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 作品数:18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天文地球更多>>
- VTI介质参数反演法波场分离
- <正>传统参数反演法(Leneay,1989)是基于地下介质为各向同性的假设,但在沉积岩石中,各向异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在前人对参数反演法波场分离研究的基础上(李绪宣等,2014),考虑地下介质的各向异性,以VTI介...
- 周乐凯刘洋王小刚赵前华
- 关键词:波场分离地下介质VTI
- 文献传递
- 粘土伤害解堵剂性能研究与评价被引量:1
- 2023年
- 针对传统含氟酸液体系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腐蚀性强、产生二次沉淀以及导致岩石骨架疏松等问题,研制了一种低腐蚀、有效抑制二次沉淀、绿色环保且不含氟的粘土伤害解堵剂。结果表明,该解堵剂对绿泥石、蒙脱石、高岭石以及伊利石具有显著的溶蚀效果,其溶蚀率分别为33.0%、32.7%、21.6%和29.5%。该解堵剂主要通过将粘土结构中的Si、Al、Ca、Fe、Mg等金属元素提取出来,从而破坏粘土微观结构。同时,它对岩石骨架的强度影响最小,具有较好的缓速性、缓蚀性以及抑制二次沉淀的特点,可深部解除粘土矿物的污染,并保证施工的安全性。此外,该解堵剂具有出色的防乳化和破乳性能,返排液对海上电脱流程冲击小。驱替物模的渗透率恢复率达到114%,解堵效果显著,为海上油田低产低效井治理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的解堵体系。
- 黄志明冯浦涌张洪菁王贵丁文刚刘洋
- 关键词:无氟缓蚀性
- 曼尼希碱酸化缓蚀剂的缓蚀性能与缓蚀微观机理评价被引量:2
- 2023年
- 采用溶剂法合成3种曼尼希碱酸化缓蚀剂,通过静态挂片失重法对其缓蚀性能进行了评价,对钢片表面的腐蚀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量子化学与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其缓蚀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80钢片在3种缓蚀剂作用下的腐蚀速率均小于6 g/(m^(2)·h),缓蚀性能较优;缓蚀剂在N80钢片上吸附形成吸附膜,进而起到减缓腐蚀的作用,使得钢片表面基本保持了金属原有的表面形貌,吸附能数值分别为7.59,6.94,6.64 eV;反应活性主要分布在氨基、羰基等极性基团和亲水支链上,发生吸附时缓蚀剂分子的极性基团和亲水支链上优先吸附,然后牵引烷基支链平行吸附在金属上,多中心吸附形成类似球形凝结物的共价配位体,阻碍了溶液中的H_(2)O、H^(+)等腐蚀介质向金属表面扩散。
- 张强崔波荣新明陈军奎智斌刘洋黄志明孙鹏飞
- 关键词:曼尼希碱量子化学计算
- 一种弱溶蚀酸液在砂岩储层酸化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为避免触发酸化储层改造中使用强溶蚀酸液体系造成的二次伤害和储层出砂,通过酸-岩溶蚀能力、抑制二次沉淀、天然岩心酸化模拟和单轴抗压分析研究了一种弱溶蚀酸液体系。该酸液体系溶蚀能力只有常规土酸酸液溶蚀能力的30%左右,对各种二次沉淀物质抑制能力均强于标准土酸。弱溶蚀酸液处理后岩心抗压强度下降率为土酸处理后的35.4%,综合酸化性能评价实验中弱溶蚀酸液体系能将被污染的岩心渗透率恢复到107.1%。弱溶蚀酸液体系实际应用海西部某油田某井W_(3)段Ⅵ、Ⅶ_(上)、Ⅶ_(下)油组砂岩储层,恢复该井产能且增油133.28 m^(3)/d,后期生产过程中未出现二次伤害和储层出砂,取得良好酸化增产效果。
- 吴广白冰黄志明丁文刚刘洋边峰
- 关键词:砂岩酸化地层出砂溶蚀率
- 一种解堵液及其应用
- 一种解堵液,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10%至30%的酸、5%至15%的有机清洗剂、1%至3%的缓蚀剂,余量为水。所述解堵液的制备方法是按解堵液各组分比例,先后加入水、缓蚀剂、酸、有机清洗剂,混合均匀后复配而成。所述...
- 荣新明李翔张洪菁王春林奎智斌吴广杜勋刘洋孙鹏飞赵晨光丁文刚
- 纳米微球组合调驱技术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纳米微球调驱技术目前在海上油田已经大范围推广使用。但针对具有高渗透条带和大孔道的油藏,单一纳米微球驱仍难以取得较好的封堵能力,需要与传统聚合物凝胶类调剖技术配合使用。根据矿场实际情况,开展了不同调驱剂类型,组合驱方式和纳米微球后续聚合物凝胶驱三类矿场比较容易实现的组合调驱工艺驱油效果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纳米微球与传统聚合物凝胶类调驱剂搭配使用,可有效提高油藏整体的驱油效率和波及体积,达到更为显著的增油降水效果。
- 荣新明张宇杜勋刘洋孙鹏飞
- 关键词:纳米微球聚合物凝胶
- 一种垂直地震剖面VSP钻前压力预测方法和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地震剖面VSP钻前压力预测方法和系统,包括:对VSP地震记录进行波场分离,获得上行波地震记录与下行波地震记录。对下行波地震记录进行反褶积处理,提取最佳反褶积算子。将最佳反褶积算子作用到上行波地震记录上...
- 王小刚刘洋赵前华杨玉卿吴潇林龙生
- 注水井连续液动解堵效果及对多轮次酸化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统计分析了渤海某油田9井次注水井连续液动解堵的实施效果,措施后平均视吸水指数初增倍数0.53,平均有效期46.25 d,平均累积增注量3782.66 m^(3)。通过分析实施连续液动解堵前后两次常规酸化解堵效果,发现7口井后次酸化后视吸水指数较前次增加,增幅1.1~82.18 m^(3)/(MPa·d),5口井后次酸化后有效期较前次有所提升,增幅8~30 d。注水井多轮次酸化作业中连续液动解堵与后次酸化时间间隔越短,则后次酸化后视吸水指数和有效期较前次增幅越大。
- 孙鹏飞杜勋荣新明刘洋吴广王冠华
- 关键词:酸化
- 云母弱酸性三元解堵剂开发
- 2024年
- 粘土矿物常会对油田储层造成污染和堵塞。随机选择了4种现场岩屑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结果发现其主要含有云母矿。云母作为粘土矿物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常见的堵塞源。筛选出1种含有A、B、C的三元解堵剂,其中A和B之间有协同作用。三元解堵剂配方为5%解堵剂A+1%解堵剂B+3%解堵剂C。用碱D调节pH值至3时,三元解堵剂在水浴90℃反应24h的条件下,对云母的溶蚀率可达26.04%。该配方可以满足生产需求,对设备腐蚀也在可接受范围内,为油田解堵现场作业提供了实践指导意义。
- 杜勋张洪菁丁文刚刘洋郑家桢孙鹏飞黄志明
- 关键词:弱酸性无氟云母溶蚀率
- 乳液分流酸化技术影响因素
- 2023年
- 乳液分流酸化技术解决了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强、层间矛盾突出、油井酸化后含水大幅上升、增液不增油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各施工井的分流压力增长量、酸化复产后产液含水率等参数对比分析,研究了储层渗透率、岩性、温度、地层流体含水率以及乳化分流液性能对分流酸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层渗透率对分流效率影响较大,地层流体含水率越低分流酸化后控水效果越显著,乳液分流酸化技术适用于含水率在60%以下、渗透率在500 mD以下的非均质性强储层。
- 刘洋宋作磊李军甄宝生赵磊单胜杰
- 关键词:分流酸化非均质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