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旭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市计算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第一性原理
  • 1篇电子结构
  • 1篇电子态
  • 1篇电子态密度
  • 1篇云服务
  • 1篇云服务平台
  • 1篇态密度
  • 1篇子结构
  • 1篇晶格
  • 1篇晶格振动
  • 1篇和晶
  • 1篇服务平台

机构

  • 2篇北京市计算中...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王晓旭
  • 2篇赵琉涛
  • 1篇刘彤
  • 1篇金翊
  • 1篇钱萍
  • 1篇黄劲松
  • 1篇谢威
  • 1篇潘勇
  • 1篇刘清珺
  • 1篇成海霞
  • 1篇翟奋楼
  • 1篇孙鹏劼
  • 1篇李哲

传媒

  • 1篇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La3Co29-xFexSi4B10的择优占位、电子结构和晶格振动性质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分别用第一性原理及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对初始模型进行几何优化,所得稳定结构的晶格参数均与实验值符合较好.通过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稳定结构La_3Co_(29-x)Fe_xSi_4B_(10)化合物择优占位情况,计算结果表明,Fe原子最择优替代Co原子的2c晶位,择优占位顺序为2c>8j1>8i2>8j2>8i3>16k>8i1,这与实验结果非常符合.Fe原子每次只替代不同晶位的一个Co原子时,La_3Co_(29-x)Fe_xSi_4B_(10)体系的晶格常数几乎不变,磁矩却发生了有趣的变化.当Fe原子沿着择优顺序依次替代不同晶位的所有Co原子时,随着La_3Co_(29-x)Fe_xSi_4B_(10)体系中Fe原子含量的增多,其电子态密度整体向左移动.Fe原子完全替代Co时,与未掺杂时相比体系的总磁矩增加.最后,利用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进一步预测了La_3Co_(29-x)Fe_xSi_4B_(10)体系的晶格振动及热力学性质.在低频部分,振动模式主要由质量较大的Co,Fe和La元素作贡献;随着掺杂原子Fe的增多,体系的截止频率先减小后增多,中频部分由Si元素引起的振动模式减少;B-B强相互作用引起了高频部分的振动模式.基于声子态密度预测了不同数量Fe掺杂后体系的比热、熵和德拜温度的变化,当Fe含量大于Co时,德拜温度明显升高.
王晓旭赵琉涛成海霞钱萍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电子态密度晶格振动
基于北京工业云的创新设计云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刘彤谢威刘清珺赵琉涛孙鹏劼都政李哲金翊潘勇翟奋楼黄劲松陆宏王晓旭胡风雪陆晓娟
该成果属于计算机与现代服务业。 研究目的:中国制造业在升级转型和提质增效过程中普遍存在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低、研发设计能力不足的问题。该研究针对上述情况,利用云技术构建面向工业创新设计、数据智能服务的一站式IT解决方...
关键词:
关键词:云服务平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