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菁

作品数:19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多裂肌
  • 8篇委中
  • 7篇电针
  • 6篇针刀
  • 5篇纹状体
  • 4篇帕金森
  • 4篇帕金森病
  • 3篇行为学
  • 3篇液相色谱
  • 3篇色胺
  • 3篇色谱
  • 3篇肾上腺
  • 3篇肾上腺素
  • 3篇帕金森病模型
  • 3篇去甲肾上腺
  • 3篇去甲肾上腺素
  • 3篇羟色胺
  • 3篇委中穴
  • 3篇细胞
  • 3篇相色谱

机构

  • 19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广东省第二中...
  • 3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甘肃省肿瘤医...
  • 1篇北京市丰台区...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19篇徐菁
  • 6篇郭长青
  • 5篇张莉
  • 5篇芦娟
  • 4篇陈洁
  • 4篇张伟
  • 4篇张莉
  • 4篇刘通
  • 3篇赵瑞利
  • 3篇陈玉佩
  • 3篇马薇薇
  • 2篇李霞
  • 2篇郭妍
  • 2篇张义
  • 2篇霍则军
  • 2篇许玥
  • 2篇陈晨
  • 2篇吴彤
  • 1篇王彤
  • 1篇安娜

传媒

  • 5篇针灸临床杂志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中医药导报
  • 1篇针刺研究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环球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中医髓理论论治髓劳病
2023年
文章梳理了中医古籍中有关髓的概念、生成、功能及生理特性,总结出髓为奇恒之腑之一,是一种存在于骨腔中的液态膏状精微物质,肾和脾胃是其化生的主要脏器,肝脏之调节及膀胱之气化与其生成也密切相关,气、血、精、津液与其可互生互化,具有濡养、化生气血、抵御外邪之功。文章从中医髓理论出发,阐述了髓劳病的病因病机,并结合当代中医名家的经验,全面论述了髓劳病的治疗,总结出补髓脂、祛髓毒、通髓络三大治法,并用医案举例佐证,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杨卯勤夏小军郭炳涛段赟徐菁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治法骨髓抑制
电针“委中”对多裂肌损伤大鼠MG激活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探讨电针“委中”对多裂肌损伤后小胶质细胞激活介导的神经炎症的治疗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1天组、模型3天组、电针1天组、电针3天组,每组各8只。电针组双侧“委中”电针,治疗的1天、3天后同步取材。结果:模型1天组和3天组多裂肌IL-6、TNF-α、iNOS、脊髓和海马iNOS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1);电针1天组多裂肌IL-6、TNF-α、iNOS含量降低(P<0.01),脊髓和海马iNOS含量较模型1天组显著降低(P<0.01);电针3天组多裂肌IL-6、iNOS含量降低(P>0.05),脊髓和海马iNOS含量较模型3天组未见统计学差异,多裂肌TNF-α含量显著低于模型3天组(P<0.01)。结论:电针“委中”对腰多裂肌损伤模型大鼠损伤初期的神经炎症干预效果较佳,可能与其降低外周和中枢炎性因子IL-6、TNF-α、iNOS含量,抑制M1型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有关。
白玉琢徐菁陈洁张佳怡许玥鲁曼李欣怡霍则军张莉
关键词:多裂肌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脊髓海马
电针“委中”大鼠血清对多裂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因子和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电针"委中"大鼠血清对大鼠腰多裂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因子MyoD、周期蛋白CDK4、P57和CyclinD表达的影响,从细胞周期角度分析电针"委中"血清促进损伤多裂肌再生修复的起效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委中"组,每组8只。通过肌肉注射0.5%布比卡因制备多裂肌损伤模型,电针组选取"委中"穴进行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第4日收集血清。培养原代大鼠腰多裂肌卫星细胞,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模型血清组、电针"委中"血清组、抑制剂血清组(电针"委中"血清中加PI3K抑制剂LY294002),以对应血清分别培养1 d,免疫印迹法检测肌卫星细胞MyoD、CDK4、P57和CyclinD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各血清组MyoD、CDK4和P57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1);与模型血清组对比,电针"委中"血清组MyoD、CDK4升高(P <0.05或P <0.01)而P57显著降低(P <0.01);与电针"委中"血清组对比,加入LY294002抑制剂后MyoD、CDK4降低(P <0.05或P <0.01)而P57显著升高(P <0.01)。与空白血清组对比,电针"委中"血清组CyclinD升高(P <0.05),其他各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针"委中"血清可通过上调MyoD、CDK4的表达,并下调P57的表达,加速肌卫星细胞增殖的周期性进程,促进损伤多裂肌的良性修复。
许玥陈玉佩张佳怡陈洁白玉琢徐菁陈莉陈冬荔张淑静邹德辉刘通张莉
关键词:电针P57CYCLIND
针刀干预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内去甲肾上腺素(NA)、5-羟色胺(5-HT)的含量以及针刀干预后的变化,探讨针刀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76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60只,空白组16只。实验组60只采用右侧纹状体双靶点注射6-羟多巴胺(6-OHDA)造模,造模结束后用阿朴吗啡(APO)诱导法进行模型评价,并通过行为学检测,实验组共有48只大鼠造模成功,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和针刀组,每组16只。空白组和模型组正常抓取刺激,不进行干预治疗;药物组予美多芭片悬浊液治疗,每日1次,连续4周;针刀组进行松解干预,每周2次,连续4周。治疗结束1周后进行行为学评价,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图片观察大鼠纹状体的病理学变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大鼠纹状体NA、5-HT的含量。结果行为学评价结果显示,空白组大鼠未见旋转,模型组大鼠出现旋转,干预后药物组及针刀组大鼠旋转圈数明显减少(P<0.01),且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纹状体内NA、5-HT含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和针刀组大鼠纹状体中NA、5-HT含量显著增高(P<0.05)。结论针刀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松解颈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NA、5-HT的含量,从而减轻帕金森病的症状有关。
杜宁宇芦娟郭长青卢胜春赵瑞利徐菁张伟马薇薇梁靖蓉
关键词:帕金森病针刀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
基于远期疗效优势的温阳健脾益肺固本方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温阳健脾益肺固本方对比常规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湿疹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肺脾失调型慢性湿疹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予温阳健脾益肺固本中药系列协定处方治疗,对照组予段行武教授门诊常规中医辨证治疗,2组均治疗12周,随访1年。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12周后的湿疹严重程度[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瘙痒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质量[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疗效、起效时间、复发率、复发次数、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治疗4周、12周后的EASI评分、VAS评分、DLQI评分、EOS计数及2组治疗12周后的总IgE水平、对照组治疗4周后的总IgE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但2组治疗12周后上述各指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治疗4周后的EASI评分、总IgE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P均<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整体起效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P<0.05);在随访期内,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5.15%(5/33),低于对照组的38.24%(1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发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温阳健脾益肺固本系列方对符合肺脾不足型的慢性湿疹治疗效果确切,尤其在降低复发率方面表现出了优势,且用药安全性良好。
张梦鸽徐菁陈彦蓉王凯利刁若涵祝佳音段行武
关键词:慢性湿疹
针刀干预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谷胱甘肽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针刀对帕金森病(PD)大鼠行为学及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针刀组(各16只),采用右侧纹状体双靶点注射6-羟多巴胺造模。电针组"百会"沿皮向双侧"太阳"透刺,每次20 min;针刀组取枕骨下项线中点和C1、C2横突后结节进行松解。进行行为学评价和黑质GSH含量检测。结果:空白组未见旋转行为,模型组干预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针刀大鼠旋转圈数明显减少且治疗前后相比有差异(P<0.01);电针组治疗前后相比有差异(P<0.05)。GSH含量比较,模型组GSH含量明显降低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明显(P<0.01);针刀组和电针组GSH含量明显升高,针刀组、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刀可能通过改善PD旋转行为、提升GSH含量从而提高抗氧化能力减轻黑质DA能神经元损伤。
梁靖蓉郭长青芦娟杜宁宇马薇薇朴起范吴彤徐菁赵瑞利马田陈晨安娜卢胜春
关键词:帕金森病氧化应激谷胱甘肽
电针“委中”对多裂肌损伤模型大鼠钙调蛋白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多裂肌损伤后,电针"委中"干预对多裂肌损伤过程中钙调蛋白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1 d组、模型3 d组、电针1 d组、电针3 d组,每组8只。电针组双侧"委中"电针,于治疗的第1、3天各组同步取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多裂肌、脊髓、海马组织中CaM、CaMKⅡ、iNOS的含量。结果模型1 d和3 d组,多裂肌、脊髓、海马CaM、CaMKⅡ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多裂肌、脊髓、海马iNOS含量高于空白组(P<0.05或P<0.01)。电针1 d后,多裂肌、脊髓、海马CaM、CaMKⅡ、iNOS含量显著低于模型1 d组(P<0.05或P<0.01)。电针3 d后,多裂肌、脊髓、海马CaM、CaMKⅡ、iNOS含量低于模型3 d组(P<0.05或P<0.01)。电针3 d后,脊髓、海马CaM、CaMKⅡ及多裂肌CaMKⅡ含量显著低于电针1 d组(P<0.01),多裂肌CaM、iNOS和脊髓、海马iNOS含量与电针1 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裂肌损伤早期,电针"委中"干预可通过抑制CaM、Ca MKⅡ的过度激活,减少组织中i NOS的过多产生,减轻组织炎症损伤。
白玉琢徐菁陈洁张佳怡许玥鲁曼李欣怡霍泽军张莉
关键词:多裂肌脊髓电针委中钙调蛋白
针刀干预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本实验通过比较假手术组、药物组、电针组和针刀组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观察不同干预方式下大鼠行为学,黑质形态学和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表达,纹状体神经递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探求针...
徐菁
关键词:帕金森病纹状体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
文献传递
针刀干预对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模型鼠股内侧肌腺苷酸、乳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模型鼠股内侧肌触发点能量代谢(腺苷酸、乳酸)的含量以及针刀干预后的变化,探讨针刀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生物学机制。方法: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法建立触发点大鼠模型,通过电生理观察大鼠触发点病理学变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观察触发点部腺苷酸、乳酸表达情况,进而统计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结果:造模8周后模型组腺苷酸含量降低,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针刀治疗3次后,针刀组的腺苷酸含量升高,乳酸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可能通过松解活化触发点来增加局部腺苷酸的释放,抑制乳酸分泌,从而改善肌肉的持续收缩状态,减少代谢产物的蓄积,以打破恶性循环,最终达到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目的。
杜宁宇郭长青张义芦娟赵瑞利徐菁张伟梁靖容
关键词:针刀触发点腺苷酸乳酸
针刀干预对PD大鼠纹状体DA、HVA、DOPAC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PD大鼠行为学及脑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针刀组。电针组电针"百会""太阳";针刀组松解C1、C2横突后结节处。采用APO诱导的旋转实验观察行为学变化,HE染色法观察中脑黑质形态学变化,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纹状体DA、HVA、DOPAC含量。结果:电针组和针刀组干预后转圈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且电针组和针刀组转圈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DA、HVA、DOPAC含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针刀组DA、HVA、DOPAC含量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结论:针刀可减轻PD大鼠的行为学症状,调节脑神经递质DA、HVA、DOPAC含量。
徐菁芦娟张伟郭妍梁靖蓉杜宁宇邹梦颖郭长青卢胜春
关键词:针刀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