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丹

作品数:204 被引量:1,006H指数:17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1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8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0篇细胞
  • 27篇护理
  • 26篇形态发生蛋白
  • 26篇骨形态
  • 26篇骨形态发生蛋...
  • 22篇骨移植
  • 21篇异种
  • 21篇异种骨
  • 20篇成骨
  • 16篇缺损
  • 15篇干细胞
  • 14篇血管
  • 13篇骨髓基质
  • 11篇增殖
  • 10篇基质干细胞
  • 10篇胶原
  • 9篇骨水泥
  • 9篇骨髓基质干细...
  • 9篇骨细胞
  • 8篇软骨

机构

  • 13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5篇第四军医大学
  • 3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0篇清华大学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解放军总医院...
  • 3篇西京医院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解放军白求恩...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作者

  • 203篇李丹
  • 83篇胡蕴玉
  • 40篇吕荣
  • 35篇毕龙
  • 33篇袁志
  • 32篇孟国林
  • 26篇刘建
  • 23篇刘民
  • 20篇张红菊
  • 20篇王军
  • 16篇白建萍
  • 11篇罗卓荆
  • 10篇荆茹
  • 10篇桑宏勋
  • 9篇王臻
  • 8篇王昭领
  • 7篇刘崟
  • 7篇白振西
  • 7篇尹岭
  • 7篇杨红岩

传媒

  • 20篇中国矫形外科...
  • 14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中国美容医学
  • 7篇中国临床康复
  • 7篇现代生物医学...
  • 6篇中国修复重建...
  • 6篇中华创伤骨科...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5篇中国骨肿瘤骨...
  • 5篇护理研究(上...
  • 4篇牙体牙髓牙周...
  • 4篇心脏杂志
  • 4篇第二届全国骨...
  • 3篇中国骨质疏松...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中华整形外科...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实用口腔医学...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13篇2013
  • 16篇2012
  • 16篇2011
  • 25篇2010
  • 16篇2009
  • 16篇2008
  • 7篇2007
  • 15篇2006
  • 12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9篇2002
  • 13篇2001
  • 5篇2000
  • 5篇1999
2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重组异种骨移植与其同带血循骨膜联合移植治疗兔骨缺损(英文)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新型重组异种骨复合 rh BMP2的异种骨 (rh BMP2 / BCB)移植及其与带血循骨膜联合移植、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 将基因重组人 BMP2(rh BMP2 )与去抗原牛松质骨载体 (BCB)复合 ,制成rh BMP2 / BCB;并采用兔桡骨干 1.5 cm缺损动物模型 ,通过X线、生物力学、骨密度、组织学等检测手段 ,对单纯rh BMP2 / BCB移植方法及其与带血循骨膜联合移植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1单纯 rh BMP2 / BCB移植 ,可在 16 wk使节段性骨缺损基本修复 ,其机制与过程与重组合异种骨相似 ;2 rh BMP2 / BCB与带血循骨膜联合移植 ,仅用 8wk即可修复骨缺损 ,其修复机制与骨折修复相仿 ,包括膜内成骨和软骨成骨两种机制 .结论 上述二种方法均可有效地修复节段性骨缺损 ,但以 rh BMP2 / BCB与带血循骨膜联合移植较为理想 ,该方法同时具有良好的骨生成。
袁志马平胡蕴玉罗卓荆金格勒吕荣李丹王军
关键词:骨缺损骨移植异种移植骨膜移植
高龄患者PICC置管后局部皮肤换药的细节管理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PICC置管后局部皮肤换药的细节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老年患者以85岁为界分为高龄组32例和超高龄组28例,对其实施细节护理措施,住院期间观察PICC置管后局部皮肤常见问题:发红、丘疹、水疱、破溃等出现的例次。结果:超高龄患者置管后局部皮肤发红、丘疹、水疱、破溃比例高于高龄组患者,同时两组破溃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龄患者这一特殊人群,从PICC换药细节入手,加强PICC局部皮肤换药流程中每个程序的细节管理,不仅可预防相关皮肤问题、减少患者病痛,而且为高龄患者提供了安全、舒适、有效的护理措施。
高萌张立华卢丽华李丹曹珊易晓辉王燕
关键词:PICC细节管理
新型仿生活性人工骨诱导兔腰椎横突间脊柱融合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采用先进快速成形技术(RP)结合骨组织工程方法研制新型仿生活性人工骨,并探讨其在兔腰椎横突间脊柱融合的应用情况.方法首先采用RP制备薄块型聚乳酸-聚羟乙酸/磷酸三钙(PLGA/TCP)人工骨载体,进而高效复合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以制备仿生活性人工骨,扫描电镜观察载体材料及人工骨超微结构.将健康新西兰兔28只(平均体重4.1 kg)随机均分为A、B两组(每组14只).A组:于兔腰4~5右、左侧横突间分别植入仿生活性人工骨(A1组)、自体髂骨(A2组);B组:于兔腰4~5右、左侧横突间分别植入复合自体新鲜红骨髓的PLGA/TCP载体材料(B1组)、单纯PLGA/TCP载体材料(B2组).于术后6周和12周,定期大体观察、手法检测、组织学[苏木素-伊红(HE)、三色法及四环素-钙黄绿素荧光检测]和影像学方法(X、CT)系统评价脊柱融合情况.结果 RP制备的PLGA/TCP载体具有规则的空间支架结构、相互贯通的孔隙及材料表面微孔特征,这些均有利于bBMP的高效复合.动物实验结果显示,A1组仿生活性人工骨植入具有强的诱骨活性及骨性融合能力,不仅成骨早、新骨形成量大,而且在新骨形成及改塑的同时载体材料逐渐降解,术后12周可形成较为典型的骨小梁及骨髓结构,骨代谢活性亦接近正常.A2组自体髂骨移植能达到良好骨性融合,但术后12周所形成的新骨结构尚须进一步塑形及完善.B1组、B2组术后12周仍遗有较多的载体材料有待降解,基本无成骨能力.术后12周,A1、A2、B1、B2 4组横突间融合率分别为100.0%、58.3%、18.2%和0%,A1组融合率最高(P<0.01).结论先进RP制备的PLGA/TCP载体不仅具有良好的空间超微结构及孔隙特性,而且能高效复合bBMP以正确构建新型组织工程人工骨.该仿生活性人工骨诱导兔横突间脊柱融合获得成功,为生物制造脊柱外科所需的新型、高效人工骨移植材料奠定了重要基础.
马兴胡蕴玉熊卓颜永年吕荣王军李丹徐新智白建萍
关键词:脊柱人工骨植入腰椎横突新西兰兔脊柱融合生活性骨诱导
胶原/羟基磷灰石骨软骨一体化支架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对体外条件下胶原/羟基磷灰石一体化复合材料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评价,探讨其作为骨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以胶原和羟基磷灰石为原料,研制出由胶原逐层过渡到羟基磷灰石为主的一体化支架材料,其软骨层主要成分为胶原,骨层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材料内部结构及孔径大小,液体位移法测定材料的孔隙率。将材料与兔骨髓基质细胞复合培养,MTT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曲线,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生长粘附情况。[结果]胶原/羟基磷灰石一体化复合支架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其中软骨层孔径大小(90±15)μm,骨层孔径大小(120±20)μm,孔隙率(75±5.0)%。细胞在材料上生长良好。[结论]胶原/羟基磷灰石一体化复合材料具有适宜的孔隙结构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作骨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杨波胡蕴玉毕龙李丹刘民李静王迎军吴刚
关键词:胶原羟基磷灰石骨软骨
数字化骨库的建立及在骨肿瘤切除异体骨关节个体化重建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数字化骨库建立的可行性,评价异体骨数字化对于导航下骨肿瘤切除异体骨重建的影响。方法采用CT扫描的方法,对骨库深低温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骨段进行扫描,通过三维重建建立数字化分析系统(数字化骨库)。利用数字化骨库,选择最佳匹配的骨关节重建材料,数据导入计算机导航系统,标定骨肿瘤切除和异体骨段的截骨范围,依据术前设计在导航下实施、监测。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采用数字化骨库和导航辅助切除重建技术对6例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进行治疗,患者平均年龄(27.2±9.1)岁,其中骨肉瘤3例,软骨肉瘤2例,尤文氏肉瘤1例;Enneking分期:ⅡA期2例,ⅡB期4例,术后评价肿瘤学结果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常规异体植骨材料术前准备操作相比,数字化骨库建立后,大大缩短了异体骨关节材料的选配时间,同时明显地提高了选配的精确性。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进行肿瘤切除、异体骨关节切割以及关节力线监控,术中解剖注册点与CT三维虚拟影像匹配满意,注册误差(0.42±0.17)mm。术后影像显示肿瘤整块切除范围和异体骨关节截骨区域与术前计划完全一致,关节重建稳定,无肢体不等长和关节畸形。随访(19.3±7.1)个月,未见局部复发和远隔转移,无明显免疫排异反应,异体骨与宿主骨平均愈合时间(5.2±0.8)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和关节塌陷。MSTS93平均功能评分(26.2±4.1)分。结论数字化骨库的建立为术前选配同种异体骨材料提供了精细可靠的信息,结合计算机辅助导航,可以实现骨肿瘤切除异体骨关节重建的个性化设计要求,进一步提高保肢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吴智钢付军郭征王臻范宏斌栗向东李靖裴延军裴国献李丹
关键词:骨库骨肿瘤骨移植
胶原—松质骨载体复合成骨细胞异体肌腱移植实验研究
2001年
目的探讨胶原修饰松质骨载体表面,与成骨细胞复合进行异体肌腱移植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新鲜牛松质骨经脱脂、H2O2浸渍及部分脱钙处理,制成去抗原块型牛松质骨载体(Antigen-extractedMassiveBovineCancellousBoneCarrer,MBC)。载体表面经胶原处理后,与兔骨膜成骨细胞复合后体外共同培养,4周后将复合材料进行异体肌腱移植,并分别于2、4周后取材,行组织学HE染色观察。结果2周后,复合材料表面及孔内有了成骨组织细胞粘附生长,材料周围可见大量软骨细胞分化,同时有大量的间充质细胞聚集;4周时可见有新骨小梁成熟,成小岛状分布;MBC部分降解,但在新骨中仍能见到残留体。结论MBC载体表面经胶原处理后与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更强,显示出了良好的骨诱导性和成骨活性及生物可降解性。
彭磊王臻胡蕴玉王庆良李丹孟国林常琪吴银松王振辉
关键词:成骨细胞胶原
局部注射缓释型bBMP对去势绵羊椎体骨骼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索能够在短期内有效提高骨质疏松椎体骨强度的局部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卵巢切除法(OVX)对6只成年雌性绵羊去势,低钙饲养1年后,经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量仪检测后确定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采用拉丁方设计方案,通过经椎弓根注射途径,分别在每只动物的L4~L6注射三种药物:实验组A注射20mgbBMP/FS,对照组B注射20mg bBMP,对照组C单纯注射FS。L3椎体设为空白对照组D。术后3个月,采用骨密度测量仪和MicroCT对绵羊腰椎骨密度及骨小梁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比较。通过轴向加压实验对腰椎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定,对椎体力学性能进行评估。结果绵羊去势1年后,腰椎骨密度平均下降20.6%,动物模型成功建立。接受实验处理3个月后,实验组A骨密度(1.334g/cm^2)明显高于对照组B、C及D组骨密度(1.139g/cm^2,1.163g/cm^2和1.177g/cm^2)。MicroCT分析表明:实验组骨小梁的密度、连接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实验组A最大压缩应力、最大压缩应变、能量吸收值及骨质弹性模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B、C及D组。结论bBMP复合纤维蛋白胶可以促进骨小梁的改建,改善骨小梁的三维结构,增加椎体的骨密度及骨强量,可以作为局部治疗脊柱骨质疏松的新型方法之一。
吴子祥雷伟胡蕴玉万世勇王海强李丹李波傅索超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纤维蛋白组织黏着剂生物力学
胶原-透明质酸钠-纤维蛋白胶复合去抗原松质骨支架的制备及特征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索胶原-透明质酸钠-纤维蛋白胶多孔支架复合去抗原松质骨的骨软骨一体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特征。[方法]将胶原、透明质酸钠及纤维蛋白胶混匀,利用纤维蛋白胶的粘合性与去抗原牛松质骨复合,成为骨软骨一体化的支架材料。通过大体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了解材料的孔径和交通情况;分离、增殖仔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s),取第3代BMSCs接种至支架材料复合培养,1、3、5、7和10 d后,行MTT检测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取第7 d标本,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经交联和复合的一体化骨软骨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三维多孔结构,骨相孔径约300~500μm,软骨相孔径约80~120μm,两部分连接紧密;电镜观察见骨相及软骨相均有细胞黏附,细胞周围有基质存在;MTT检测显示,各时间点的OD值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胶原-透明质酸钠-纤维蛋白胶多孔支架复合去抗原牛松质骨的一体化材料具有良好的空间结构和生物相容性,可用于修复骨软骨联合缺损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
穆继宏胡蕴玉毕龙王军李丹吕荣刘民金静
关键词:骨软骨胶原透明质酸钠纤维蛋白胶去抗原牛松质骨
儿童慢性骨髓炎应用抗感染活性骨Ⅰ期植骨治疗的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验证抗感染活性骨(anti—infectivereconstitutedbonexenograft,ARBX)Ⅰ期植骨治疗儿童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9月对21例慢性骨髓炎患儿进行病灶清除,应用抗感染活性异种骨(anti—infectivereconstitutedbonexenograft,ARBX)Ⅰ期植骨治疗,其中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的儿童慢性骨髓炎患儿共16例。包括血源性慢性骨髓炎8例,原发性慢性骨髓炎3例,创伤性慢性骨髓炎5例。结果16例中除1例骨髓炎复发,1例骨髓炎合并大段骨缺损在术后发生骨不连外,其余14例感染均获得控制无复发,病变部位均获得确实骨修复。本组感染治愈率(感染控制且无复发)为93.8%,完全治愈率(感染控制既无复发又完成骨修复)为87.5%。结论ARBX具有高效诱导成骨活性和强效抗感染能力,是Ⅰ期植骨治疗儿童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袁志刘建胡蕴玉刘建敏黄鲁豫李丹孟国林毕龙
关键词:骨髓炎骨移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硫酸钙骨水泥强化去势绵羊体内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动态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硫酸钙骨水泥(calciumsulfate cement,CSC)在去势绵羊体内强化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动态效果。方法12只成年雌性绵羊行去势手术1年后,并测量去势前后腰椎骨密度。取去势绵羊的L2~L5双侧椎弓根为实验对象,其中一侧直接拧入椎弓根螺钉(空白组),另一侧向钉道内注入CSC(0.5ml)后,再拧入椎弓根螺钉(CSC组),两种方法左右完全随机。于术后1天,6周,12周,24周四个时间点各随机处死3只绵羊,分别测定各组中螺钉的轴向拔出力和拔出能量吸收值,对比分析同一时间点不同方法之间和同一方法的不同时间点之间的力学指标。结果去势1年后绵羊腰椎骨密度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绵羊模型建立成功。空白组中各时间点之间的最大轴向拔出力(Fmax)和拔出能量吸收值(E)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SC组中24周螺钉的Fmax和E显著高于同组的1天,6周和12周;同一时间点,CSC组螺钉的Fmax和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SC可以显著提高骨质疏松椎体内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强化螺钉的作用在体内是动态稳定的,并能进一步提高螺钉在体内的远期稳定性。在椎弓根螺钉强化方面,CSC可以作为PMMA的替代材料。
刘达雷伟吴子祥高明暄万世勇李丹吕荣付索超
关键词:硫酸钙骨水泥椎弓根螺钉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