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静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睡眠
  • 2篇睡眠呼吸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综合征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睡眠
  • 2篇阻塞性睡眠呼...
  • 2篇阻塞性睡眠呼...
  • 1篇单胞菌
  • 1篇低通气
  • 1篇低通气综合征
  • 1篇动态MRI
  • 1篇新型季铵盐
  • 1篇咽部
  • 1篇咽肿瘤
  • 1篇上气道
  • 1篇上气道阻塞
  • 1篇生物膜
  • 1篇术腔
  • 1篇睡眠呼吸暂停...

机构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耿静
  • 2篇董栋
  • 2篇娄卫华
  • 2篇张亚倩
  • 2篇赵玉林
  • 2篇郜飞
  • 1篇黄书满
  • 1篇胡守森
  • 1篇刘文涛
  • 1篇张雁冰
  • 1篇张鹏

传媒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喉部或下咽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喉部或下咽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影响因素,为防止肿瘤进一步生长、降低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6年2—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喉部或下咽部恶性肿瘤患者50例,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便携式睡眠监测仪监测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等数据;其中AHI≥5次/h即可诊断为OSAS。根据患者是否发生OSAS,将其分为OSAS组和非OSAS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肿瘤部位、肿瘤分期。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喉部或下咽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OSAS的影响因素。结果50例患者中男性较多,占94%;平均年龄(63.9±9.9)岁;平均BMI(22.5±3.0)kg/m^2;肿瘤部位:声门上型13例(26%),声门型25例(50%),下咽12例(24%);肿瘤分期:T_1期20例(40%),T_2期15例(30%),T_3期6例(12%),T_4期9例(18%);平均AHI(15.8±11.9)次/h;平均最低血氧饱和度72.8%±10.8%。50例患者中AHI≥5次/h 43例,即OSAS组43例,非OSAS组7例。OSAS组患者年龄大于非OSAS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喉部或下咽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OSAS的危险因素[OR=1.133,95%CI(1.023,1.255),P=0.016]。结论喉部或下咽部恶性肿瘤患者OSAS发生率较高,且年龄是其发生OSAS的危险因素,而BMI、肿瘤部位、肿瘤分期与OSAS的发生无明显关系。
耿静张鹏胡守森郜飞娄卫华
关键词:喉肿瘤咽肿瘤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上气道动态MRI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睡眠状态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上气道动态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25例,均于术前行睡眠状态下上气道动态MRI扫描确定阻塞部位,其中6例患者因检查过程中未自然入睡被排除于研究外,分析患者睡眠状态下软腭后区相关径线与多导睡眠监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19例患者通过动态MRI确定多重阻塞部位者6例,单纯软腭后阻塞13例,患者睡眠状态下软腭后气道前后径及左右径最小值与其变化幅度与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间占总检测时间百分比(TS90%)均具有相关性(P<0.05),软腭后前后径与左右径变化幅度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最低血氧饱和度(LSa O_2)均具有相关性(P<0.05),软腭后最小左右径与LSa O_2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睡眠状态下动态MRI可如实反应患者上气道阻塞情况,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影像学依据,可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
郜飞娄卫华耿静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动态MRI上气道阻塞
新型季铵盐纳米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低浓度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季铵盐纳米颗粒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15692体外生物膜模型。制备低浓度(0.010%、0.025%和0.050%)CPC-季铵盐纳米颗粒和CPC胶体溶液。用alamarBlue法分别在CPC作用5 min和2 h后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游离及其生物膜的活性。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CPC-季铵盐纳米颗粒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低浓度(0.010%、0.025%和0.050%)CPC-季铵盐纳米颗粒和CPC胶体溶液对游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显著的抗菌作用(P<0.0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分别作用5 min和2 h后同样具有显著的抗菌效果(P<0.05)。在CLSM研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面积明显减小,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中的死菌明显增加。结论:低浓度的CPC-季铵盐纳米颗粒即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游离菌及生物膜产生显著的杀伤作用,有望应用于慢性鼻窦炎的治疗。
黄书满赵玉林董栋张亚倩耿静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细菌生物膜
鼻内镜术腔模拟物的制作与检验被引量:2
2021年
目前,住院医师的鼻内镜基本操作培训多借助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进行。然而,在手术中进行教学可能导致手术时间延长以及并发症增加等潜在的伦理问题[1];并且受时间场地等条件限制,不易对住院医师的表现进行客观反馈及系统化的评价,因而造成培训效果不理想。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不断拓展,3D打印模型具有仿真度高,可重复操作,及个体化定制的优点,已在国内外不同学科的医学模拟教学中尝试应用[2-6]。
董栋刘文涛耿静吴双霞张亚倩李畅吕磊张雁冰赵玉林
关键词:3D打印模拟物鼻内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