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宇为

作品数:27 被引量:97H指数:7
供职机构:汉中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7篇外科
  • 6篇脑损伤
  • 5篇神经外科
  • 5篇颅脑
  • 4篇动脉瘤
  • 4篇术后
  • 4篇颅脑损伤
  • 4篇出血
  • 3篇动脉
  • 3篇血清
  • 3篇引流
  • 3篇伤患者
  • 3篇外伤
  • 3篇外伤性
  • 3篇颅脑损伤患者
  • 3篇脑损伤患者
  • 2篇导流管
  • 2篇血清内皮素
  • 2篇血栓
  • 2篇血栓素

机构

  • 21篇汉中市中心医...
  • 4篇桂林医学院附...
  • 2篇桂林医学院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27篇董宇为
  • 10篇魏小兵
  • 10篇黄喆
  • 6篇冯波
  • 6篇张玲
  • 5篇夏学巍
  • 5篇李国强
  • 3篇孙立鹏
  • 2篇王文波
  • 2篇杜贻庆
  • 2篇郭世文
  • 2篇阳永东
  • 2篇赵小莹
  • 2篇毕锋
  • 2篇王晓亮
  • 1篇崔德华
  • 1篇周亮
  • 1篇王喆
  • 1篇郭青
  • 1篇杜怡庆

传媒

  • 2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陕西中医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CT和M...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疗重症监护带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防护领域,尤其涉及医疗重症监护带。监护带能够将人体固定在床上防止人乱动掉下来,所述的监护带两侧能够固定在床的边沿;随后的方案为如下任意之一:A.所述的监护带包含中部的长条形的带体,该带体为主带(1),主...
张玲董宇为吴雪李惊涛张有文
文献传递
应激性高血糖对中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中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于汉中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中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97例。将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作为观察组(n=55),未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42),然后按照入组顺序将观察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A亚组(n=27)和观察B亚组(n=28)。对照组给予止血、预防癫痫、营养神经等颅脑损伤后常规治疗,有手术指征的患者给予开颅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观察A亚组目标血糖控制在6.1~8.0 mmol/L,观察B亚组目标血糖控制在8.1~11.1 mmol/L。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及观察A亚组与观察B亚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剔除1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5例、观察A亚组4例、观察B亚组5例,最终共纳入83例患者。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2.6%(15/46),高于对照组的13.5%(5/37)(P<0.05)。观察组MMSE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A亚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0.4%(7/23),与观察B亚组的34.8%(8/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亚组语言能力评分低于观察A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应激性高血糖为中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糖是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而将发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在6.1~8.0 mmol/L可以改善其语言能力。
董宇为黄喆孙立鹏冯波魏小兵王喆李荣伟柳亚岐
关键词:颅脑损伤血糖应激性高血糖认知功能障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4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ADL、MMSE评分、IL-6、IL-8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在急性颅脑损伤治疗中应用推广。
董宇为黄喆冯波魏小兵王喆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急性颅脑损伤神经功能炎症因子
经鼻蝶显微镜与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疗效比较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探讨经鼻蝶显微镜与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方法:收录垂体瘤患者90例,均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神经内镜组(n=49)和显微镜组(n=41)。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肿瘤切除、复发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性,观察手术前后嗅觉功能(嗅觉识别阈值)、视觉功能[视野平均缺损(MD)、模式标准差(PSD)、加权视野指数(VFI)]、激素水平[泌乳素(PRL)、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变化情况。结果:神经内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显微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显微镜组(P<0.05),肿瘤全切率高于显微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低于显微镜组(P<0.05);术后3周,两组患者嗅觉识别阈值均较术前升高,且显微镜组高于神经内镜组(P<0.05),MD、PSD和血清PRL则较术前降低,VFI则较术前升高,且神经内镜组改善程度高于显微镜组(P<0.05);术后3周,两组患者血清GH、ACTH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鼻蝶显微镜垂体瘤切除术比较,神经内镜下手术切除垂体瘤效果更佳,并发症和复发情况更少见,且手术创伤小,节省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有利于嗅觉、视觉功能和激素水平恢复正常。
魏小兵董宇为黄喆李国强谯进
关键词:显微镜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嗅觉功能
一种膝关节风湿病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膝关节风湿病治疗仪,包括上支撑中板,所述上支撑中板的两侧边设置有上闭合侧板,所述上支撑中板的一端对接有中弧形盖块,所述中弧形盖块在远离上支撑中板的一端对接有下支撑中板,所述下支撑中板的两侧边对称设置有...
王喆董宇为张玲赵小莹刘芯汝惠保卫
文献传递
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技巧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共134个)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Hunt-Hess分级Ⅰ级18例,Ⅱ级61例,Ⅲ级40例,Ⅳ级3例,Ⅴ级1例;早期手术(3 d内)3例,亚急性期手术(4~14 d)115例,延期手术(14 d后)5例;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预后情况。结果动脉瘤成功夹闭133个,动脉瘤孤立术1个。术后GOS:5分107例,4分9例,3分4例,2分1例,1分2例;以GOS 4~5分为恢复良好,恢复良好率94.3%。118例随访3~48个月,未见临床复发,失访3例。结论合适的手术时机及熟练的操作技巧可明显提高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疗效。
冯波魏社鹏黄伟李向东孙立鹏田冰锋董宇为黄喆徐东宝
关键词:夹闭显微外科手术
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包括底座;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表面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壳体、滑槽、双向丝杆、螺套一、螺套二、支撑杆、铰接座、调节部和躺板,所述躺板的一侧...
董宇为王喆刘泉宏
经额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经额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4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开颅手术组(72例)和穿刺引流组(52例)。穿刺引流组患者采用经额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开颅手术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神经功能及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比较。结果穿刺引流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颅手术组(t=12.038、4.375、5.113,P<0.01),穿刺引流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开颅手术组(t=9.427、8.804,P<0.01)。术后1个月,穿刺引流组患者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开颅手术组(t=6.164、6.309,P<0.01)。术后6个月,穿刺引流组和开颅手术组患者ADL良好率分别为90.4%(47/52)、68.1%(49/72),穿刺引流组患者ADL良好率显著高于开颅手术组(χ2=8.542,P<0.01)。穿刺引流组和开颅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6%(5/52)、36.1%(26/72),穿刺引流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颅手术组(χ2=11.214,P<0.01)。结论经额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ADL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董宇为刘小印王喆冯波魏小兵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区安全性
动脉瘤破裂位置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凝块厚度及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动脉瘤破裂位置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凝块厚度及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方法:动脉瘤破裂导SAH的患者180例纳入研究,根据动脉瘤破裂的位置分为6组:硬膜内颈内动脉(ICA)组58例、椎动脉(VA)组13例、基底动脉(BA)组15例、大脑中动脉(MCA)组30例、涉及动脉周围动脉的动脉瘤(Peri)组8例、前交通动脉(ACoA)组56例。评估各组患者的动脉瘤大小、动脉瘤位置、血凝块厚度、血管痉挛发生率,并统计分析。结果:各组动脉瘤的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量表各等级中,动脉瘤的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A组平均血凝块厚度最大,为(7.1±5.1)mm,BNI量表平均级别最高,为(3.1±1.0)级;Peri组平均血凝块厚度最小,为(5.3±3.2)mm,BNI量表平均级别最低,为(2.7±0.7)级;但各组间血凝块的厚度和BNI量表平均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ri组的影像血管痉挛(78.0%)、症状性血管痉挛(56.0%)和脑梗死(22.2%)的发生率最高;各组血管痉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涉及动脉周围动脉的动脉瘤发生血管痉挛的风险显著增高的(P=0.0261)。结论:动脉瘤的破裂位置对SAH凝块的厚度无影响,但是与血管痉挛的发生有关,涉及动脉周围动脉的动脉瘤发生血管痉挛的风险显著增高。
黄喆董宇为
关键词:动脉瘤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外科病床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病床辅助装置,包括:引流固定支架、躯干固定带、滑动式手臂支撑架、电子提醒器、按摩棒和移动式导尿孔,其中,引流固定支架设置在神经外科病床的床板的一端、躯干固定带和滑动式手臂支撑架均设置在床板的上...
杨磊杨帆赵海康李小强张星星王君红陈琛董宇为毕锋王晓亮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