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明

作品数:3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岛叶
  • 1篇调胃
  • 1篇调胃承气汤
  • 1篇氧化应激
  • 1篇入路
  • 1篇手术
  • 1篇脓毒
  • 1篇脓毒症
  • 1篇气管
  • 1篇气管切开
  • 1篇气管切开术
  • 1篇抢救
  • 1篇切开
  • 1篇切开术
  • 1篇重症
  • 1篇重症患者
  • 1篇黏膜
  • 1篇黏膜屏障
  • 1篇外侧裂
  • 1篇外侧裂-岛叶...

机构

  • 3篇新疆喀什地区...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江西省儿童医...

作者

  • 3篇熊明
  • 2篇郑刚
  • 2篇张延林
  • 2篇易绍龙
  • 1篇阿不力克木
  • 1篇马世龙
  • 1篇努尔阿依木
  • 1篇朱雪霞
  • 1篇赵锋利
  • 1篇吕艳兰

传媒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现代医学
  • 1篇西南军医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ICU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体会被引量:7
2011年
经皮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tomy,PDT)具有简单、快速、损伤小的特点,术中出血、皮下气肿、气胸等并发症少。因此,患者病情危急需行气管切开时,选择快速的经皮气管切开术技术很有必要。我们采用PDT技术对87例危重患者进行气管切开,全部成功,8min内完成且无并发症,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张延林朱雪霞阿不力克木郑刚熊明努尔阿依木吕艳兰易绍龙
关键词:经皮气管切开术急危重症患者
调胃承气汤对肠源性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调胃承气汤对肠源性脓毒症(GOS)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乌司他丁组,中药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CLP)复制GOS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2、10、24 h,中药高、低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调胃承气汤(剂量分别为9.45、4.73 g/kg)灌胃,乌司他丁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乌司他丁(剂量为30 000 U/kg),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最后一次给药0.5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内毒素(LPS)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的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肠组织病理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肠组织occlud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6、LPS、iFABP水平显著提高(P <0.01),小肠组织occlud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1)。与模型组比较,乌司他丁组、中药高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血清IL-6、LPS、iFABP水平显著降低(P <0.05或P <0.01),小肠组织occlud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01)。病理学观察发现,模型组小肠绒毛、黏膜间隙、固有层等结构产生严重异常,乌司他丁组、中药不同剂量组绒毛结构、黏膜间隙、固有层等结构相对完整。【结论】调胃承气汤可能通过上调小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菌与内毒素引起炎性反应造成肠黏膜组织结构的损伤,进而对GOS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张延林郑刚熊明王昊易绍龙努尔阿依木.莫合塔依不拉音.库尔班黄虎赵锋利
关键词:调胃承气汤肠源性脓毒症肠黏膜屏障OCCLUDIN蛋白
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微创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及炎症-氧化应激状态研究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研究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微创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6例拟行小骨窗微创手术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组(A组,n=48)和经颞叶皮质入路组(B组,n=48)。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6个月临床转归。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3、7 d测定血清炎症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肿清除率≥90%占87.50%,显著高于B组的70.83%(P<0.05);术后1、3、7 d,A组血清IL-6、TNF-α、CRP、HMGB-1、MDA显著低于B组,SOD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6个月,A组预后良好率55.56%,显著高于B组的32.56%(P<0.05)。结论: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微创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相比,具有创伤小、炎症-氧化应激影响小等优点,且近期预后良好。
马世龙熊明
关键词:基底节区脑出血小骨窗显微手术氧化应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