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戈立东

作品数:12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结肠
  • 4篇溃疡
  • 4篇火器
  • 4篇火器伤
  • 3篇慢性
  • 3篇结肠炎
  • 3篇溃疡性
  • 3篇溃疡性结肠炎
  • 2篇乳酸
  • 2篇乳酸菌
  • 2篇乳酸菌素
  • 2篇尸检
  • 2篇剖检
  • 2篇硝唑
  • 2篇硫糖
  • 2篇硫糖铝
  • 2篇慢性末端回肠...
  • 2篇末端回肠
  • 2篇末端回肠炎
  • 2篇回肠

机构

  • 5篇解放军169...
  • 3篇解放军第30...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南华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解放军303...

作者

  • 12篇戈立东
  • 8篇周国华
  • 7篇冷明芳
  • 7篇周红宇
  • 6篇陈叶青
  • 4篇万友华
  • 4篇李全岳
  • 3篇农江
  • 3篇左大镒
  • 2篇赵景涛
  • 2篇王宗保
  • 2篇龙远志
  • 2篇周本成
  • 2篇刘伟信
  • 2篇周立
  • 1篇付小兵
  • 1篇欧仕洪
  • 1篇郭立新
  • 1篇石家仁
  • 1篇吴端生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人民军医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美国中华临床...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感染、炎症、...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外火器伤致肾损伤11例尸检资料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根据11例肾外火器伤致肾脏损伤死亡尸解资料,分析其病变特征及其发生机制。
李全岳刘伟信农江周立戈立东万友华周本成
关键词:火器伤肾损伤尸检
慢性阑尾炎的临床内镜病理学特点及病因学探讨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慢性阑尾炎的临床内镜病理学的特点及病因学。方法 :全部病例均进行临床内镜或手术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内镜组 1 5 2例和手术组 1 1 7例。 ( 1 )手术组发热、右下腹痛、单指性右下腹压痛较多见 ,而内镜组腹泻、便秘较多见。两组均有右下腹压痛 ,但内镜组单指压痛占34.87% ,手术组占 95 .73%。 ( 2 )内镜下慢性阑尾炎的特点为阑尾开口扩大且该处黏膜炎症及腔内有排泄物。 ( 3)慢性阑尾炎病理改变主要为炎症性变化。 ( 4 )治疗 :内镜下治疗优于口服法和静脉法 ,手术组疗效最好。结论 慢性阑尾炎有一定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特征 ,它的发生可能与阑尾开口过大、阑尾的收缩功能减退、回盲部鞭虫寄生等有关。
周国华左大镒冷明芳周红宇戈立东陈叶青
关键词:慢性阑尾炎内镜病理学病因学
甲硝唑+硫糖铝+乳酸菌素联合应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自2000-08~2004-08我院消化内科对临床、内镜、病理学确诊的溃疡性结肠炎(简称U.C),采用甲硝唑、硫糖铝、乳酸菌素保留灌肠治疗并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对比分析,旨在探讨其治疗溃疡结肠炎的疗效.
周国华冷明芳周红宇戈立东陈叶青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甲硝唑硫糖铝乳酸菌素病理组织
多脏器火器伤尸体剖检1例
2005年
伤者男性,32岁,被枪弹打伤右腹部,呈休克状态,剖腹探查,见肝脏破裂而行肝填塞止血术。经抗休克,抗感染后伤情稍稳定,术后3d空运我院。体检:T37.5℃,P100/min,Bp170/100mmHg,发育正常。皮肤弹性好,子弹从右腹部进入腹腔至脊柱右侧腰椎体旁射出,伤口1.5cm。腹部膨隆,右上腹有14cm纵行手术切口,腹部无触痛,叩诊鼓音,肠鸣音消失,自行翻身困难。双下肢不能活动,足趾不能屈伸。
李全岳伟信周立农江周本成戈立东万友华付小兵
关键词:贯通伤尸体剖检伤情肝右叶炎细胞浸润火器伤
SD大鼠的回盲部抗反流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回盲部抗反流的机制。方法 取SD大鼠50只,均为雄性,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末端回肠.盲肠侧侧吻合术和回肠末端手术缝线,2月后处死动物并取组织进行观察。结果 (1)实验组术后一般状况良好。(2)实验组细菌学检测:可见末端回肠管扩张、浆膜颜色灰暗、粘膜光滑、结构不清。(3)实验组病理组织学表现为粘膜糜烂、溃疡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尤其是上皮间淋巴细胞浸润具有特征性。(4)电镜下观察:实验组可见绒毛变小、变短或脱落;微绒毛变短、分布不均匀;杯状细胞数目在非坏死区增多。结论 回盲部抗反流作用主要是回盲瓣的功能和回肠末端的清除功能。
周国华周红宇龙远志冷明芳左大镒戈立东吴端生王宗保赵景涛
关键词:回盲部抗反流SD大鼠回肠末端溃疡出血
甲硝唑、硫糖铝、乳酸菌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甲硝唑、硫糖铝、乳酸菌素治疗UC疗效。方法本组52例,其中男35例,女17例,年龄20 ̄59岁,平均31.0岁,随机分为灌肠组(32例)和口服组(20例),灌肠组用甲硝唑0.6g+硫糖铝3.0g+乳酸菌素2.4g保留灌肠;口服组:柳氮磺胺吡啶,4 ̄6g口服,3/d,疗程均为2、3周。结果症状改善灌肠组总有效率为93.8%,而口服组为85.0%(χ2=0.3112,P>0.05)。起效时间灌肠组14d,总有效率为81.3%,口服组治疗14d,其总有效率仅50.0%,前者略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内镜及病理组织示炎症改善基本一致,灌肠组总有效率为87.5%,而口服组为75.0%,前者略高于后者,但差异无显著性(χ2=0.6122,P>0.05)。副反应:灌肠组近期反应稍多,但多能忍受,但停药1周内恢复;口服组毒副反应稍多,但有的毒副反应难以忍受。结论UC应用甲硝唑、硫糖铝、乳酸菌素保留灌肠,疗效确切,起效时间比SASP稍早,毒副反应稍多,但病人依从性好。
周国华冷明芳周红宇戈立东陈叶青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
结肠火器伤8例尸解资料分析
2005年
李全岳吴彦刘伟信万友华戈立东黄振录
关键词:结肠火器伤尸体解剖
慢性末端回肠炎症的诊治及其发病机制研究
周国华周红宇王为陈叶青周红梅郭立新颜君冷明芳龙运志戈立东贾云岭
爱丁堡大学Lawson于1931年发现猪增生性回肠炎,由细胞内劳森菌感染所致。国内人体急性末端回肠炎的临床报道见于80年代,病因主要是感染,而慢性末端回肠炎确切病因不明。慢性末端回肠炎(chronic terminal ...
关键词:
关键词:药物治疗
结肠回肠反流与回肠黏膜结肠化相关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探讨结肠回肠反流后回肠末端黏膜结肠化的机制.方法取SD大鼠60只,均为雄性,体重25¨3∞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末端回肠-盲肠侧侧吻合术或回肠末端手术缝线,2个月后处死动物并取组织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术后一般状况良好.大体形态学观察:实验组回肠末端黏膜表现为绒毛萎缩、间距增宽、沟变浅、光滑性增强.病理组织学:实验组表现为黏膜绒毛萎缩、间距增宽、沟变浅、上皮细胞变短、杯状细胞增多.电镜观察:实验组可见绒毛变小、变短或脱落;微绒毛变短、分布不均匀;杯状细胞数目在非坏死区增多.结论结肠-回肠反流后可导致回肠末端黏膜结肠化的变化,它可能是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发病基础或前期表现.
周国华周红宇龙远志冷明芳左大镒戈立东赵景涛王宗保
关键词:慢性末端回肠炎
保留灌肠与小剂量SASP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甲硝唑、硫糖铝、乳酸菌素灌肠与小剂量柳氨磺胺吡啶(SASP)口服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77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31.0(20~59)岁,随机分为灌肠组(32例)、口服组(20例)、联治组(25例)三组。治疗方法:联治组采用甲硝唑0.6g+硫糖铝3.0g+乳酸菌素2.0g保留灌肠,疗程均为2~3周,并口服SASP,疗程为6月至1年。【结果】灌肠组、口服组和联治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85.0%、96.0%。联治组起效时间性大多为7~10d,口服组起效时间为10~14d。内镜及病理组织示炎症改善基本一致,灌肠组、口服组和联治组总有效率分别有效率为87.5%、75.0%、88.0%。副反应:灌肠组与联治组近期副反应稍多,但多能忍受,但停药1周内恢复。1年复发率,灌肠组、口服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为18.7%、20.0%、8.0%。【结论】UC应用甲硝唑、硫糖铝、乳酸菌素灌肠与小剂量SASP口服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症状改善快,复发率低,副反应少。
周国华冷明芳周红宇戈立东陈叶青王为刘树旗
关键词:灌肠结肠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