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荆

作品数:47 被引量:205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政治法律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主题

  • 26篇犯罪
  • 13篇犯罪学
  • 9篇犯罪学研究
  • 8篇社会
  • 6篇社区矫正
  • 5篇犯罪防控
  • 4篇治安
  • 4篇社会治安
  • 4篇犯罪研究
  • 4篇高校
  • 3篇少年犯
  • 3篇少年犯罪
  • 3篇青少年犯罪
  • 3篇追忆
  • 3篇教师
  • 2篇奠基
  • 2篇奠基人
  • 2篇刑法
  • 2篇刑事
  • 2篇政府

机构

  • 46篇北京工业大学
  • 9篇河南警察学院
  • 6篇中国政法大学
  • 3篇华东政法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福州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公安...
  • 1篇台湾大学
  • 1篇南昌市人民警...
  • 1篇国立台北大学
  • 1篇一桥大学

作者

  • 46篇张荆
  • 9篇翟英范
  • 6篇皮艺军
  • 3篇张超
  • 2篇石秀印
  • 2篇王利宾
  • 2篇邱格屏
  • 2篇肖剑鸣
  • 2篇朱营周
  • 2篇张远煌
  • 2篇廖灿亮
  • 1篇李玫瑾
  • 1篇狄小华
  • 1篇王瑞山
  • 1篇白建军
  • 1篇李君甫
  • 1篇陈利
  • 1篇赵卫华
  • 1篇刘金伟
  • 1篇马婕

传媒

  • 15篇河南警察学院...
  • 8篇青少年犯罪问...
  • 6篇预防青少年犯...
  • 3篇北京联合大学...
  • 3篇中国人民公安...
  • 2篇科学中国人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犯罪研究
  • 1篇复旦教育论坛
  • 1篇湖北警官学院...
  • 1篇山东警察学院...
  • 1篇信访与社会矛...
  • 1篇第五届当代中...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5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本社会治安管理机制与犯罪防控体系的研究与思考被引量:14
2015年
日本曾有效地规避了工业化、城市化与犯罪率同步增长的"怪圈",至今为止仍是发达国家中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从制度结构的视角研究"日本治安现象",具体分析日本的警察组织,公安委员会制度、警民共治防控机制、犯罪及再犯罪预防机制和社会整合机制,研究组织机制的内部运营及机制间的联动对预防和打击犯罪的功效,探索制度结构与维持社会稳定的关系。对比中国的社会治安管理机制,日本的犯罪防控实践提示我们,防控犯罪不是单一部门的事情,构建环环相扣的社会治安管理机制和犯罪防控体系是预防犯罪、保障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制度建设,现代社会中警察职能的独立性具有摆脱传统的政治倾向性,保障警察执法的公正性,缓解警民矛盾和解决社会冲突的功效。警察的职业化、机动化加警力下沉,可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治安防控网络。重视并支持民众参与社会治安管理,重视对刑事司法以外社会要素的科学整合,将会从根本上降低犯罪率,保障社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张荆
关键词:犯罪防控社会治安管理
为中国犯罪防控献计献策——2018中国犯罪防控20人论坛专家发言精选
2019年
由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发起的“2018中国犯罪防控20人论坛”于2018年12月22日至23日在河北徐水区大午国际饭店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张远煌教授、赵军教授,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刘仁文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皮艺军教授、王平教授、王顺安教授、姜斌祥研究员,大午集团监事长孙大午先生,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路琦秘书长,华东政法大学邱格屏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张荆教授、王辉讲师,天津工业大学刘晓梅教授,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闵征教授、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孔一教授,上海政法学院岳平教授,湖北警官学院黄石副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熊谋林副教授及刑满释放人员代表孙某某等参加论坛研讨。
张荆
关键词:中国社科院犯罪防控青少年犯罪研究会
中国犯罪学研究历程中的庆幸与遗憾被引量:4
2013年
1982年6月的“南宁会议”(“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术研讨会”)被学界公认为近代中国犯罪学研究的起点,会上宣布经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的“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正式成立,170余名代表、200余篇论文参会,盛况空前。中国犯罪学研究脱胎于青少年犯罪学研究,2012年走完了30年的历程,因隶属关系的变化,没有20岁生日那样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表彰和庆祝大会,而是以“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论坛”为主题,在会议背板的左下角标明“30年”的字样,在首都大酒店低调庆祝。
张荆
关键词:犯罪学研究青少年违法犯罪中共中央宣传部犯罪研究
刑事政策视角下的永城经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河南省永城市经过三年多改革创新,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永城经验是什么?永城经验是否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犯罪学教授专家团队为此进行了实地调研。结论是:永城经验的核心是区域特点定位准确条件下的治安手段管理创新;观念变革先行推动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建立以"治安卡口堵控网"为主要特色的立体治安防控网络体系;推进警务机制改革,向管理要警力;争取财政投入,迅速推进"科技强警;"构建新型警民关系等。永城经验既有地域的特殊性,也有跨区域的普遍性,为全国社会治安管理创新提供了新思路。而进一步探索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长效机制;"科技强警"中的硬件到位和软件跟进;警务评价体系变革中的调查技术手段科学化等仍要进一步完善。
张荆
关键词:刑事政策警务机制
“弱势群体犯罪及其政策反思”专题研讨会纪要(下篇)
2014年
专题三:对弱势群体犯罪的刑事政策 皮艺军:宽严相济的提出,其实是对过去一味严打的矫正,法律没有什么时严和时宽的问题。 张远煌:在遵循罪刑法定原则前提下,对弱势群体的犯罪要切实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一般情况下要尽量从宽、从缓,才利于体现刑法公正原则。毕竟,这个群体的犯罪有着现实的制度性原因,跟传统的抢劫、杀人、纵火、强奸犯罪,
翟英范皮艺军张远煌张荆狄小华卜安淳王瑞山袁梦余强张超
关键词:刑事处罚罪刑法定原则前科消灭制度安置帮教罪犯改造
影响中国犯罪率攀升的六大关系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科学地研究中国犯罪率持续攀升的原因和新时期犯罪的规律,是制定有效刑事政策的前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所遇到的城市化与流动人口犯罪关系;"相对贫困"与财产犯罪的关系;社会冲突与恶性暴力犯罪的关系;问题家庭与杀亲案频发的关系;地下经济与有组织犯罪的关系,以及刑满释放人员就业安置与重新犯罪的关系等,是犯罪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必须总结和回答的重大问题。研究六大关系背后的因果链条,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犯罪的治本之策,构架社会治安管理的创新机制,就能实现抑制犯罪率增长,保障社会的长治久安。
张荆
关键词:犯罪率治本之策
日本社区矫正“中途之家”建设及对我们的启示被引量:17
2011年
中国的社区矫正迅速发展,"中途之家"成为司法界关注的热点,在日本,这类机构被统称为"社区更生保护设施",已有120年的历史,期间经历过创立、兴起、停滞、平稳增长等不同发展阶段,从民间兴办到政府积极投资,制定法律法规规范民间行为。今天日本的社区矫正"中途之家"已是一个组织机构运作有序、政府投资与民间融资共存、规模固定、分类接受、教育训练有方、就业方式灵活的制度系统,尽管国进民退、运营经费紧张、职员老龄化、融入地域社会困难等仍被学界所指责,但是无论是经验和教训对年轻的中国社区矫正制度而言仍具有借鉴价值。
张荆
关键词:社区矫正
卖淫女性被害及社会保护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以卖淫女性为加害对象的犯罪呈现多发态势,犯罪者手段残忍,案件"弥漫性"强。上个世纪90年代卖淫现象"死灰复燃"并迅速蔓延,构成卖淫女性被害增多的社会背景。卖淫女的"社会边缘化"特征,以及社会转型中的社会管理滞后等是此类案件多发的重要原因。禁绝卖淫嫖娼是防止卖淫女被害的治本之策,但各种社会因素决定其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卖淫合法化使政府介入对卖淫女性的管理,会有效抑制其被害,但会冲击现有社会伦理体系。尽管卖淫女性从事违法性交易,但作为公民当其基本人权受到不法侵害时,同样享有寻求国家公权力保护和社会救助的权利,国家和社会也有保护她们的责任。禁绝不成,合法化不妥,对卖淫女性的被害保护势在必行。在多种关系的博弈中,我们应当坚持法律上禁止卖淫嫖娼的立场,保护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同时,承认卖淫女性群体的存在和需要社会保护的现实,尽快确立管理和保护卖淫女群体的实施主体,逐渐摸索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方式。
张荆
关键词:社会保护主流价值观
构建以人为本的警察激励机制——以河南禹州公安改革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激励作为公安队伍管理的长效机制,在实现公安机关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公安干警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实现在有限的警力资源状态下的功效最大化,意义重大。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一直是现代公安队伍建设中的重要课题,禹州市公安局"以人为本",探索警察激励机制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
廖灿亮张荆
关键词:以人为本激励机制绩效目标
艾绪强的杀人“心结”与农民工的心理冲突
2012年
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凸显的农民工犯罪问题应当成为中国犯罪学研究的重大课题。那些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长大的人们曾经邻里守望、互相关爱、忍受清贫、朴实劳作,甚至胆小怕事,是什么力量、什么要素使他们成为城市化过程中的犯罪者?艾绪强案件的心理行为过程会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张荆
关键词:心理冲突农民工心结杀人犯罪学研究犯罪问题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