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强
- 作品数:30 被引量:247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昌市科技局重点资助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述评被引量:5
- 2010年
- 从证候概念、证候命名、证候分类以及证候诊断标准等多方面概述了近年来中医证候规范化的研究工作,总结了阶段性成果和宝贵的经验。同时提出了面临的许多问题,认为未来需要继续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科学化和国际化。
- 丁成华冯磊程绍民方芳石强方华珍兰佳陈琴
- 关键词:证候
- 旴江脉学的成就与特色被引量:5
- 2015年
- 旴江医学非常重视脉诊,在脉学方面有鲜明的成就与特色。在脉诊的规范操作、脉象的特征体系、脉诊疑难问题的解决、脉诊应用的推广等方面均有卓越的贡献。
- 黄利兴刘英锋石强
- 关键词:脉诊
- 论“半表半里”的意义改换与应用范围被引量:7
- 2021年
- “半表半里”一说在始创者成无己著作中的原意为“必有表复有里”“半在里半在外”的省文,意为疾病同时侵犯人体表里2个层次。而在其著作中的其他地方则改换为表示疾病(大多为少阳病)侵犯人体的单一层次(部位),其后至今大多数人谈到“半表半里”的意思一般均为后者。这样的意义改换有违张仲景本义,易造成概念混乱且不利于指导临床用药,故当代多有《伤寒论》研究者对其提出质疑。并认为半表半里作为专业术语,突出少阳病在临床中多为表证、里证相兼,半表半里用于描述少阳三焦腑在人体中居于体表组织之里、其他脏腑之外的解剖部位,这样少阳病相关理论的严谨性更为凸显,少阳病诊疗更准确、规范,从而提高疗效。
- 孙寅翔石强
- 关键词:半表半里
- 姚芷龄巧用八珍汤治产后头痛经验被引量:2
- 2019年
- 姚芷龄对产后头痛有独到的认识,其辨证运用八珍汤加减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笔者现将其临床辨治经验进行总结。
- 张君王建权石强
- 关键词:产后头痛气血亏虚八珍汤
- 秋冬季传统食养指导
- 2024年
-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与《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大力发展传统食养服务,充分发挥我国传统食养在现代营养学中的作用,引导国民养成符合我国不同地区饮食特点的食养习惯。传统食养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是我国饮食及中医药文化的璀璨瑰宝之一,在疾病的预防、治疗以及养生延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指导和规范食养应用和推广,需制订中医药特色食养指南。立足于中医药理论与实践,辨证施食,因地制宜,结合现代营养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制订了该指南。该指南基于中医药理论与实践,针对不同体质人群,按照辨证食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扶正、纠偏,荤素搭配,四气五味合和的原则,推荐相适应食材(包括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以其推动传统食养的普及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的营养健康模式贡献中医药力量。
- 李洪梅朱卫丰朱卫丰陈晓凡石强王飞刘志勇李英帅李玲孺刘良徛蒋小敏伍建光杨锐王宜王宜刘红宁刘红宁王琦王永炎
- 关键词:中医药理论中医体质药食两用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机与证候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10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机与证候分布规律,为本病证候规范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近10年来以中医药为主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文献进行整理,并运用SPSS 12.0软件对该病的病机与证候分布规律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归纳。结果:122篇文献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以脾胃虚弱所占比例最大,其次分别为肝郁、湿热、阴虚与血瘀等;症状频次较高的有胃脘隐痛、大便稀或溏、胃脘胀满、胃脘灼痛等,胃脘胀痛、胸胁胀痛、食欲减退、胃脘刺痛、泛酸、恶心呕吐、神疲乏力等次之。证候出现频率大小依次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结论: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机与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为本病的证候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 丁成华李晶晶方芳冯磊程绍民石强郑绍勇兰佳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症状证候分布规律
- 加味温胆汤抗大鼠营养性肥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研究加味温胆汤对大鼠营养性肥胖的影响,间接阐明中医"痰"与西医"脂肪"之间的相关性,为该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营养性肥胖模型,将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千姿美组、曲美组和加味温胆汤高、中、低3个剂量组。除空白组外(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动物均喂饲高脂饲料,连续5周,正常饮水。各组动物按不同的方法饲养5周后,将各高脂饲料组动物打乱重新分组,每组14只,雌雄各7只。分组后,口服给予相应的药物:千姿美0.22g·kg-1,曲美1.38mg·kg-1,加味温胆汤高、中、低3个剂量组分别为15.0、7.5、3.75g·kg-1,空白组和模型组分别给同体积的水,并记录各组动物每天的进食量,连续5周。各组动物末次给药后,检测血清TC、TG、LDL-C、HDL-C的含量;计算Lee’s指数、脂肪指数、全视野中的脂肪细胞个数,并用测微器测量脂肪细胞的大小。结果:加味温胆汤口服给药,可明显减轻高脂饲料引起的营养性肥胖模型大鼠的体重,降低血清TC、TG、LDL的含量,血清HDL含量明显升高,显著降低大鼠脂肪指数,增加全视野的脂肪细胞数量,缩小脂肪细胞体积。结论:该药具有对抗高脂饲料所致的营养性肥胖的发生。
- 姚凤云石强王炳志左月明孙有智
- 关键词:加味温胆汤营养性肥胖
- 浅议基础医学课程的课堂导入设计被引量:4
- 2017年
- 课堂导入,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一个好的课堂导入不但可以迅速规复课堂秩序,吸引学生注意,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听课效率[1-2]。反之。
- 孙有智赵益翁美芝马广强石强程昊
- 关键词:基础医学课程课堂导入教学设计
- 石强教授用虫类药辨治肺系疾病数据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石强教授用虫类药辨治肺系疾病的经验。方法:搜集石强教授用虫类药治疗肺系疾病的医案,将医案中的四诊信息、证候结论、虫类药名称等进行规范化处理,运用Microsoft Excel 2021进行频数统计、SAS 9.4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Cytoscape 3.8.0构建“虫类药-虫类药”关联规则网络图。结果:共收集有效医案292份,涉及虫类药24种。频数统计显示四诊信息以咳嗽为主;肺系疾病病因以热邪最高、病位以太阴为主、病机以郁为多;高频虫类药为蝉蜕、乌梢蛇、蕲蛇等,虫类药四气以寒为主,五味以甘、咸为多,归经主入肝经,毒性虫类药仅有4味。关联分析得出四诊信息与肺系疾病病因、病位、病机,虫类药与肺系疾病病因、病位、病机,以及虫类药之间的关联关系。结论:虫类药在治疗肺系疾病中可发挥疏外风、祛伏风、和肝脾、调升降和搜剔通络五大功效。蝉蜕可治疗肺系疾病所表现出的咽痒咳、鼻痒、流清涕、喷嚏、苔薄、两寸浮等外风症状及体征;乌梢蛇、蜂房、全蝎、蜈蚣、蕲蛇等可治肺系疾病所表现出的天突痒咳、越咳越痒、鼻根两侧青、夜寐动惕、脉浮弦等伏风症状及体征;蝉蜕、乌梢蛇、蕲蛇、蜂房等可治肺系疾病所表现出的便前腹痛、大便溏、流涎、夜寐俯卧、苔滑等肝脾不调症状及体征;蝉蜕配乌梢蛇、蝉蜕配蕲蛇等虫类药药对可治疗肺系疾病所表现出的连声咳、气上冲咳、运动后咳、苔白底浮黄、脉弦涩等升降失常症状及体征;地龙可用于治疗肺系疾病所表现出的气憋、舌下络脉紫暗等久病入络症状及体征。
- 欧阳昕石强
- 关键词:虫类药肺系疾病数据挖掘
- 石强运用小柴胡汤验案
- 2016年
- 石强副教授在临床中灵活运用小柴胡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甚佳。其认为小柴胡汤即能和解少阳、解表之风寒,又能扶正补虚,还能调理少阳气机、运转表里、斡旋升降、布达气血,使阴阳自调而病愈。
- 魏志霖石强
- 关键词:小柴胡汤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