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柏悦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文化史
  • 2篇史观
  • 2篇史学
  • 2篇文化史观
  • 1篇大学教授
  • 1篇新史学
  • 1篇史学转型
  • 1篇宗教
  • 1篇宗教改革
  • 1篇外交
  • 1篇外交史
  • 1篇美国外交
  • 1篇美国外交史
  • 1篇关系史
  • 1篇国际关系史

机构

  • 5篇西北大学
  • 1篇哈佛大学

作者

  • 5篇柏悦
  • 1篇王新刚
  • 1篇赵娜

传媒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史学月刊
  • 1篇外国问题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3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19世纪下半叶德国文化史编写状况探析被引量:1
2017年
19世纪中叶以来德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实证主义思潮大行其道,史学界则出现了文化史编写热潮。文化史固然补充了传统政治史研究的真空地带,国际史坛上文化史亦状态活跃,但德国文化史编写仍面临重重困境:除自身缺陷之外,还要面对政治史强有力的压制,需要突破德国"历史主义"主导下的学术氛围与政治环境的双重夹击。因此,德国文化史发展的"先天不足"为德国传统史学走向20世纪新史学转型的艰难之路埋下伏笔。
柏悦
关键词:史学转型
“兰普莱希特争论”中的宗教改革史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19世纪末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兰普莱希特认为宗教改革开启了以货币经济为特征的所谓“个体主义时代”,并对兰克史学深受路德教义影响,歌颂精英人物、充斥神秘先验主义色彩等特点进行了批判。这些观点成为19—20世纪之交“兰普莱希特争论”中天主教史学家和兰克学派史学家批判的焦点。虽然兰普莱希特从文化史、经济史等角度分析宗教改革史,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但实质上他笔下的宗教改革史尤其是路德形象依然未能跳脱出新教资产阶级史学的框架。
柏悦
关键词:宗教改革
20世纪初兰普莱希特文化史观的国际传播
柏悦
全球化多元化时代及其国际组织与国际治理
2017年
本文据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入江昭教授2016年10月9日、10日在西北大学两次演讲的内容整理而成。入江昭教授1961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8年当选美国对外关系史学家协会主席,1982年入选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1988年当选美国历史学会主席,1984—1989年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1991年在哈佛大学历史系担任查尔斯沃伦讲座教授,2000年荣获日本天皇颁发的荣誉勋章,2002年担任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入江昭教授以研究美国与东南亚关系史、国际史见长,注重国际关系史中的文化研究取向,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教授称之为"非同寻常的天才史学家",认为其学术贡献不仅在于提出了美国外交史特别是美国与东亚关系史的诸多新解释,更在于推动了美国外交史研究的范式转变。2016年10月8日至11日,入江昭教授在日本中央大学教授、我国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李廷江先生的陪同下应邀专程访问西北大学,期间就近年来研究与思考的问题发表两次演讲,并回答了师生的提问。以下内容根据录音整理而成。
入江昭柏悦赵娜王新刚
关键词:美国外交史国际关系史大学教授
兰普莱希特文化史观的国际传播被引量:2
2023年
德国文化史家卡尔·兰普莱希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写作多部文化史巨著,并提出了一系列文化史观点。兰普莱希特的文化史观在德国学界引发巨大争议,同时,在欧美国家乃至东亚国家广泛传播,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和热议。这一史学现象得益于兰普莱希特文化史观与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的新史学运动之间的同频共振,反映了20世纪初以来日益紧密的史学交往。另一方面,德国以外的学者出于为自身研究需求服务的目的,更多地聚焦于兰普莱希特文化史观中的“新史学”部分,一定程度上对于这种“新史学”的实际价值和意义未予以彻底的剖析,对于他的文化史观中所渗透的德国传统史学的底色也没有察觉,这成为史学传播与交流之中的典型案例。
柏悦
关键词:文化史新史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