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斌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假性血...
  • 1篇血栓
  • 1篇血栓调节
  • 1篇血栓前状态
  • 1篇血友病
  • 1篇血友病因子
  • 1篇研究热点与趋...
  • 1篇院内制剂
  • 1篇制剂
  • 1篇栓前状态
  • 1篇凝血
  • 1篇凝血酶
  • 1篇总抗氧化
  • 1篇总抗氧化能力
  • 1篇良恶性
  • 1篇良恶性腹水
  • 1篇良性腹水
  • 1篇聚体
  • 1篇抗氧化

机构

  • 3篇潍坊市益都中...
  • 1篇青岛大学

作者

  • 3篇王斌
  • 2篇金伟
  • 2篇董涛
  • 1篇赵存新
  • 1篇潘玉兴
  • 1篇马胜
  • 1篇刘志强
  • 1篇程振田
  • 1篇李祥鹏
  • 1篇刘鹏

传媒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海峡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6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下的国内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索20年来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发展脉络趋势,以期为将来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发展提供路线参考。方法 通过CNKI检索2003~2023年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将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信息做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检索文献666篇,随国家政策的变化,发文量在2010年后逐年增加,并于2021年迎来高峰,杨忠奇团队近年来发文量较多,且研究课题较为前沿,北京市药品审批中心为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且合作机构较多。结论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近年来发展迅速,研究热点从基本的工艺流程、临床研究、制剂分析向传统工艺中药制剂备案管理、新药孵化、质量控制、传承创新转换,未来长时间内新药孵化、备案管理、质量控制仍将作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方向。
王硕马胜程振田刘志强潘玉兴王斌王丹丹李祥鹏
关键词:院内制剂CITESPACE
急性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水平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Ag)、血栓调节蛋白(TM)、D-二聚体(DD)、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水平变化与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的病变范围及病情轻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结肠炎患者42例为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组,并设来自医院体检者36名为对照组。均应用ELISA法测定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GMP-140、vwF:Ag、TM、DD、TAT,分别测定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组入院后第2天、正常对照组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浓度。结果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组血浆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GMP-140[(22.8±1.8)ng/L与(10.8±1.5)ne/L,t=-24.159,P〈0.01]、vwF:Ag[(198.8±8.9)%与(126.7±6.2)%,t=-66.516,P〈0.01]、TM[(47.6±2.1)μg/L与(25.8±2.6)μg/L,t=-32.654,P〈0.01]、DD[(0.96±0.12)mg/L与(0.32±0.11)mg/L,t=-35.490,P〈0.01]、TAT[(16.8±1.6)μg/L与(5.6±0.6)μg/L,t=-32.913,P〈0.01]。不同病变部位的急性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水平有明显差异,全结肠病变组升高水平显著高于病变范围小的组(P均〈0.01)。结论急性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联合检测血浆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浓度可作为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病情进展、预后判定的指标之一。
董涛金伟王斌
关键词: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D-二聚体
全身和腹水氧化抗氧化水平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
2016年
目的 探讨全身和腹水氧化抗氧化水平对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的恶性腹水患者35例为恶性腹水组,选取同期就诊的良性腹水患者35例为良性腹水组.应用离子还原法检测恶性腹水组腹水及两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浓度;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两组血浆丙二醛(MDA)的含量;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腹水中肿瘤相关淋巴细胞(TALS),并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CGE)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腹水中肿瘤相关淋巴细胞的DNA损伤情况,以拖尾率来表示.分析上述指标对良、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结果 (1)差异性分析:恶性腹水组血浆T-AOC水平(9.26±1.88) mmol/L明显低于良性腹水组(11.26±1.78)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20,P=0.000);恶性腹水组腹水T-AOC水平(6.59±1.38) mmol/L明显低于自身血浆(9.22±1.86)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69,P=0.000);恶性腹水组血浆MDA水平(6.26±1.83) nmol/L明显高于良性腹水组(3.26±1.12)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67,P=0.000);恶性腹水组外周PBMCs的拖尾率(17.9±6.7)%明显高于良性腹水组拖尾率(9.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腹水组TALS的拖尾率(442.6±10.8)%明显高于自身PBMCs拖尾率(17.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相关性分析:恶性腹水组血浆T-AOC与MDA呈负相关(r=-0.518,P<0.01);腹水T-AOC与TALS拖尾率呈负相关(r=-0.566,P<0.01);血浆T-AOC与PBMCs拖尾率呈负相关(r=-0.472,P<0.01),血浆MDA与PBMCs拖尾率呈正相关(r=0.476,P<0.05).结论 恶性腹水组全身及腹水均存在氧化应激,以腹水氧化应激更加明显,检测全身和腹水氧化抗氧化水平可提高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金伟王斌周树龙刘鹏董涛赵存新
关键词:良性腹水恶性腹水总抗氧化能力DNA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