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丁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1篇蛋白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血脑
  • 1篇血脑屏障
  • 1篇血栓
  • 1篇血性
  • 1篇诱导大鼠
  • 1篇预后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术
  • 1篇人体质量指数
  • 1篇三氯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第一...

作者

  • 5篇黄一宁
  • 5篇南丁
  • 4篇金海强
  • 2篇孙永安
  • 2篇刘媛媛
  • 1篇李凡
  • 1篇刘冉
  • 1篇邢海英
  • 1篇孙伟平
  • 1篇李颖
  • 1篇范成河

传媒

  • 4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体质量指数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中国脑卒中管理质量评估登记研究(China Quality Evaluation of Stroke Care and Treatment)数据库中TOAST分型为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3410例,其中低体质量组(BMI<18.5kg/m^2)182例、正常体质量组(BMI 18.5~23.9kg/m^2)1639例、超重组(BMI24.0~27.9kg/m^2)1212例和肥胖组(BMI≥28.0kg/m^2)377例。终点事件包括12个月时全因死亡、死亡或严重残疾、感染并发症和脑卒中复发。结果与正常体质量组比较,低体质量组12个月时累计全因死亡率升高(19.1%vs 6.7%,P<0.01),超重组和肥胖组变化无显著差异(6.0%和3.8%vs 6.7%,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以正常体质量组为参照,低体质量组12个月累计全因死亡(HR=1.91,95%CI:1.22~2.98,P=0.004)、12个月时死亡或严重残疾(OR=1.50,95%CI:1.05~2.14,P=0.026)及感染并发症(OR=1.92,95%CI:1.21~3.06,P=0.006)的风险更高,脑卒中复发风险无显著差异;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发生上述终点事件的风险无显著差异。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低体质量伴随脑卒中预后不良风险升高,但脑卒中复发的风险无显著改变。
孙伟平黄一宁刘冉李凡南丁李颖
关键词:脑梗死人体质量指数肥胖症卒中预后
缺血性脑卒中后微循环灌注缺损被引量:12
2017年
脑卒中是继缺血性心脏病之后第二大危害人类健康的致死、致残性疾病,大约80%的脑卒中归因于缺血性脑梗死。
南丁金海强滕雨明黄一宁
关键词:卒中微循环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间隙连接蛋白43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间隙连接广泛分布于机体的不同组织,维持了相邻细胞间的细胞质连续性,从而保证了细胞之间电信号的传导和协调各细胞间的代谢等各种生物学功能。间隙连接蛋白(Cx)43是脑组织中最丰富的间隙连接蛋白,其主要分布在大脑皮质的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信号传递和功能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于伟伟金海强南丁黄一宁
关键词:连接蛋白43卒中基因敲除血脑屏障
超声评价法优化三氯化铁诱导大鼠颈总动脉血栓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采用连续超声评价法优化不同三氯化铁浓度梯度和作用时间诱导大鼠颈总动脉血栓模型,为溶栓及取栓研究提供合适的在体血栓模型。方法选取2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每组5只,分别采用20%、30%、40%、50%四种三氯化铁浓度外敷大鼠单侧颈总动脉,使用14 L高频超声探头,分别在外敷10min、15 min、20 min三个时间点观察血管二维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选取血管闭塞最佳组大鼠,于干预120 min后观察血管自发再通率及静脉注射尿激酶后的血管再通率。实验结束后,取出干预血管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进行HE染色病理分析。结果三氯化铁外敷大鼠颈总动脉20 min、50%浓度组血管闭塞率100%,40%、30%、20%浓度组外敷20 min血管闭塞率分别20%、0%、0%(P<0.001)。外敷120 min后,50%浓度组组血管自发再通率0%、40%、30%、20%组血管自发再通率100%(P<0.001),50%三氯化铁浓度造模组尾静脉注射尿激酶后血管部分再通率为40%。50%浓度组镜下病理显示血栓结构致密,尿激酶干预后管腔部分再通,血栓结构松散。结论采用50%三氯化铁浓度外敷大鼠颈总动脉20 min,可能是在体血栓模型形成的有效条件,该动物模型可能适合溶栓研究。
滕雨明金海强邢海英范成河刘媛媛南丁孙永安黄一宁
关键词:动物模型超声评价
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意识障碍程度的相关因素和转归分析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分析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预后预测的价值,以及影响意识障碍程度的相关因素和转归。方法数据来自中国卒中医疗质量评估研究数据库,对63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按照GCS评分分为无意识障碍组5745例(GCS>8分)和意识障碍组591例(GCS≤8分)。使用ROC曲线下面积分析GCS预测价值。多因素回归分析人口与社会学因素,以及院前急救特点、脑卒中危险因素、脑卒中亚型与意识障碍程度的关系。结果意识障碍组低教育程度(60.9%vs 46.7%,P=0.000)、利用救护车到院(62.1%vs 18.5%,P=0.000)、心房颤动(10.0%vs 4.8%,P=0.000)、出血性脑卒中(60.9%vs 20.8%,P=0.000)比例明显高于无意识障碍组,有规律饮酒(19.3%vs 27.7%,P=0.000)、缺血性脑卒中(36.9%vs78.3%,P=0.000)比例明显低于无意识障碍组。GCS预测患者1年内死亡和住院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1(95%CI:0.804~0.858,P<0.01)和0.768(95%CI:0.748~0.787,P<0.01)。与无意识障碍组有关的因素有高水平教育、院前延误>6h、有规律饮酒、出血性脑卒中、到院交通方式(救护车)、心房颤动(P<0.01)。结论GCS可以提供急性脑卒中预后预测的信息。
滕雨明金海强孙永安刘媛媛南丁黄一宁
关键词:卒中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心房颤动教育程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