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光
- 作品数:12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及近期随访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尼麦角林治疗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近期随访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TIA患者8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单一组与联合组,各44例。比较两组疗效、复发情况及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平均血液流速(Vm)、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含量。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单一组的7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基底动脉、右椎动脉、左椎动脉Vm增快,且联合组快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CGRP水平升高,ET水平降低,且联合组CGRP水平高于单一组,ET水平低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复发率为2.56%(1/39)低于单一组复发率25.81%(8/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尼麦角林治疗椎基底动脉TIA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循环,调控血浆CGRP、ET含量,降低复发风险。
- 郭文正杨春光
- 关键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尼麦角林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微创与开颅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微创与开颅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微创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利于减少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白永杰杨春光王夏红孙世龙
- 关键词:开颅手术高血压脑出血
-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对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神经、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对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神经、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某院收治的8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脱水、控制血压、控制血脂、脑保护及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测法(Fugl-Meyer)运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可有效改善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白永杰王艳阳杨春光王夏红
- 关键词:脑出血神经功能
- 急性CO中毒患者MRI MRA表现
- 2020年
- 目的评价MRI、MRA对急性CO中毒的诊断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经临床确诊的急性CO中毒患者的头颅MRI、MRA资料。结果MRI异常表现为双侧苍白球、双侧侧脑室周围、脑干、脑叶为主的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18.33%急性CO中毒患者伴发脑梗死,DWI为高信号,ADC为低信号。结论急性CO中毒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检查,头颅MRI、MRA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 葛晓霞顾仁骏王夏红李青牛冬菊杨春光王艳阳白永杰姚远楚金亭
-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脑梗死MRIMRA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成人基底节脑出血内囊传导束损伤的诊治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成人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内囊传导束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成人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于入院后,均接受CT检查,且需在发病48h内接受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同时进一步分析内囊区各向异性(FA)变化情况以及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system,CST)损伤程度与患肢肌力关系。结果:入院时、治疗1个月后,患侧FA值均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中,1级12例,2级30例,3级40例。入院时与治疗1个月后,随着CST损伤分级的增加,患者患肢肌力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可对成人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CST受损程度给予准确评估,且可有效预测其患肢肌力情况。
- 白永杰王艳阳杨春光王夏红
- 关键词:基底节脑出血成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 脑血疏口服液治疗脑出血微创引流术后继发神经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脑血疏口服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后对继发神经功能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1月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后6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对照组(n=31)应用微创穿刺引流术及常规综合对症治疗,治疗组(n=31)在微创穿刺引流术及常规综合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血疏口服液,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微创穿刺术后残留血肿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治疗后3个月的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是85.5分±11.2分,治疗后10d、15d时的脑部残留血肿量是0mL、0mL;对照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为80.64%,治疗后3个月的ESS评分是63.2分±16.9分,治疗后10d、15d时的脑部残留血肿量是1.8mL±0.1mL、1.60mL±0.08mL;两组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脑血疏口服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后继发神经功能损害的治疗效果肯定,可消除病人脑部残留血肿,改善其神经功能。
- 杨春光王艳阳白永杰姚远李瑞杰王夏红孙世龙
- 关键词:脑出血脑血疏口服液
- 15例急性CO中毒伴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及MRI、MRA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评价MRI、MRA对急性CO中毒伴发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临床确诊的急性CO中毒伴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头颅MRI、MRA资料。结果15例患者急性脑梗死病变部位:MRI为点状、片状异常信号;DWI表现为高信号;ADC为低信号;ADC值为(0.55±0.14)×10^(-3) mm^2/s;病灶直径(8.62±9.27)mm。病灶部位:10例脑叶,7例基底节及侧脑室旁,2例小脑,2例苍白球,1例脑干。12例侧脑室前后角白质周围片状、云雾状长T_1、长T_2异常信号病灶;11例双侧基底节及侧脑室旁点状长T_1、长T_2异常信号为陈旧性腔隙性梗死;7例脑萎缩。13例MRA表现:8例(61.53%)动脉狭窄,5例(38.46%)动脉管腔僵硬。结论应用头颅MRI、MRA对急性CO中毒伴发急性脑梗死的早期临床诊断、病情程度及预后的评估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杨春光王夏红牛冬菊葛晓霞李青王艳阳白永杰李瑞杰姚远孙世龙
-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
- 磁共振弥散张量在脑出血后早期帕金森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出血后早期帕金森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出血后早期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40例体检健康者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监测,获取两组研究对象在丘脑、苍白球、黑质、壳核和尾状核头的各向异性分数和表观弥散系数,并比较分析两组的数据。结果观察组在丘脑、苍白球、黑质、壳核和尾状核头的各向异性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表观弥散系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磁共振弥散张量对脑出血患者在丘脑、苍白球、黑质、壳核和尾状核头的各向异性分数差异,能够做到及早发现诊断帕金森综合征并对其进行治疗。
- 白永杰王艳阳杨春光王夏红
-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张量脑出血
- 脑出血微创术后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评估脑出血微创血肿引流术后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对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周围水肿的疗效。方法 162例经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随机被分为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微创术后给予血肿腔内注射地塞米松,每日2 mg,连用5 d;对照组鞘内未注射地塞米松外,其治疗方法等均与观察组保持一致,以2组血肿周围水肿大小和神经功能缺损作为评分标准。结果观察组微创术后7 d和14 d血肿周围水肿大小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7 d和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脑出血微创术后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可明显减轻脑血肿周围水肿,并能促进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 杨春光李雪粉王夏红杨月琴
- 关键词:脑出血脑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地塞米松
- 酒精戒断综合征—震颤谵妄状态被引量:6
- 2017年
- 会诊联络精神医学是以精神病学为基础,研究躯体疾病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生物学因素与精神障碍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在我国会诊联络精神医学还处在发展阶段,为了增强医务人员评估和处理心理方面问题的技能,探讨在躯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心理社会因素对患者躯体疾病疗效、转归、预后等方面的影响,特开辟此专栏,促使医务工作者树立整体医疗观念,在医疗诊治工作中运用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的方法,真正实现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 姚远杨春光王夏红李恒芬
- 关键词:癫痫持续状态酒精戒断综合征震颤谵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