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雅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结肠
  • 3篇结肠炎
  • 3篇溃疡
  • 3篇溃疡性
  • 3篇溃疡性结肠炎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免疫
  • 2篇免疫
  • 2篇溃愈汤
  • 1篇蛋白
  • 1篇阳虚
  • 1篇阳虚型
  • 1篇治疗溃疡性结...
  • 1篇肾阳虚
  • 1篇肾阳虚型
  • 1篇脾肾
  • 1篇脾肾阳虚
  • 1篇脾肾阳虚型
  • 1篇球蛋白
  • 1篇疗效

机构

  • 3篇甘肃中医药大...
  • 2篇甘肃省中医院
  • 2篇甘肃省中医院...

作者

  • 3篇张雅
  • 2篇左进
  • 2篇马英

传媒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3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用隔附子饼灸法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用隔附子饼灸法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甘肃省中医院肛肠科收治的48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48例患者分为柳氮磺吡啶组和隔附子饼灸组,每组各有24例患者。对柳氮磺吡啶组患者使用柳氮磺吡啶片进行治疗,对隔附子饼灸组患者使用隔附子饼灸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疗效、西医疗效、Baron分级及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1)在中医疗效方面,隔附子饼灸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柳氮磺吡啶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on分级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西医疗效方面,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隔附子饼灸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高于柳氮磺吡啶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隔附子饼灸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柳氮磺吡啶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隔附子饼灸法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张雅左进马英
溃愈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氧化指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通过中药组方溃愈汤干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来观察其对大鼠结肠组织的影响,并运用HE染色法、免疫组化、黄嘌呤氢化酶法及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等技术来观察对大鼠镜下组织,血清SIgA、IgG,结肠组织SOD、MDA...
张雅
关键词:溃愈汤SIGAIGGMDA
文献传递
溃愈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为探讨溃愈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溃愈汤水煎液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片口服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血清IgM、IgG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血清IgG含量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结果表明,与单纯柳氮磺吡啶片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相比,溃愈汤治疗效果更显著,其症状、体征的缓解可能与免疫功能调节相关。
张雅马英左进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溃愈汤疗效免疫球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