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刚

作品数:21 被引量:75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骨折
  • 6篇老年
  • 5篇髋部
  • 5篇老年髋部
  • 4篇手术
  • 4篇股骨
  • 3篇髋骨
  • 3篇髋骨折
  • 3篇关节
  • 2篇诊疗
  • 2篇伤骨科
  • 2篇术后
  • 2篇切开
  • 2篇切开复位
  • 2篇肘关节
  • 2篇肱骨
  • 2篇肱骨髁
  • 2篇肱骨髁间
  • 2篇肱骨髁间骨折
  • 2篇髁间

机构

  • 21篇北京积水潭医...
  • 4篇北京大学
  • 4篇澳大利亚新南...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北京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顺义区...
  • 2篇北京市昌平区...
  • 2篇北京市房山区...
  • 1篇齐齐哈尔市第...

作者

  • 21篇刘刚
  • 13篇吴新宝
  • 10篇李庭
  • 9篇杨明辉
  • 9篇蒋协远
  • 5篇王京
  • 5篇孙旭
  • 5篇公茂琪
  • 5篇孙宁
  • 5篇武勇
  • 5篇朱仕文
  • 4篇田伟
  • 4篇顾航宇
  • 4篇米萌
  • 3篇查晔军
  • 3篇陈辰
  • 2篇文良元
  • 2篇王现海
  • 2篇毛玉江
  • 2篇史宗新

传媒

  • 4篇中华创伤骨科...
  • 3篇中华解剖与临...
  • 2篇中华骨与关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骨科临床与研...

年份

  • 6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线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线夹,包括套筒,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其中: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形状、尺寸相同,且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的第一端均与套筒的外壁相连,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相对设置,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完全贴合在一起,或者第一夹...
费晗李庭孙志坚肖鸿鹄米萌孙旭顾航宇刘刚王京孙宁武勇蒋协远吴新宝田伟
文献传递
一种肩胛骨骨折用固定钢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肩胛骨骨折用固定钢板,包括第一板以及与第一板连接的第二板,其中: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设置有一夹角,所述夹角为钝角,第一板和第二板都是平板,或者第一板为平板而第二板为弧形板;第一板的长度大于第二板的长度,...
李庭费晗黄强李绍良孙志坚肖鸿鹄米萌孙旭刘刚王京蒋协远吴新宝田伟
文献传递
肘关节外科疾病诊疗创新技术的建立及推广应用
蒋协远李庭公茂琪查晔军刘兴华张力丹黄强张玉富陈辰孙伟桐李绍良张健刘刚郭祁李国
该项目属骨外科中肘关节外科疾病的诊疗技术领域。肘关节损伤后易发生僵硬和异位骨化、关节置换的失败率高,导致初次治疗效果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该项目组通过十年潜心研究,获得创新成果如下: 一、率先提出了肘关节僵硬的手术...
关键词:
关键词:手术治疗
北京地区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评估北京地区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症药物(AOM)治疗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收治的髋部脆性骨折患者1963例,总结其人口学特征,并收集患者入院后30、120、365 d的临床资料,AOM治疗及健康基本补充剂使用情况。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OM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1963例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住院时年龄65~102(79.3±7.2)岁,≥80岁患者占56.7%(1113/1963);男性患者占30.8%(604/1963),女性患者占69.2%(1359/1963);股骨颈骨折8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077例,股骨粗隆下骨折40例。综合3个时间点,在髋部骨折后1年内,33.0%(648/1963)的患者接受过AOM治疗,71.0%(1394/1963)的患者使用过健康基本补充剂。入院后30、120、365 d患者AOM治疗率分别为23.0%(451/1963)、17.9%(353/1963)、21.0%(412/1963),健康基本补充剂使用率分别为59.0%(1158/1963)、45.0%(883/1963)、38.0%(746/196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粗比值比(OR)=0.645,95%可信区间(CI)0.495~0.840]、男性(粗OR=0.760,95%CI 0.581~0.996)、共管模式(粗OR=3.025,95%CI 0.973~9.405)、居住地农村(粗OR=0.523,95%CI 0.388~0.704)、AOM服用史(粗OR=7.612,95%CI 2.227~26.020)、既往骨质疏松症史(粗OR=5.065,95%CI 3.149~8.147)、骨质疏松评估(粗OR=1.379,95%CI 1.105~2.451)是AOM治疗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调整后OR=0.618,95%CI 0.488~0.781)、男性(调整后OR=0.716,95%CI 0.565~0.908)、居住地农村(调整后OR=0.492,95%CI 0.375~0.645)是AOM治疗的危险因素;共管模式(调整后OR=2.632,95%CI 1.004~6.897)、AOM服用史(调整后OR=4.870,95%CI 2.080~11.402)、既往骨质疏松症史(调整后OR=4.804,95%CI 3.253~7.096)、骨质疏松评估(调整后OR=1.393,95%CI 1.041~1.862)是AOM治疗的保护�
彭卫东刘刚葛宇峰谭哲伦陈依民高峰张京张馨艺何久盛文良元王现海史宗新胡三保孙凤坡龚子顺孙明曜田懋一朱仕文杨明辉吴新宝
关键词:髋骨折双膦酸盐类
合并脑卒中史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合并脑卒中病史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在老年髋部骨折共管模式下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队列分析。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手术治疗的109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06例,女786例,年龄65~95岁(平均79.6岁)。根据既往是否有脑卒中病史分为脑卒中组155例和非脑卒中组937例。脑卒中组患者发生脑卒中至髋部骨折手术时间均大于30 d。观察指标:(1)分析脑卒中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脑卒中类型、发病史、后遗症发生率、遗留肢体不利情况,以及肢体不利侧与肢体利侧发生骨折的占比)。(2)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骨折侧别、伤前能否户外活动、伤前行走是否需要辅具等临床特征的差异。(3)比较2组患者的入院48 h内手术率、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不同观察时间的死亡率、再手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活动恢复情况、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等结果的差异。结果(1)脑卒中组155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其中,脑梗死141例(91.0%),脑出血14例(9.0%);1次脑卒中发病史148例(95.4%),≥2次发病史7例(4.5%);有脑卒中后遗症60例(38.7%);遗留肢体不利的患者43例(27.7%),其中81.4%(35/43)骨折发生在肢体不利侧,18.6%(8/43)发生在利侧。(2)2组患者的性别、骨折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脑卒中组患者较非脑卒中组患者的中位年龄小(79岁与81岁),脑卒中组患者股骨颈骨折发生率(58.7%,91/155)、辅具帮助行走的比例(43.9%,68/155)及无法户外活动的比例(11.6%,18/155)均较非脑卒中患者高(49.6%,465/937;23.5%,276/937;5.7%,53/9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2组患者的入院48 h内手术率、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再手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院内死亡率及入院后30 d、120 d、1年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
谭哲伦刘刚葛宇峰高峰姚东晨陈依民彭卫东张京张馨艺朱仕文杨明辉吴新宝
关键词:髋骨折脑卒中
骨科机器人辅助股骨近端外展截骨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下股骨近端外展截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20年4月—2021年4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患者8例。8例均为男性,年龄17~52岁(平均34.1岁),均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股骨近端外展截骨DHS固定治疗。患者此次外展截骨DHS固定手术与其初次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间隔时间为4~26个月,平均10.1个月。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Pauwels角及颈干角矫正情况、肢体长度差异及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0~240 min,平均134 min。术中出血量200~750 mL,平均为356 mL。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未见切口及深部感染。本组8例患者术后随访13~23个月,平均18.6个月。末次随访时X线检查均未见明显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塌陷。经股骨近端外展截骨DHS固定手术治疗后,8例患者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处以及小粗隆截骨部位均达到骨折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3.7个月。末次随访时,8例患者颈干角和Pauwels角分别由术前的113.13°±4.64°和67.50°±6.19°改善至140.75°±2.38°和40.50°±2.56°,两侧肢体长度差异由术前的(1.21±0.79)cm减少至(0.36±0.18)cm,Harris评分由术前的66.50(65.00,69.50)分提高至97.00(92.75,99.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87、17.08、3.35,Z=-2.53,P值均<0.05)。结论股骨近端外展截骨结合DHS内固定术,通过矫正颈干角降低骨折端剪切力,可以有效治疗中青年患者股骨颈骨折不愈合;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有助于手术更精准地实施。
刘刚毛玉江杨明辉王军强公茂琪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
一种新型张力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张力计,一种新型张力计,包括底座,滑动装置和弹性件,其中:滑动装置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为工字型结构,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连接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纵梁;滑动装置包括直线轴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各...
李庭费晗孙志坚肖鸿鹄米萌孙旭顾航宇刘刚王京孙宁武勇蒋协远吴新宝田伟
文献传递
《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2022年版)》解读被引量:6
2023年
老年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一种常见且严重类型,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对老年人群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我国老年髋部骨折治疗的现状与国内外的指南和共识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老年髋部骨折的诊疗行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的多学科专家,撰写并发布了《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2022年版)》。本解读旨在对指南的要点进行解读,以期推动指南的广泛传播与实施。
刘刚杨明辉张京吴新宝
关键词:诊疗行为管理指南学科专家致死率
3D打印个体化定制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定制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7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采用3D打印个体化定制钢板固定治疗的5例老年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81、86、77、91、87岁;左侧1例,右侧4例。骨折Vancouver分型:B1型3例,B2型1例,C型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分别为5、6、10、5、7 d。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1∶1模型定制具有大转子钩、环扎线缆通道及类骨小梁微孔结构的个体化钢板、患侧股骨与关节假体,虚拟术中操作并制定手术计划。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住院时间、末次随访时患髋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5例患者术后分别获12、7、10、3、6个月随访。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发生切口浅表及假体深部感染。5例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8、1.7、2.3、2.0、3.3 h,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31、30、38、27、30 cm,术中失血量分别为400、300、300、500、600 mL,住院时间分别为8、9、15、14、11 d。4例患者术中输血,输血量分别为300、900、150、1050 mL。1例患者出院后3个月因心脏疾病而死亡;1例患者出院后3个月因脑梗死出现对侧肢体活动不利,术后7个月因再发脑梗死而死亡。末次随访时3例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86、77、69分。所有患者无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3D打印个体化定制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可获得良好的肢体功能,近期疗效较好。
卑明健赵春鹏刘刚肖鸿鹄顾航宇曹奇勇杨明辉吴新宝
关键词:股骨骨折假体周围骨折
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内固定物的选择被引量:25
2018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最为常见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约占老年髋部骨折的1/2,其中不稳定型骨折占老年髋部骨折的50%。对于稳定型转子问骨折,滑动髋螺钉操作简便,固定坚实可靠,临床效果普遍满意,仍是手术治疗的金标准,髓内钉固定并无明确优势。而当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时,髓内钉因髓内中心固定力臂较短且可早期承受更大负荷,已经广泛用于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问骨折;近10年来,可提供角稳定性和内支架作用的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也逐渐应用于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并取得不错的临床效果。目前关于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如何合理选择固定方式,以加速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等方面的相关文献报道很多,且结论不尽相同一直存在争议,因此手术内固定物的选择和策略也见仁见智。对于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系统在生物力学上具有优势,力臂较短更靠近重心,能更可靠的对抗沿股骨距传导的应力,并可防止股骨干内移,且临床效果相对满意和稳定,术后内植物相关并发症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因放置于股骨外侧导致力臂明显加长,术后早期负重活动存在内固定变形、断裂、骨折移位、髋内翻畸形等风险,存在相对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且手术时间相对较长、组织剥离创伤大,增加术中失血量。因此对于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应主要根据患者的骨折形态类型,并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健康状况、骨质疏松情况及经济状况等,来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更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特点的髓内固定应作为首选,对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需谨慎使用。
刘刚蒋协远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物髓内固定系统生物力学特点髓内钉固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