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昌
- 作品数:18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凝结潜热在高原涡东移发展不同阶段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为探讨潜热加热对高原涡发展的作用并加深对水汽与高原涡垂直结构及发展变化关系的认识.应用NCEP(1°×1°)再分析资料,通过大气热源诊断计算,分析2005年5月1~4日和2005年6月23~28日两次高原涡的垂直结构及生命史特征.通过比湿、涡度、Q等诊断量的对比分析发现:高原涡在东移发展过程中,涡柱内水汽含量上升、涡度明显加强,水汽、涡度上传明显,两者在垂直方向的大值中心有较好的同步性.高原涡未下坡前,水汽通过凝结释放潜热的方式加热大气,高原涡暖中心结构明显.高原涡下坡过程中,其涡度和垂直速度均整层陡增,高原涡区域水汽含量下降,潜热加热作用减弱,暖中心结构消失.因此,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和垂直分布状况直接影响凝结潜热作用的发挥,凝结潜热对高原涡发展作用主要表现在高原涡下坡前和下坡后期,是高原涡下坡后是否继续东移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 董元昌李国平
- 关键词:气象学天气动力学下坡
- 涡旋涡心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旋涡心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涉及气象技术领域,其中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均是基于涡心识别方法构建,方法包括:获取整个风场内的风场数据,将整个风场内风速率不大于相邻格点风速率的格点作为涡旋...
- 董元昌蒋兴文张葵李笛张成宏谢晓林杨泷张涛
- 大气能量学揭示的高原低涡个例结构及降水特征被引量:16
- 2015年
- 从能量角度分析了发生于2010年7月21-25日的一次高原低涡天气过程及降水特征。定量讨论了高原低涡发展不同阶段显热能、潜热能和对流有效位能(CAPE)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各能量分量变化的原因。发现:(1)显热能在高原低涡生成初期是总能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潜热能则在高原低涡东移下坡之后对总能量的变化起主要作用;(2)潜热能的空间分布证实高原低涡在成熟阶段出现与台风类似的螺旋结构;(3)标准化对流有效位能(NCAPE)在高原低涡发展最强盛时呈现明显的空心结构;(4)高原低涡的降水主要分布在低涡中心的东南侧或南侧,这与高原低涡的环流以及能量分布特征有密切关系。
- 董元昌李国平
- 关键词:高原低涡降水分布
- 盆地西部一次极端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多源资料分析
- 2023年
- 利用FY4卫星、多普勒雷达、风廓线雷达、闪电监测以及分钟级降水和风等多源观测资料,从短临监测的角度分析了2020年8月11日四川盆地西部一次极端短时强降水过程。结果表明:本次过程中,多站小时雨量超过100 mm且范围集中。风廓线雷达资料显示,当低空急流加强时,近地层风向发生明显转变,扰动加剧,形成高低空切变线;当强降水发生时,伴有明显的地面辐合线特征,且多普勒雷达呈现出清晰的低层气旋辐合;分钟级降水与降水质心高度、低空急流强度、低层气旋辐合及地面辐合线的形成等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低空急流指数、闪电频次等峰值特征超前强降水峰值0.5~1 h。
- 魏庆周威吴容董元昌董元昌张武龙
- 关键词:风廓线雷达多普勒雷达强降水
- 四川雷达波束遮挡区反射因子垂直廓线填补方法的应用研究
- 2023年
- 以四川成都、宜宾雷达为例,利用近两年观测数据建立不同降水类型、不同回波强度的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库,基于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的高度-回波强度变化特性,以高仰角回波强度填补波束遮挡区回波强度,通过对比波束遮挡区实际观测值与填补值之间的差异,检验填补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差异明显,对VPR进行分层分类处理,能够为后续不同类型降水填补提供较好的支撑;(2)在针对不同降水类型填补时,填补值与观测值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离散程度较小,相关系数介于0.9~0.95,均方根误差介于4.13~8.4 dBZ。(3)雷达波束遮挡所在仰角与上层无雷达波束遮挡仰角越接近,填补效果越好。
- 杨泷董元昌王鸽樊梦吴波陈佩雯
- 关键词:天气雷达复杂地形
- 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对流单体识别方法
- 本发明涉及天气识别领域,为了尽早且快速识别出对流单体,本申请提供了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对流单体识别方法,包括:1、获取目标海拔高度的CAPPI数据;2、利用连通域算法从CAPPI数据中提取反射率因子大于反射率因子阈值的区域,...
- 竹利蒋兴文董元昌张佩文冯勇
- 高原涡东移过程的特征变化与潜热加热作用的个例研究
- 应用NCEP1°×1°再分析资料,通过大气热源诊断计算,分析了2005年5月1-4日和2005年6月23-28日两次高原低涡东移过程中的演变特征及潜热加热作用。研究表明:高原低涡在东移发展过...
- 董元昌李国平
- WRF模拟青藏高原东南部极端旱涝年降水的参数敏感性研究被引量:13
- 2017年
- 为了进一步评估和提高区域模式对青藏高原地区极端气候的模拟能力,利用WRF模式,采用不同模式参数(包括边界位置、积云对流、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和水平分辨率)模拟了青藏高原东南部极端旱(2006年)、涝(1998年)年夏季降水。对比不同参数模拟的降水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无论是旱年还是涝年,除南边界以外的模式边界位置对高原主体和东南部降水模拟的影响较小;边界层方案对降水空间形态的模拟影响较小,而对降水量级的影响较大;积云对流方案对降水空间形态和量级的影响均较大;采用15 km水平分辨率时可显著改善模式对高原主体和东南部降水的模拟水平。WRF采用适当的参数组合能较好地模拟高原主体和东南部降水的空间分布,但降水量偏大。整体而言,能较好模拟旱年降水的边界层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组合也能较好模拟涝年降水。模式模拟的高原南侧降水偏多可能使高原南侧西风偏强,并进一步造成云南西南部降水偏多;湖南南部降水偏多可能在云南东北部至贵州地区激发出较强的气旋式环流偏差,该偏差环流在四川盆地形成异常强的偏北风,导致低纬度地区进入四川盆地的水汽偏小,从而在四川盆地形成明显的相对干偏差。因此,模式在四川盆地降水模拟能力的提高不仅要做好参数的本地化工作,还需要关注盆地以外地区的影响。
- 吴遥李跃清蒋兴文董元昌
- 关键词:青藏高原WRF模式极端降水
- 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夏季0℃层高度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
- 2018年
- 对雷达覆盖能力的准确评估是保证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数据质量的重要基础,0℃层高度则是影响雷达覆盖能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地形复杂,下垫面特征多样,0℃层高度分布复杂多变。本文基于西南低涡加密观测实验的探空数据,通过统计方法研究分析了该地区0℃层高度的时空分布特征,为雷达数据的准确运用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盆地及其周边地区0℃层平均高度均超过5000m,但各探空站点0℃层高度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差异巨大,最大离差达到了2353m。均方差值也表明各站0℃层高度离散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纬度较高的站点均方差值也明显较大。0℃层高度存在一定的日变化特征,其中高原向盆地的过渡地带是日变化的敏感区域。不同的天气状也会影响0℃层高度,大多数站点的0℃层高度会随着天空云量的增加而升高。
- 董元昌吴遥王源程
- 关键词:降水估测日变化
- 基于深度学习的空气污染多城市联合预测模型
- 2024年
- 传统的城市空气污染预测模型仅对成都市历史数据进行时间建模,忽略了周边城市污染物扩散空间维度的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空气污染多城市联合预测模型Res-Att-SimVP,包括空间特征提取模块、时间特征提取模块、特征筛选模块、预测模块。其中,空间特征提取模块使用残差网络提取各城市之间的空间特征信息;时间特征提取模块使用Inception网络进行时序建模;特征筛选模块使用通道注意力机制和空间注意力机制,选择性关注不同区域与时刻的特征信息;预测模块使用全连接网络实现空气污染物浓度预测。集成所有模块可以有效缓解周边城市污染物扩散带来的影响。采用成都市及周边12个城市逐小时的气象数据、空气污染物数据、成都市与周边城市间的距离信息,测试该方法与对照方法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对空气污染物浓度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与Res-ConvLSTM模型相比,Res-Att-SimVP模型对PM2.5、PM10、NO_(2)在不同预测时长下的RMSE、MAE平均值分别下降12%和15%、11%和15%、12%和22%,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杨武霖杨昊周航董元昌陈朝平李绍涵
- 关键词:时空数据时间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