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 作品数:5 被引量:27 H指数:3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术前炎性相关指标对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82例行结直肠癌切除术的患者相关信息。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预测价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曲线评估炎性相关指标预测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NLR(OR=12.14,95%CI:4.13~35.71,P<0.001)和PLR(OR=6.52,95%CI:2.09~20.34,P=0.001)是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NLR≥3.5且PLR≥182的结直肠癌患者更容易发生肝转移。ROC曲线和决策分析曲线均显示NLR联合PLR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肝转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术前NLR、PLR是影响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来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肝转移的风险。 路遥 许孟丽 关露露 杨亚蓝 陈雨 王峰关键词:结直肠癌 肝转移 基于SEER数据库的食管癌远处转移患者预后列线图模型构建 2021年 目的筛选影响食管癌远处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有效的预测模型。方法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SEER)中筛选出1870例食管癌远处转移的患者,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与食管癌远处转移预后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使用独立预测食管癌远处转移预后的临床参数构建基于Cox回归分析的诺莫列线图。并通过计算C指数(C-index)、重新分类指数(NRI)、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检验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11.0个月,0.5、1、3 a的生存率分别为50.15%、25.96%、5.66%。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态、病理类型、肿瘤部位、组织学分级、骨转移、脑转移、肝转移、肺转移为食管癌远处转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这些因素都被选择到诺莫列线图中,预估每个食管癌远处转移患者的0.5、1、3 a生存率。与第七版AJCC-TNM分类相比,该预测模型C指数更优(0.616 VS 0.577,P<0.05),NRI为0.178,IDI为0.051,平滑拟合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效果与实际生存较吻合,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区分能力及校准能力优于传统分期系统。结论食管癌远处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新的预测模型能够提高临床预测个体化生存的能力,并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措施。 路遥 许孟丽 陈雨 杨亚蓝 王峰关键词:食管癌 远处转移 列线图 临床预后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髓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7年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神经脊髓疾病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这对神经外科医生医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术中及时发现并避免神经功能损伤成为目前神经外科医生关注的焦点。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IONM)可监测神经通路完整性,避免损伤神经通路,也可用于神经脊髓精准功能定位。由于其高敏感性及特异性。 陈雨 李远 李红伟 杨波关键词:神经电生理监测 神经功能损伤 术前血常规、凝血指标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DVT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观察术前血常规、血凝指标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预测中的效能。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26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186例和非DVT组740例。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和凝血指标(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筛选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可能危险因素,然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神经外科术后DVT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法计算各危险因素预测神经外科患者手术后发生DVT的截断值。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相比,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OR=1.662,95%CI为1.339~2.063,P<0.01)及D二聚体水平升高(OR=1.535,95%CI为1.094~2.155,P=0.01)是神经外科术后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中性粒细胞计数值预测神经外科术后DVT形成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2,截断值为5.95×109/L,相应的预测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82.7%;D二聚体水平预测神经外科术后DVT形成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9,截断值为0.546 mg/L,相应的预测敏感度为71.9%,特异性为82.7%。结论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与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用于预测神经外科术后DVT的发生,效能较好。 赵银凯 杨波 冯淼淼 李东鹏 赵成斌 王亚东 陈雨 索国瑞关键词:神经外科 手术疗法 深静脉血栓形成 D二聚体 治疗后CD4+/CD8+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平消胶囊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探讨CD4+/CD8+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联合平消胶囊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60例接受ICIs联合平消胶囊治疗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收集患者基线以及治疗2个周期后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724、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CD4+/CD8+是ICIs联合平消胶囊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OR=0.09,95%CI:0.01~0.62,P=0.01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治疗后CD4+/CD8+对预测ICIs联合平消胶囊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治疗后CD4+/CD8+是ICIs联合平消胶囊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疗效的良好独立预测指标。 陈雨 路遥 王峰关键词:CD4+/CD8+ 平消胶囊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