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云

作品数:30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4篇建筑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土壤
  • 6篇植被
  • 5篇水土
  • 4篇水土保持
  • 3篇低山区
  • 3篇遥感
  • 3篇土壤理化
  • 3篇土壤理化性
  • 3篇土壤理化性质
  • 3篇土壤种子库
  • 3篇宁夏沿黄城市...
  • 3篇种子库
  • 3篇理化性质
  • 3篇监测装置
  • 3篇风蚀
  • 3篇城市
  • 3篇城市带
  • 2篇蒸散
  • 2篇植被覆盖
  • 2篇植被覆盖度

机构

  • 30篇宁夏大学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黄河水利科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国家能源集团...
  • 1篇国家能源集团...

作者

  • 30篇石云
  • 11篇李建华
  • 8篇赵娜
  • 7篇马小燕
  • 4篇李国旗
  • 3篇李建国
  • 3篇张荣
  • 3篇王立斌
  • 3篇韩磊
  • 2篇余海龙
  • 1篇杨蓉
  • 1篇李瑞雪
  • 1篇吴涛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小城镇建设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土壤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经济地理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草业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草地学报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宁夏工程技术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测绘与空间地...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Journa...

年份

  • 4篇2024
  • 8篇2023
  • 7篇2022
  • 9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过生境管理来控制农田景观虫害的方法
一种通过生境管理来控制农田景观虫害的方法,涉及农业生境管理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农业景观区域划分为耕作区、过渡区、非植被区,水/菜田斑块与旱作斑块年一轮作;旱作斑块采用小麦‑玉米+苜蓿间作套种模式,小麦、玉米、苜蓿条带宽...
贺答汉洪波石云
文献传递
贺兰山低山区土壤理化性状与其酶活性空间变化特征
2023年
贺兰山低山区干旱少雨,植被稀疏,地表剥蚀严重,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本文对贺兰山低山区5个海拔高度的表层土壤理化性状、4种常见土壤酶活性及其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和总孔隙度呈上升趋势,容重、有机质和速效磷呈下降趋势,TC、TN和碱解氮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碳氮比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2)随着海拔升高,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呈上升趋势;(3)脲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全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不同海拔高度表层土壤理化性状各指标、酶活性均存在差异性,且土壤理化性状与酶活性之间相互影响。
李国旗王雅芳刘星石云石云顾清敏
关键词:海拔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
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区不同微地形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特征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以贺兰山东麓冲积扇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微地形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差异性,探讨两者间相互关系,为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发育机制研究、生态修复及农业生产等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野外调查取样和实验室分析测定为基础,运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对不同微地形(冲积台地、高漫滩、槽滩、沟床)和不同土层深度(0~20、20~40 cm)的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地理探测器结合典范排序方法对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在不同微地形,土壤砾石含量、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表现为冲积台地>高漫滩>槽滩>沟床,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高漫滩>冲积台地>槽滩>沟床,各元素含量随着土层厚度增大而降低;土壤pH、全磷和全钾含量在不同微地形差异不显著;土壤酶活性在不同微地形表现为碱性磷酸酶与脲酶活性为冲积台地最高,沟床最低,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为沟床最高,冲积台地最低。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土层厚度增加而减少,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地理探测器探测结果显示:研究区不同微地形土壤酶活性空间分异是各土壤理化性质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通过进一步的冗余分析表明:全氮、碱解氮、土壤砾石含量和速效钾是影响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区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指标,重要性大小排序为:全氮>碱解氮>土壤砾石含量>速效钾。【结论】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区不同微地形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土壤各理化性质对土壤酶活性的作用强弱不尽相同,揭示了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关系的复杂性及酶活性空间分布变异影响因子的多样性。
赵娜沈爱红石云佘洁张风红郭瑞吴涛李建华朱晓雯李红霞
关键词:贺兰山东麓微地形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
宁夏不同地理分区乡村聚落时空演变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乡村聚落用地的地域性分异规律是国土空间分类施治的科学依据。运用空间分析、景观格局指数、乡村位序-规模法则等方法,对比研究1990—2020年宁夏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代表地市乡村聚落时空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北部引黄灌区银川市乡村聚落用地空间结构呈高密度团状—宽带状—团状演变;中部干旱带吴忠市呈低密度分散—中密度散点状演变;南部山区固原市呈中密度团状嵌套分布。(2)不同地理分区乡村聚落用地均进行了整合,用地先以新生、扩张为主,侵占农业生产、草地生态空间,2005年后有补偿农业生产、生态空间的趋势。(3)北部引黄灌区和南部山区大规模聚落发育欠佳,小规模聚落需整合。宁夏不同地理分区乡村聚落演变规律共性与个性并存。
朱晓雯石云李建华马小燕赵娜佘洁
关键词:乡村聚落地理分区
黄河流域村庄多尺度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2022年
研究综合运用O-ring函数、GIS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不同尺度、不同地理分区黄河流域村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为不同区域分类施治推进乡村高质量集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1)流域尺度上村庄呈现低密度小规模集聚。村庄密度由所在的第三级阶梯向第一级阶梯递减;东、中部经济带高于西部经济带;城市群普遍高于非城市群。(2)省、市、县单元村庄密度强烈正相关,流域流经的一级阶梯村庄呈HH聚集,二三级阶梯呈LL聚集。各省村庄空间分布在小尺度上集聚,大尺度上集聚、均匀和随机三种格局交替呈现。(3)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高程和GDP是流域村庄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自然、经济、区位等因素对村庄空间分布的交互影响呈非线性增强或双因子增强。
朱晓雯石云马小燕李建华
关键词:村庄多尺度空间分异影响因素黄河流域
贺兰山低山区土壤种子库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7
2022年
土壤种子库作为地上植被更新的潜在种源,在植被自然恢复和演替过程以及生态系统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对贺兰山低山区不同海拔高度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变化与其土壤种子库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揭示贺兰山低山区植物群落的土壤种子库空间分布特征和自然恢复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海拔1200 m处种子主要来源于一年生草本,海拔1600 m土壤种子库主要来源于多年生草本,海拔2000 m土壤种子库主要来源于灌木和小灌木;随着海拔升高,隶属于禾本科的物种数呈下降趋势,菊科和藜科呈增加趋势,蒺藜科、大戟科、豆科和玄参科消失。(2)5个海拔高度土壤种子库物种数均显著低于地上植被;在物种生活型组成上,土壤种子库中物种数占比最大为一年生草本,地上植被为多年生草本。(3)土壤理化性质对种子库物种多样性影响中,土壤pH、电导率最为显著。贺兰山低山区5个海拔高度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和物种多样性均较低,无法满足植被自然恢复需求,可通过飞播等生态恢复措施来弥补表层土壤种子的不足,从而满足地上植被恢复所需种源量。
李国旗王雅芳刘星谢博勋解盛石云
关键词:海拔土壤种子库土壤理化性质
西吉县区域开发敏感度研究
2024年
基于宁夏西吉县2020年坡度、土地利用类型、人口等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及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吉县区域开发敏感度进行了评价,将该县划分为1个低敏感区域、6个中敏感区域、6个较高敏感区域和6个高敏感区域,并且依据敏感区域分区特点总结了区域开发敏感度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西吉县开发中敏感区域和高敏感区域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和30%,较高敏感区域占28%,低敏感区域占8%;从区域分布情况来看,西吉县呈现“中部高四周低”及“西高东低”的地形分布特征,其中中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该县东南部,高敏感区域在北部、西部、南部均有分布,较高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南部,低敏感区域集中分布在中心地带。研究结果客观地反映了西吉县的开发敏感状况,能够为该县的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杨思雨石云李瑞雪
关键词:GIS熵值法
贺兰山低山区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关系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土壤种子库是地上植被更新的潜在种源,它影响地上植被的自然恢复、植被群落的演替进程和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持。通过对贺兰山低山区不同海拔高度植物群落进行室内种子萌发试验和野外植被调查,发现5个海拔高度的土壤种子库植物种均以一年生草本居多,而相对应的地上植被群落在5个海拔高度的物种重要值均呈现为一年生草本<灌木或半灌木<多年生草本;土壤种子库和相对应的地上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在海拔1200 m处最高;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与相对应的地上植被密度的关系可用对数曲线表示,随着地上植被密度的增加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呈减少趋势。贺兰山低山区5个海拔高度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和物种多样性均较低,无法满足植被自然恢复需求,可通过采取飞播等生态恢复措施来弥补表层土壤种子的不足,从而满足地上植被恢复所需种子数量。
王雅芳李国旗石云石云谢博勋解盛
关键词:土壤种子库地上植被物种多样性
一种矿区地形模拟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区地形模拟实验装置,包括实验调节机构,所述实验调节机构包括L形板、支撑杆、滑轨、L形杆和螺杆;所述L形板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
石云佘璐李聪王文龙白林波马逸雪朱晓雯赵金涛马小燕
基于多智能体的黄土高原沟壑区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被引量:3
2023年
为实现黄土高原生境脆弱区农村居民点“精明收缩”,文章以生态宜居为导向,基于改进空间引力模型、网络节点中心性和多智能体模型等方法,以宁夏西吉县为例,研究黄土高原沟壑区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结果显示:①县域综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呈现“北低南高、团状圈层”分布,位于较低、低安全水平地区的农村居民点面积占总量的24.88%。②农村居民点中心度呈“西低东高”分布,三、四级节点对应的行政村数量和农村居民点面积占比分别为59.80%和63.23%。③结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评价和农村居民点中心度,将村庄划分为集聚提升类、整治改善类、城市兼并类和搬迁撤并类,搬迁撤并类村庄和部分整治改善类村庄位于较低生态安全水平区域,节点级别较低,村庄空间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④经多智能体系统优化布局后,综合效用值提高8.16%,紧凑度提高16.27%,农村居民点面积减少了11.50 km^(2),数量减少了308个。农村居民点优化后适宜性变化不大,紧凑度和综合效用较之前有显著提升,农村居民点破碎度降低,零星分布减少。
石云朱晓雯李建华马小燕赵娜佘洁
关键词:生态安全宜居性多智能体黄土高原沟壑区农村居民点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