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
- 作品数:4 被引量:4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miR-21-3p、miR-22-3p与并发肺损伤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外周血miR-21-3p、miR-22-3p与并发肺损伤(AL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124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ALI分为单纯SAP组(78例)、SAP合并ALI组(46例);另选择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实时荧光反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miR-21-3p、miR-22-3p表达,收集SAP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单纯SAP组、SAP合并ALI组患者外周血miR-21-3p、miR-22-3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P合并ALI组高于单纯SAP组(P<0.05)。不同CT分级、伴有胸水与否、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患者外周血miR-21-3p、miR-22-3p水平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CT分级为E级、合并胸水、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外周血miR-21-3p、miR-22-3p水平高于CT分级为D级、无胸水、APACHEⅡ评分<15分的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分级、胸水、外周血miR-21-3p、miR-22-3p表达水平与SAP患者并发ALI相关(P<0.05)。外周血miR-21-3p、miR-22-3p诊断ALI曲线下面积(AUC)为0.770、0.812,当截点值为2.668、1.815时,约登指数最大;两者联合诊断AUC为0.869。结论SAP患者外周血miR-21-3p、miR-22-3p与ALI并发密切相关,临床可检测其水平明确SAP程度及是否发生ALI,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沈琪琦童小文王伟吴洪
- 关键词:肺损伤微小RNA
- 丁苯酞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9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脑苷肌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予丁苯酞联合脑苷肌肽治疗),共14 d。两组基础用药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量(ADL)评分,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和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丁苯酞联合脑苷肌肽能更好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提高VEGF水平。
- 沈琪琦张之龄吴洪徐兵朱健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自1988年到2010年期间脑卒中住院患者基线资料变化规律
- 目的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代表,探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自1988年到2010年期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线资料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制定相应的脑卒中综合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1...
- 刘建仁吴洪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
-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自1988年到2010年期间脑卒中住院患者基线资料变化规律
- 目的 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代表,探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自1988年到2010年期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线资料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制定相应的脑卒中综合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 刘建仁吴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