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强
-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羟氯喹联合半量激素与足量激素治疗IgA肾病的比较
- 2023年
- 目的对比羟氯喹联合半量激素与足量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IgA肾病在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方面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筛选2020年6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基线尿蛋白排泄量>1 g/d、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15 mL/min的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羟氯喹+半量激素(Q+G)组及足量激素(G)组。Q+G组予羟氯喹及泼尼松0.5 mg/(kg·d),G组予泼尼松1 mg/(kg·d),比较2组在治疗2、4、6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的改变值;比较2组6个月内24 h尿蛋白较基线下降>30%的比例、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至1 g以下的比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30%的比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纳入Q+G组49例,G组46例。2组在治疗2、4、6个月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改变值、6个月内24 h尿蛋白较基线下降>30%的比例、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至1 g以下的比例、6个月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30%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Q+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G组(P<0.05)。结论与足量激素治疗相比,羟氯喹联合半量激素治疗尿蛋白持续>1 g/d的IgA肾病患者在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中的效果相近,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 谭嘉臻廖纯兴向冬梅薛志强
- 关键词:羟氯喹糖皮质激素IGA肾病肾功能
- 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1抗原与临床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检测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抗原,并判断该抗原与膜性肾病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我院经肾活检证实的IMN 63例,排除继发性膜性肾病。使用新鲜冰冻组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IMN肾组织PLA2R1抗原。结果在63例IMN中,48例肾组织发现PLA2R1抗原沉积,阳性率为76.19%。PLA2R1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细颗粒状沉积。肾组织PLA2R1抗原阳性者与阴性者对比有较高的血肌酐、较高的24h尿蛋白,较低的血清白蛋白(P<0.05)。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组织PLA2R1抗原阳性率较高。对于该抗原阴性患者应积极寻找是否存在继发因素,以排除继发性膜性肾病。该抗原与临床严重性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及加强对该抗原阳性病例的随访。
- 李友河薛志强彭翔艾华何清桃李小芽
-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间接免疫荧光法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1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将2020年7月至2020年11月在珠三角不同地区的6个透析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RLS研究组织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RLS组和非RLS组。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临床基线数据、原发病及药物治疗情况等。结果:本研究共入组了527例患者,其中男性54.6%,中位年龄57.0(47.0,67.0)岁。RLS患者38例(7.2%),其中男性57.9%,中位年龄54.0(45.0,61.0)岁。与非RLS组相比,RLS组患者血磷(P=0.005)和透析前尿素氮(P=0.008)水平明显升高,以高血压肾损害为原发病的比例(P=0.005)及镇静安眠类药物的服用比例高(P=0.00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磷(P=0.013)和高血压肾损害(P=0.008)是MHD患者RL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LS是MHD患者的重要并发症,高血磷水平及高血压肾损害可能促进其RLS发生。
- 张蓝月田秀珣雷艳王晓华刘洋吴建华李金红薛志强谢敏妍胡明亮段文娟郑智华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不宁腿综合征血磷高血压肾损害
- 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成功率及手术后1年内通畅率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2
- 2021年
- 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1])。由于血流动力学发生明显改变,以及反复穿刺操作、压迫等影响,AVF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狭窄,导致AVF功能丧失。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是近年来被应用于临床治疗血管狭窄的一种新技术,逐渐成为AVF狭窄的一线治疗方法。本文旨在分析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AVF狭窄的成功率及1年内通畅率的影响因素。
- 谭嘉臻薛志强曾石养孔媛媛罗成建
- 关键词:自体动静脉内瘘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通畅率血管狭窄
- 华法林抗凝治疗在预防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通过小剂量华法林的早期抗凝干预,观察能否降低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5月在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肾内科首次行自体AVF造瘘且术后在本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规范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检测INR、内瘘吻合口静脉管径、透析时血流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内瘘开始使用1月后两组内瘘吻合口静脉管径无明显差异(P>0.05),使用3月后两组内瘘吻合口静脉管径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内瘘使用1月和3月时的透析流量无明显差异(P>0.05);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3月时两组出现内瘘早期失功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华法林的早期抗凝干预可降低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发生率,可减缓内瘘吻合口静脉管径的狭窄进程。
- 孔媛媛薛志强王珊蒋重和曾石养
- 关键词:华法林抗凝动静脉内瘘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与心脏结构、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8月期间佛冈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7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QTd将患者分为QTd<63 ms组(n=35)和QTd≥63 ms组(n=35)。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早期及晚期最大血流速度的比值(E/A)。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QTd≥63 ms组患者的LVMI、LVEDD分别为(155.2±27.4)g/m^2、(53.3±5.5)mm,明显高于QTd<63 ms组的(132.6±25.2)g/m^2、(47.9±6.1)mm,LVEF、E/A分别为(51.3±6.2)%、(1.08±0.21),明显低于QTd<63 ms组的(56.8±5.7)%、(1.24±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的12个月内,QTd≥63 ms组患者的住院率为37.14%,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8.57%,明显高于QTd<63 ms组的14.29%和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Td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MHD患者心脏结构、功能的变化,对左心室肥厚和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其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关系密切。
- 李友河彭翔薛志强曾石养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QT间期离散度心血管事件心脏超声
- 上肢移植物动静脉内瘘术后初级通畅时间及短期通畅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影响上肢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术后初级通畅时间及短期通畅率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在广州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肾内科建立上肢AVG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Cox风险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影响AVG术后初期通畅时间及术后1年初级通畅率的可能因素。结果共纳入163例符合筛选要求的患者,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AVG术后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分别为93.9%、90.2%、81.6%。以肱动脉及贵要静脉为吻合血管建立AVG与以肱动脉及肘正中静脉为吻合血管建立AVG相比,其发生功能障碍的风险更高(Log-rank检验χ^(2)=8.302,P=0.004);有同侧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闭塞史的患者发生AVG功能障碍的风险高于无AVF闭塞史的患者(Log-rank检验χ^(2)=6.387,P=0.011);维持性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发生AVG功能障碍的风险低于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Log-rank检验χ^(2)=4.952,P=0.026)。单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比积(HR=0.022,95%CI 0.000~1.298,P=0.066)、C反应蛋白(HR=1.010,95%CI 1.003~1.017,P=0.004)是影响AVG初级通畅时间的可能因素。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显示同侧AVF闭塞史(HR=1.913,95%CI 1.071~3.419,P=0.028)、C反应蛋白(HR=1.008,95%CI 1.002~1.015,P=0.012)是影响AVG初级通畅时间的独立风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肱动脉内径(OR=3.721,95%CI 1.552~8.922,P=0.003)、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OR=7.438,95%CI 1.367~40.470,P<0.020)、有同侧AVF闭塞史(OR=0.061,95%CI 0.015~0.246,P<0.001)、以肱动脉-贵要静脉为吻合血管(OR=0.205,95%CI 0.060~0.696,P=0.011)、C反应蛋白水平(OR=0.970,95%CI 0.949~0.990,P=0.004)是影响AVG术后1年初级通畅率的独立因素。结论同侧AVF闭塞史是AVG术后初级通畅时间及短期通畅率的独立风险因素,较高�
- 薛志强谭嘉臻孔媛媛向冬梅
- 关键词:移植物动静脉内瘘通畅率影响因素
- 首次血液透析血管通路选择方式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022年
- 目的:了解首次血液透析(HD)患者血管通路选择方式的现状,分析影响其血管通路选择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某院行血液净化治疗的82例首次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HD患者血管通路选择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82例HD患者中以中心静脉导管(CVC)为血管通路共50例(包括40例无隧道无涤纶套透析导管,10例带隧道带涤纶套透析导管)占60.97%,以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为血管通路共32例占39.02%。将两组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教育程度、有无肾脏专科随访、付费方式、对血管通路的认知、医生建议建瘘到开始透析的间期及诊断出肾病到开始透析的间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对血管通路的认知、付费方式、有无肾脏专科随访及医生建议建瘘到开始透析的间期是影响HD患者血管通路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HD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方式为CVC,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对血管通路的认知、付费方式、有无肾脏专科随访及医生建议建瘘到开始透析的间期是患者不选择AVF的独立影响因素。
- 孔媛媛薛志强蔡小卉曾石养欧玉珍
- 关键词:首次血液透析影响因素中心静脉导管动静脉内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