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糖
  • 2篇卒中
  • 2篇颅多普勒
  • 2篇脑卒中
  • 2篇经颅多普勒
  • 2篇急性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心动图
  • 1篇血糖控制
  • 1篇研究型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临床
  • 1篇药物临床试验
  • 1篇医生
  • 1篇胰岛
  • 1篇胰岛Β细胞

机构

  • 8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张珍
  • 3篇杜敢琴
  • 2篇黄丽娜
  • 1篇王彩娥
  • 1篇段利科
  • 1篇李文生
  • 1篇王红霞

传媒

  • 2篇黑龙江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癌症
  • 1篇右江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评估临床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评估临床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的6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记录各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大脑中的动脉血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动脉狭窄和闭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vs10.00%),两组间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屏气指数(BHI)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神经功能障碍必然存在血液循环障碍,临床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与经颅多普勒检测的血流动力学指数变化存在一定相关性。
张珍杜敢琴黄丽娜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功能恢复
腹腔镜肝门解剖性手术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门解剖性手术治疗肝细胞性肝癌(HCC)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36例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行开腹肝癌切除术,试验组行腹腔镜肝门解剖性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指标、肝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恶性生物学指标。结果:试验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23、15.862、9.370、9.006、8.313、10.824、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肝门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0、0.856,P>0.05)。试验组术后7 d的AST、ALT、TBIL、D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7 d的CD3^(+)、CD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7 d的血清FAP-1、PTEN、Ki67、HI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门解剖性手术可有效切除HCC患者的病灶,降低恶性生物学指标的表达,具有微创效应,能减轻对机体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宋俊鑫张珍李文生郑幼伟
关键词:肝细胞性肝癌腹腔镜肝功能
非酮症高血糖导致偏身舞蹈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总结
2018年
目的分析非酮症高血糖导致偏身舞蹈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11月因偏身舞蹈症于该院进行治疗的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偏身舞蹈症体征、临床表现及各项病案资料进行分析,在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2例患者经为期2~3周针对性治疗后症状均缓解出院,其中1例患者在出院后因未知原因停药,病情复发,遂返院治疗,在10 d后症状缓解出院,复发率为8.33%。结论非酮症高血糖导致偏身舞蹈症患者具有典型性临床表现,临床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病情特点选择相应的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提高疗效,维持患者生活质量。
张珍杜敢琴黄丽娜
关键词:非酮症高血糖偏身舞蹈症多巴胺
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微循环和神经损伤的影响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微循环、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44)与对照组(n=44)。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甲襞微循环(NFM)状态、神经损伤标志物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试验组治疗3个月的NFM管袢形态、管袢流态、袢周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3个月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谷氨酸(Glu)、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3个月的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3个月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可有效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减轻其机体炎症状态,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及微循环。
张珍宋俊鑫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丁苯酞氯吡格雷甲襞微循环
维格列汀辅助二甲双胍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维格列汀辅助二甲双胍治疗对血糖控制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新确诊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维格列汀辅助二甲双胍治疗,均持续治疗30 d。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糖和胰岛β细胞功能,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FBG、2 hPG、HbA1c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FBG、2 hPG、HbA1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Hcy、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Hcy、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HOMA-IR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FINS、HOMA-β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FINS、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率10.25%与对照组的15.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9,P=0.498)。结论维格列汀辅助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曹玉洁张珍李晓飞李亚丽
关键词: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血糖胰岛Β细胞
“1+3+M”模式下临床试验研究医生的培养被引量:1
2023年
随着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的快速发展,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医生的需求大量增加,职业要求也日益增高。然而,目前在我国,专职临床试验研究医生数量较少,研究水平也难以保证。基于临床试验研究医生与临床医生的差异性,探究将临床医生培养为合格的临床研究型人才的可行性,建议采用“1+3+M”培养模式,以建设研究型病房为中心,依托医院、高校、药企的三维平台,整合多学科资源,实现人才输送、技术支持的上下游良性循环,促进临床试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王彩娥黄家欣张珍杨鹿奎李桂芳刘史浩王红霞芦金吴景艳
关键词:药物临床试验
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联合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在筛查卵圆孔未闭所致隐源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c-TCD)联合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在筛查卵圆孔未闭(PFO)所致隐源性脑卒中(CS)的临床价值。方法169例CS患者均行c-TCD及c-TTE检查,分析c-TCD、c-TTE单独及联合对于PFO及阳性检出情况、对PFO的诊断效能及下右向左分流(RLS)分级情况的作用。结果与c-TCD比较,联合检测的静息阳性率升高(P<0.05),与c-TTE比较,联合检测的静息阳性率及Valsalva阳性率均升高(P<0.05)。联合诊断PFO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c-TCD、c-TTE单独诊断(P<0.05)。与c-TCD比较,联合检测对RLS 0级、I级的检出率降低,对RLSⅡ级、Ⅲ级的检出率升高(P<0.05),与c-TTE比较,联合检测对RLSⅢ级的检出率升高(P<0.05)。结论c-TCD联合c-TTE能够提高CS患者的PFO及PFO-RLS中大量分级的检出率,提高对PFO的诊断效能。
张珍杜敢琴段利科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
弥可保治疗急性前庭神经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弥可保治疗急性前庭神经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诊的80例急性前庭神经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倍他司丁+激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弥可保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10d、治疗后30d的眩晕残障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DHI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10d、治疗后30d,两组DHI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可保治疗急性前庭神经炎具有显著疗效,有效改善眩晕残障程度,且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珍
关键词:弥可保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