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爱萍

作品数:12 被引量:105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优秀青年人才基金计划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心肌
  • 5篇预后
  • 4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3篇重症
  • 3篇重症患者
  • 2篇心肌炎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通路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缺血再灌注损...
  • 2篇胃肠
  • 2篇胃肠损伤
  • 2篇临床预后
  • 2篇肌炎
  • 2篇灌注损伤

机构

  • 12篇浙江省人民医...
  • 2篇杭州市第一人...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省台州医...
  • 2篇丽水市中心医...
  • 2篇绍兴市人民医...
  • 2篇湖州市中心医...
  • 2篇华市人民医院

作者

  • 12篇吴爱萍
  • 9篇孙仁华
  • 6篇倪银
  • 5篇呼邦传
  • 5篇韩芳
  • 3篇刘景全
  • 3篇张美齐
  • 3篇陈敏华
  • 2篇王金柱
  • 2篇陈环
  • 2篇林荣海
  • 2篇洪军
  • 2篇刘长文
  • 2篇谢波
  • 2篇徐良
  • 2篇沈晔
  • 2篇葛国平
  • 2篇应利君
  • 2篇涂建锋
  • 2篇吴伟东

传媒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卡尼汀联合比索洛尔对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心肺复苏后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对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心肺复苏后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空白对照组为假手术组(SHAM组),电生理刺激建立心肺复苏模型(CR组),心肺复苏模型建立后给予注射左卡尼汀组(L组),比索洛尔治疗(B组),以及联合用药组(LB组).复苏成功后24 h后HE染色检测心肌损伤指标,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检测内质网应激关键因子GRP78等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其余4组均发生心肌病理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32.5%±3.8%)、(52.1%±4.2%)、(47.1%±5.8%)、(42.1%±4.6%)比(0.4%±0.0%)](P<0.05),内质网关键因子蛋白表达升高(P<0.05);LB以及B组内质网因子蛋白表达下降,心肌损伤程度较CR组减轻,其中LB组最明显,LB组凋亡指数(32.5%±3.8%),(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比索洛尔可以通过抑制心肌内质网应激反应,减轻心肺复苏后的心肌损伤.
张美齐吴爱萍沈晔陈环涂建锋翟昌林
关键词:心肺复苏术内质网应激
丹参酮ⅡA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探讨其与JAK2/STAT3途径相关机制,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分为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丹参酮ⅡA处理组,...
张美齐吴爱萍孙仁华陈环沈晔涂建锋
影响脓毒症预后因素的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应用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因素并构建判断脓毒症患者死亡危险的函数模型。方法选取在ICU住院治疗的384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入院时临床指标及住院28d的临床结局,应用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因素并构建其函数模型。结果 384例患者住院28d时病死率61.98%(238/384)。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脓毒症预后的危险因素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评分)、急性肾损伤(AKI)、HDL-C、血尿素氮(BUN)、血钙(Ca^(2+))、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和PLT及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等32个临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发现肠道术后[相对危险度(RR)=6.371,95%CI:4.266~8.766,P<0.01]、APACHEII评分[RR=1.249,95%CI:1.175~1.328,P<0.01]、血糖[RR=1.008,95%CI:1.045~1.133,P<0.01]、HDL-C[RR=0.683,95%CI:0.418~0.824,P<0.01]、BUN[RR=1.068,95%CI:1.009~1.130,P<0.05]、Ca^(2+)[RR=0.274,95%CI:0.141~0.533,P<0.01]、LY[RR=0.322,95%CI:0.210~0.495,P<0.01]、PLT[RR=0.996,95%CI:0.992~1.000,P<0.05]和SOFA评分[RR=0.894,95%CI:0.795~1.043,P<0.01]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拟合判断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函数模型,即h(t,X)=h0(t)exp(预后指数=6.371X_1+1.249X_2+1.088X_3-0.683X_4+1.068X_5-0.274X_6+0.322X_7+0.996X_8+0.894X_9)。结论肠道术后、APACHEⅡ评分、空腹血糖、HDL-C、BUN、Ca^(2+)、LY、PLT和SOFA评分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倪银叶珺王金柱韩芳吴爱萍孙仁华
关键词:脓毒症预后COX回归
ICU内喂养不耐受与重症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研究: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被引量:33
2017年
目的观察入住ICU重症患者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的发生率,并进一步探讨入ICU喂养不耐受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3月至2014年8月在浙江省14个综合ICU内连续招募预期入住ICU超过24h的患者,前瞻性采集患者临床、实验室和生存数据,患者入ICU后第1周每日进行胃肠道症状、肠内喂养状况以及合并器官功能障碍评估,采用AbViser系统测定腹腔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s,IAP),评估患者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分级。结果在550例入选患者中,418例患者完成了入ICU7天内胃肠功能及肠内喂养评估,年龄和APACHE11评分分别为(65.1±18.3)岁和(19.4±6.51),355例(84.9%)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其中,入ICU平均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为(30.8±26.2)h,人ICU第3、7天FI发生率分别为39.2%和25.4%。与入ICU7d FI患者相比,喂养耐受患者机械通气撤机(21.3% vs.5.7%,P=0.003)和血管活性药物撤离(45.5% vs.20.0%,P=0.037)比例显著增加,而其28d病死率(24.4% vs.38.7%,P=0.004)和60d病死率(29.6% vs.44.3%,P=0.005)显著降低。在2个不同的Cox回归模型中,分别校正年龄、性别、不同研究中心、血肌酐和乳酸、入ICU第1天AGI分级、以及合并基础疾病等临床危险因素,入ICU7dFI(χ2≥7.24,P≤0.007)均是预测重症患者60d死亡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校正SOFA评分,入ICU7dFI(HR=1.71,95%CI:1.18~2.49;P=0.006)和入ICU第1天AGI分级(HR=1.33,95%C/:1.07—1.65;P=0.009)能提供独立预测其60天死亡价值。结论重症患者入ICU7d FI发生率较高,与其不良预后显著相关;此外,本研究进一步提供证据支持胃肠功能障碍能增加SOFA评分对重症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呼邦传孙仁华吴爱萍倪银刘景全应利君徐秋萍葛国平施云超刘长文许磊林荣海江荣林陆军朱寅南吴伟东丁学军谢波
关键词:重症患者喂养不耐受SOFA评分预后
急性胃肠损伤分级系统对重症患者适应性及临床预后的评估被引量:30
2017年
目的观察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系统在重症医学科(ICU)患者中临床应用可行性和AGI严重程度对临床预后的评估意义。方法2014年3至8月在浙江省14个综合医院ICU内连续招募550例预期入住ICU〉24h的患者,前瞻性采集患者临床、实验室和生存数据,患者入ICU后第1周每日进行胃肠道症状、肠内喂养状况以及合并器官功能障碍评估,采用AbViser系统测定腹腔内压(IAP),综合评估患者AGl分级。结果入选患者平均年龄为(64.9±17.2)岁;APACHEⅡ评分为(19.5±7.4)分,456例(82.9%)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470例患者发生AGI,其中,人ICU第1天AGI分级分别为50。6%(I级,n=238),34.2%(Ⅱ级,n=161),12.4%(Ⅲ级,n=58)和2.8%(Ⅳ级,n=13),而综合患者ICU7d内最高AGI分级分别为24.5%(I级,n=115),49.4%(Ⅱ级,n=232),20.6%(Ⅲ级,n=97)和5.5%(Ⅳ级,n=26);28d和60d病死率分别为29.3%和32.5%。与非AGI患者相比,AGI患者28d(31.1%比18.8%,P=0.025)和60d病死率(34.7%比20.0%,P=0.01)显著增加,AGl分级严重程度与患者28d和60d病死风险增加呈显著正相关。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示:年龄、入ICU内科来源、脓毒症、2型糖尿病、冠心病,缩血管药物使用、血乳酸和肌酐、接受机械通气、入ICU综合AGI分级和APACHEⅡ评分与60d病死预后显著相关(P≤0.0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示:ICU内科来源(x2=4.34,P=0.04)、2型糖尿病(x2=3.96,P=0.015)、血管活性药物使用(x2=6.55,P=0.01)、血乳酸(x2=4.73,P=0.03)、入ICU综合AGI分级(x2=7.10,P=0.008)和APACHEII评分(x2=12.1,P〈0.001)是预测重症患者60d病死独立危险因素。此外,402例7d存活患者亚组分析显示:在入ICU第1天AGI分级和临床因素预测死亡的基础上,7d喂养不耐受能提供�
呼邦传孙仁华吴爱萍倪银刘景全应利君徐秋萍葛国平施云超刘长文许磊林荣海江荣林陆军朱寅南吴伟东丁学军谢波
关键词:危重病胃肠疾病肠营养
ECMO联合CVVH替代治疗爆发性心肌炎1例
患者,男,学生,20岁,因"咳嗽发热3天,伴气促加重1天"于2012年5月27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畏寒,最高体温38.5℃,无明显咳嗽、咳痰,无头痛头晕,自服"泰诺、阿莫西林"等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
孙仁华呼邦传陈敏华洪军徐良李恒杰吴爱萍
文献传递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早期肠内喂养对临床预后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重症患者早期开始肠内营养耐受性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连续招募预期在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时间超过48 h,且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重症患者。前瞻性采集患者临床、实验室和生存数据,并评估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分级。患者接受血管活性药物支持,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平均动脉压≥65 mmHg)6 h后开始尝试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并按照EN开始时机分为3组:早期EN组(EN开始<48 h)、晚期EN组(EN开始≥48 h)和7 d未喂养组。结果201例患者入选,平均年龄和APACHEⅡ评分分别为(65.3±16.4)岁和(22.4±6.85)岁;其中,191例(95.0%)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早期EN组与晚期EN组患者胃储留、腹泻和消化道出血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7 d未喂养组患者胃储留发生率较少(16.7%vs.33.3%,P=0.05),但消化道出血风险增加(47.2%vs.26.1%,P=0.02)。与晚期EN组和7 d未喂养组相比,早期EN组患者28 d(30.4%vs.47.9%vs..55.6%,P=0.01)和60 d病死率(38.0%vs.53.4%vs 63.9%,P=0.017)显著降低。进一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EN喂养时机(早期vs晚期:χ2≥5.83,P≤0.03;早期vs 7 d未喂养:χ2≥7.90,P<0.01)、血肌酐(χ2≥5.06,P≤0.02)、白蛋白水平(χ2≥6.41,P<0.05)、AGI分级(χ2≥8.15,P<0.01)和APACHEⅡ评分(χ2≥9.62,P≤0.001)分别是预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重症患者28 d和6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接受稳定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重症患者可耐受早期EN,且早期启动EN与其28 d和60 d病死率减少显著相关。
呼邦传吴爱萍倪银刘景全陈敏华杨向红孙仁华
关键词:重症患者肠内喂养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预后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及生大黄的疗效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及生大黄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A)、治疗组(B)和对照组(C)三组,每组20只。模型组腹膜内注射脂多糖5 mg/kg诱导建立AKI模型,治疗组在腹膜内注射脂多糖即刻胃管内注入生大黄粉溶液,对照组腹膜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三组大鼠分别在处理前即刻(基础值,0 h),处理后1、6、24 h测定尿Netrin-1及尿KIM-1含量,同时采集血样测定肌酐含量。结果大鼠注射脂多糖6 h后,血清肌酐及尿KIM-1水平开始明显上升,注射后1 h尿Netrin-1即有明显上升,6 h达到峰值,24 h左右逐渐下降;生大黄治疗组大鼠各时间点血清肌酐、尿Netrin-1及尿KIM-1上升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尿Netrin-1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有早期诊断作用,生大黄可降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大鼠Scr、尿Netrin-1及尿KIM-1水平,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韩芳吴爱萍孙仁华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脓毒症生大黄NETRIN-1
丹参酮ⅡA对H9c2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信号传导通路。方法通过建立H9c2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加入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采用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另外分为丹参酮ⅡA组、AG490组、丹参酮ⅡA及AG490组,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 CCK-8检测显示模型组细胞存活率为78.90%±5.16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酮ⅡA 2.5μM组细胞存活率为85.76%±6.101%,与模型组比较,P>0.05;丹参酮ⅡA 10μM组细胞存活率为90.62%±2.321%,与模型组比较,P<0.05;丹参酮ⅡA 40μM组细胞存活率为86.38%±4.712%,与模型组比,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加入丹参酮ⅡA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数减少;丹参酮ⅡA组P-JAK2、P-STAT3蛋白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上升,而AG490组的P-JAK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结论丹参酮ⅡA可改善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其保护机制可能与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吴爱萍张美齐韩芳孙仁华
关键词:H9C2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JAK2/STAT3信号通路
休克指数与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休克指数(SI)与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31日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127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28d转归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液体复苏3h的乳酸清除率(LCR)以及入院时休克指数(SI1)和液体复苏3h休克指数(SI2)的差异;分析SI与APACHEⅡ、SOFA和LCR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SI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27例患者中生存组52例(占40.9%),死亡组75例(占59.1%)。死亡组患者SI1、SI2、APACHEⅡ及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生存组[SI1:1.62±0.46比1.35±0.32,SI2:1.36±0.24比0.93±0.15,APACHEⅡ(分):17.5±4.0比13.6±3.5,SOFA(分):9.5±2.3比6.3±1.5],LCR明显低于生存组[(14.4±5.2)%比(28.6±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SI1与APACHEⅡ(r=0.458,P=0.000)和SOFA(r=0.535,P=0.000)呈明显正相关,SI2与APACHEⅡ(r=0.624,P=0.000)和SOFA(r=0.656,P=0.000)也呈明显正相关,而SI1、SI2与LCR均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348、-0.435,均P=0.000),可以显示SI2与APACHEⅡ、SOFA和LCR的相关性更好。ROC曲线分析显示,SI1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0[95%可信区间(95%CI)=0.620~0.831,P<0.05],当SI1=1.68时,其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5%、65.6%、0.451、0.759和0.636;SI2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AUC为0.826(95%CI=0.739~0.826,P<0.05),当SI2=1.37时,其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87.6%、0.733、0.893和0.902。结论与SI1相比,SI2与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更好的相关性,且对患者预后预测的价值更大。
吴爱萍王金柱韩芳倪银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休克指数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