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维箭

作品数:11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梧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4篇心病
  • 4篇冠心病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血压
  • 3篇介入
  • 3篇高血压
  • 3篇房颤
  • 3篇H型
  • 2篇动脉介入
  • 2篇动脉造影
  • 2篇心房
  • 2篇心房颤动
  • 2篇心功能
  • 2篇血清
  • 2篇叶酸
  • 2篇叶酸片
  • 2篇依那普利
  • 2篇依那普利叶酸...

机构

  • 11篇梧州市红十字...

作者

  • 11篇王维箭
  • 3篇赵鹏
  • 2篇黄丽
  • 1篇彭欢欢
  • 1篇罗彬彬
  • 1篇李艳兰
  • 1篇潘永昌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心血管病防治...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栓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1年
心房颤动属于临床较为多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其容易引发心血管不良事件及脑卒中。临床上,超过20%的房颤患者合并冠心病,房颤是冠心病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使冠心病死亡风险增加1倍[1],患者以胸闷、憋气及心绞痛等相关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左心衰,甚至猝死,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房颤合并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的患者,既需要抗栓治疗,又需要抗凝治疗,其出血并发症属于临床上多见且棘手的问题。
王维箭欧永强麦茂勇
关键词:心房颤动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抗栓治疗
老年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血肿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及验证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穿刺部位血肿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85例老年冠心病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穿刺部位血肿的危险因素,并基于筛选得到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重复1000次抽样纳入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检验模型的准确性及预测价值。结果 年龄>70岁、压迫方式不正确、应用抗凝药物、高血压及过早下床活动是老年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穿刺部位血肿的危险因素。基于年龄>70岁、压迫方式不正确、应用抗凝药物、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5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老年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穿刺部位血肿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预测值基本接近实测值,表明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能力较好。同时采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穿刺部位血肿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22[95%CI(0.803,0.856)],说明本研究列线图模型精准度和区分度较好。结论 年龄>70岁、压迫方式不正确、应用抗凝药物、高血压及过早下床活动是老年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穿刺部位血肿的危险因素,采用列线图模型综合评估老年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穿刺部位血肿的风险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维箭欧永强潘华福林瑞珍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穿刺部位血肿
一种冠脉介入治疗用手臂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冠脉介入治疗用手臂固定装置,包括:框架组件,包括设置的手臂托板和安装于所述手臂托板顶部呈半圆状未封口的支撑架;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架顶部贯穿支撑架表面延伸至手臂托板内的螺纹杆和设置于所述螺纹杆...
王维箭覃凯汤磊乐
文献传递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AAMI合并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近期效果及心肌重构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合并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近期效果及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为AAMI合并急性心功能不全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1:1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评估两组患者临床近期疗效;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电化学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记录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LVESV和LVEDV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CEs发生率为1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6%,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1.48%和25.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对于AAMI合并急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抗心肌重构,其MACEs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岳锦明王维箭韦平覃剑斌
关键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性心功能不全心肌重构
经右侧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失败风险列线图模型构建与验证
2023年
目的:探讨经右侧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失败的风险因素,并建立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住院且经右侧桡动脉行CAG失败病人92例作为失败组,以1∶3的比例选取同期住院且经右侧桡动脉行CAG成功病人276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右侧桡动脉入路行CAG失败的可能危险因素,将危险因素纳入R软件建立经右侧桡动脉入路行CAG失败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吸烟、桡动脉痉挛、桡动脉直径/鞘管外径比值≤1、术者操作水平每年<300例手术者、LDL-C是经右侧桡动脉入路行CAG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将多因素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构建经右侧桡动脉入路行CAG失败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在RStudio软件中对所构建模型进行验证,ROC曲线结果显示,该模型在预测经右侧桡动脉入路行CAG失败风险的曲线面积为0.816(95%CI:0.764~0.868),灵敏度为0.804,特异度为0.710;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校准曲线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12;Hosmer-Lemeshow检验提示模型不存在过度拟合现象(χ^(2)=10.18,P>0.05)。结论:女性、吸烟、桡动脉痉挛、桡动脉直径/鞘管外径≤1、术者操作水平每年<300例手术者、LDL-C是经右侧桡动脉入路行CAG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经右侧桡动脉入路行CAG失败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及预测价值。
黄丽彭欢欢石春红王维箭欧永强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桡动脉影响因素列线图
联合心电图动脉硬化检测及颈动脉彩超对房颤患者冠心病的预测作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利用简单易行的检查手段,对房颤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进行初筛,降低房颤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比例,节约医疗费用及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02例房颤患者,均无典型劳力性心绞痛症状,均进行了12导联心电图、动脉硬化检测、颈动脉彩超检查,最终通过冠脉造影明确是否合并冠心病,冠脉狭窄50%诊断冠心病。联合三项检查对冠心病可能性进行预判。结果:202例非典型心绞痛房颤患者心电图有缺血型ST-T改变116例,无ST-T改变86例,颈动脉彩超阳性136例,动脉硬化检测下肢ABI﹤0.9有96例。在ST-T改变组,联合颈动脉彩超阳性及下肢ABI﹤0.9,冠心病阳性率为88.5%(46/52例),远高于单纯依靠心电图ST-T改变判断冠心病阳性率49.1%(57/1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ST-T改变组,联合颈动脉彩超阳性及下肢ABI﹤0.9,冠心病阳性率为37.5%(12/32例),二者阴性,则冠心病阳性率为10%(1/10例),一项阴性一项阳性,冠心病阳性率为18.2%(8/4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心电图、动脉硬化检测及颈动脉彩超结果对非典型心绞痛房颤患者冠心病有一定的筛查作用,根据不同的结果指导冠脉造影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可节约医疗费用及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王维箭欧永强麦茂勇林瑞珍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心房颤动冠心病颈动脉彩超动脉硬化检测
冠心病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清CRP意义及与心功能的关系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冠心病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意义及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持续性房颤患者(10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接受健康体检者(106例)为对照组,采取酶联免疫法对所有患者的血清CRP水平进行检测,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4个亚组,对各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Ⅰ级组的患者和心功能Ⅱ级组的患者血清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Ⅲ级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Ⅳ级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Ⅲ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水平上升与冠心病持续性房颤存在密切关系,且患者血清CRP水平也由于心功能不全程度加重不断上升,表明患者自身的炎症反应参与房颤及心衰的发生及其发展过程。
林瑞珍欧永强王维箭黄萍
关键词:血清CRP心功能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炎症反应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被引量:32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炎症反应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收集137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血清Hcy的10μmol/L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A组,n=59)和普通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B组,n=78),并于同期随机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C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Hcy,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炎症细胞因子及斑块稳定性指标,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A、B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C组,且A组明显高于B组(P<0.05)。A、B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人类软骨糖蛋白(HCGP)-3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高于C组,且A组明显高于B组(P<0.05)。A、B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五聚素(PTX)3、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水平明显高于C组,且A组明显高于B组(P<0.05);A、B组baPWV、IMT水平高于C组,且A组高于B组(P<0.05)。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Hcy与炎症因子TNF-α、IL-1β、HCGP-39、hs-CRP呈不同程度正相关性(r=0.724、0.761、0.658、0.635,均P<0.05),与斑块稳定性指标Lp-PLA2、MMP-9、PTX3、FGF23呈不同程度正相关性(r=0.672、0.694、0.729、0.643,均P<0.05),与baPWV、IMT呈正相关性(r=0.795、0.806,均P<0.05)。结论血清Hcy介导了H型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炎症反应和斑块稳定性,早期检测血清Hcy可评估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情严重程度。
欧永强王维箭赵鹏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斑块稳定性
依那普利叶酸片在H型高血压治疗中的比较效果研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重大项目
欧永强王维箭赵鹏林瑞珍麦茂勇韦平陶照礼黄萍黄丽李艳兰罗彬彬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近年来脑卒中引起心脑血管患者的死亡率不断上升,并有大量医学资料证明H型高血压是导致中国卒中高发的重要原因。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5umol/L,卒中风险增加59%;同型半胱氨酸降低3umol/L,可减少...
关键词:
关键词:高血压治疗依那普利叶酸片心脑血管疾病
2004-2014年肺栓塞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分析梧州市2004-2014年住院肺栓塞患者的变化趋势以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以梧州市区4家综合性三级医院选出的住院肺栓塞病例为调查对象,其中将2004-2008年住院肺栓塞的病例作为对照组,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肺栓塞的病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住院比例和病死率以及危险因素.结果 2004-2009年住院病例为257 370例,同期肺栓塞住院病例52例,占总住院病例的0.02%,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病例为367 728例,同期肺栓塞住院病例115例,占总住院病例的0.03%,两组肺栓塞占总住院病例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4-2008年,52例肺栓塞中24例(46.15%)死亡,其中16例(30.7%)死于肺栓塞,其余8例(15.38%)死于其合并症;2009-2014年115例肺栓塞患者中医院内死亡30例(26.08%),23例(20.00%)死于肺栓塞,其余7例(6.08%)死于其合并症.两个时期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9,P〈0.05).选取对照组肺栓塞52例研究危险因素和基础疾病,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或基础疾病有11种,其发生频率以下肢静脉血栓最高,其次为外科术后和长期卧床,再次为恶性肿瘤、吸烟、骨折、高脂血症、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等)和糖尿病等.结论 梧州市住院肺栓塞患者的住院比例和病死率变化趋势没有明显改变,研究其危险因素以便得到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欧永强王维箭潘永昌覃求
关键词:肺栓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