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猛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接收机
  • 2篇导航
  • 2篇GNSS
  • 1篇导航卫星
  • 1篇导航卫星系统
  • 1篇地球同步
  • 1篇地球同步轨道
  • 1篇多径
  • 1篇信号
  • 1篇月球
  • 1篇探月
  • 1篇全球导航卫星...
  • 1篇自主导航
  • 1篇卫星
  • 1篇卫星系统
  • 1篇灵敏度
  • 1篇敏度
  • 1篇接收机技术
  • 1篇抗多径
  • 1篇可行性

机构

  • 4篇北京卫星信息...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4篇王猛
  • 2篇刘蕾
  • 1篇车欢
  • 1篇董启甲
  • 1篇汤丁诚
  • 1篇杨小江
  • 1篇王盾
  • 1篇俞能杰
  • 1篇张骞
  • 1篇高阳

传媒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遥测遥控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BOC信号双重估计技术的抗多径方法被引量:1
2018年
双重估计技术DET采用延时锁定环DLL和副载波跟踪环SLL分别对BOC信号的伪码分量和副载波分量进行跟踪,具有良好的无模糊跟踪特性。但是,多径信号可以通过SLL环路和DLL环路影响BOC信号的跟踪精度。提出一种针对BOC信号双重估计技术的抗多径方法,通过采用阶状码波形设计DET双环交互互相关函数来提升DET的多径抑制能力,并通过在DLL中采用设计灵活、抗多径性能优越的CCRW多径抑制技术来减弱多径信号对DET跟踪精度的间接影响。方法不仅可以直接减弱DLL环路中多径信号的影响,还可以通过改变本地伪码信号的构成抑制多径信号的干扰。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方法相比常规DET能有效减小多径误差包络面积。
俞能杰阮建涛李东俊董启甲王猛王盾
关键词:BOC信号
基于高轨航天器的GNSS接收机技术被引量:10
2017年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应用于高轨航天器时,因轨道高于导航卫星,可见星数量急剧减少,空间信号功率微弱,信号的快速捕获和跟踪十分困难。文章对高轨地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GEO)接收技术进行了研究。以中国实践十七号卫星为研究对象,采用官方正式发布的发射天线方向图对GEO下GNSS信号特征及可用性开展研究分析,并针对高轨道航天器GNSS信号微弱的特点,采用长时间积分处理的梳状滤波方法、差分相干累加比特同步算法和基于动力学模型补偿的扩展卡尔曼滤波自主定轨算法设计GNSS接收机,并在半物理仿真平台进行了测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GNSS接收机捕获灵敏度优于-173dBW,跟踪灵敏度优于-175dBW,定轨位置精度优于50m,速度精度优于0.01m/s。
高阳王猛刘蕾车欢张骞
关键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地球同步轨道高灵敏度接收机
月球航天器GNSS自主导航可行性分析及设计
近年来,随着GNSS在高轨道应用验证和推广,利用GNSS进行月球航天器自主导航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实时的、准确的获得月球航天器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非常重要。目前,针对月球航天器的导航手段主要有天文导航、甚长基线干涉...
王猛刘蕾汤丁诚杨小江
关键词:GNSSGNSS接收机
文献传递
GPS接收机在探月高速再入返回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在我国探月工程3期高速再入返回飞行任务中,惯性导航单元(IMU)为主要的导航敏感器.针对惯性器件误差累积特性引起测量误差恶化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速再入返回场景、轻小型化、快速定位的GPS接收机,可与IMU数据融合实现轨道误差修正.飞行验证结果表明:GPS接收机在轨道高度4 911.3km处实现首次定位,飞行过程中有效定位时间达16min,两次穿越大气层中"黑障"区域.精度评估结果表明,GPS接收机位置均方根误差为3.67m:速度均方根误差为0.19m/s.该GPS接收机满足探月高速再入返回飞行任务要求,也可应用于中低轨道微小卫星和深空再入返回航天器.
王猛周波刘迎娜
关键词:GPS接收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