痛加重,呈持续性胀痛,于当地医院行CT检查示:右肺上叶周围型肺癌伴纵膈淋巴结肿大,肺癌脑转移瘤,屈氏韧带处肠套叠;即行胃肠减压、输液等保守治疗未见明显缓解。患者既往肺癌病史2年,未行手术及放化疗治疗;曾因肺癌脑转移行伽马刀及生物治疗;20年前因“消化道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其他特殊病史。入院查体示:神志清,一般情况差,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颈软,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及少量哮鸣音。心率76次/min,律齐。腹部膨隆,可见部分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肌紧张,全腹压痛伴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亢进。直肠指诊:未及明显异常,退指指套无血染。外院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上叶前段可见最大直径约2.4 cm ×2.3 cm周围型肺癌,并纵隔淋巴结增大,见图1a。颅脑CT符合脑转移瘤治疗后表现,见图1b。腹部CT示十二指肠扩张明显,见图1c;屈氏韧带处肠管可见同心圆征,见图1d。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复查上腹部增强CT示:左上腹部肠管形态欠规则,呈同心圆样改变,管腔明显狭窄,见图1e-f。 杨涛 王静 于兴泉 李玉明 李河圣 朱君 吴峰阶 孙庆磊关键词:肺神经内分泌肿瘤 腹腔转移 肺癌脑转移瘤 上腹部疼痛 胸部CT检查 持续性胀痛 教学查房式带教在腹部损伤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教学查房式带教方法在普外科腹部损伤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见习的临床医学系学生8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人。两组学生腹部损伤理论部分授课为同一临床老师,科室见习带教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带教,按教学大纲的要求,顺序按步骤传授教学。观察组采用教学查房模式带教,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情况及教学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平均考试成绩为(93.5±5.5)分,高于对照组的(84.5±8.5)分。实验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82.5%),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腹部损伤见习带教中,相比传统教学方式,采用教学查房式教学方法起到了更为生动有效的教学效果。 孙庆磊 张明凯 杨涛 李玉明 施真关键词:教学查房 普通外科 腹部损伤 临床见习 带教 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在急腹症临床见习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CTTM)在胃肠外科急腹症临床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8月—2020年3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进行见习的100名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试验组(50名学生)和对照组(50名学生)。对试验组采用CTTM教学法,对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教学法(LBL教学法)。试验组带教教师对急腹症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收集案例相关的照片、动画、影像等资料,对材料进行汇总甄选后完成典型的多媒体案例课件。对照组带教教师先按教学大纲将要求掌握的内容为主线进行教学。两组带教教师均为同年资主治医师,且带教水平无明显差异,授课完成后均由带教教师带学生于病房病情稳定的急腹症患者床前进行问诊、部分查体等进一步的临床实践。见习结束后采用出科考试和满意度调查的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的出科考试平均成绩(91.94±4.33)分,高于对照组的平均成绩(85.26±5.85)分,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教学满意度(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TM教学法有利于见习学生对急腹症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改善急腹症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杨涛 黄海 彭志浩 李燕彬 孙宗科 王凯 李玉明 张明凯关键词:教学方法 急腹症 教学改革 临床见习 教育 无症状腹膜后孤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3年 不明原因的腹膜后肿瘤是现代多个学科中面临的比较棘手的问题,腹膜后在解剖上空间很大,病变位置较深。肿瘤嵌入松散结缔组织的网状结构中,因而无论是原发性还是转移性肿瘤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均难以被察觉,待发现时腹膜后肿瘤通常体积庞大。将它们与腹膜后淋巴瘤和实体瘤(例如胃肠道基质瘤和神经纤维瘤)区分开来是面临此类肿瘤时的重大挑战[1]。但这些病变大部分是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取决于周围器官的受累情况。腹膜后淋巴瘤在无症状表现的同时,其进展迅速,往往很快能浸润邻近的器官组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面对腹膜后淋巴瘤时,患者的生存预后状态往往取决于肿瘤是否完全切除以及有无转移。 姜贺 杨涛 王静 曹联盟 胡宝光关键词:腹膜后肿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腹部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