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凤林

作品数:109 被引量:389H指数:10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 16篇生物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6篇细胞
  • 19篇分子
  • 14篇C5A
  • 13篇疫苗
  • 12篇佐剂
  • 12篇免疫
  • 11篇表位
  • 10篇受体
  • 10篇抗原
  • 9篇人乳
  • 9篇人乳头瘤
  • 9篇人乳头瘤病毒
  • 9篇乳头
  • 9篇乳头瘤
  • 9篇乳头瘤病毒
  • 9篇瘤病毒
  • 8篇肺损伤
  • 8篇病毒
  • 7篇分子设计
  • 6篇C5A受体

机构

  • 68篇第三军医大学...
  • 39篇第三军医大学
  • 16篇重庆大学
  • 4篇西南大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十五...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 1篇教育部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宜宾学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09篇吕凤林
  • 31篇胡承香
  • 19篇李元朝
  • 15篇徐祥
  • 12篇梁华平
  • 12篇李磊
  • 11篇何萍
  • 9篇吴玉章
  • 8篇朱锡华
  • 8篇巫振洪
  • 7篇杨清武
  • 7篇陈月
  • 7篇何凤慈
  • 5篇左国伟
  • 5篇陈彩宇
  • 5篇张一
  • 5篇郑萍
  • 4篇李保胜
  • 4篇王正国
  • 4篇梁存军

传媒

  • 19篇免疫学杂志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细胞与分子免...
  • 4篇中国免疫学杂...
  • 4篇中华微生物学...
  • 4篇生物化学与生...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重庆医学
  • 3篇创伤外科杂志
  • 3篇病毒学报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实验技术与管...
  • 2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国外医学(免...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11篇2008
  • 8篇2007
  • 7篇2006
  • 18篇2005
  • 11篇2004
  • 13篇2003
  • 8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5a在介导肺泡上皮细胞凋亡以及在ALI中所扮演的角色被引量:6
2005年
李保胜崔社怀吕凤林
关键词:C5A肺泡
树突状细胞与趋化因子激活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
2007年
  免疫应答的产生首先是由抗原提呈细胞(APC)捕获抗原,经其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B淋巴细胞,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因此APC是机体免疫应答的首要环节,能否进行有效的抗原提呈直接关系到免疫激活或免疫耐受的诱导.APC包括树突状细胞DC、巨噬细胞(MΦ)、B细胞等,其中DC是功能最强的APC.DC因其成熟时伸出许多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有别于其它APC.DC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显著刺激处女型或初始型T细胞增殖,而巨噬细胞、B细胞能刺激已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因此DC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始动者,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地位.……
张力吕凤林
关键词:免疫应答机体TLRS趋化因子
pIRES2-HPV18E2-EGFP质粒重组及其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18型E2基因片段(HPV18E2)重组表达质粒并予以表达,为进一步研制HPV18相关疾病提供材料。方法以重组质粒(pBR322-HPV18)为模板,PCR方法扩增HPV18E2DNA片段,将HPV18E2DNA与加强绿色荧光质粒(pIRES2-EGFP)重组构建重组质粒(pIRES2-HPV18E2-EGFP)。用酶切电泳及测序检查质粒重组后序列正确性。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RT-PCR鉴定转染细胞中E2基因。结果PCR扩增DNA片段约为1 kb,与预期结果相同。克隆重组质粒pIRES2-HPV18E2-EGFP酶切后显示的酶切图谱与预期相同,而且测序验证插入片段全序列无改变。转染并用G418筛选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细胞的表达。转染细胞RT-PCR出现特异性条带。结论成功构建表达HPV18 E2蛋白的靶细胞模型。
汪云李力李元朝吕凤林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18型E2基因基因重组转染
纳米铝佐剂吸附HBsAg及其免疫学效应的研究被引量:30
2005年
We have synthesized a novel formulation of nanoparticulate(NP) alum adjuvant specifically in the cationic water-in-oil microemulsions of water/benzalkonium bromide(BB), octyl alcohol/cyclohexane at 30 ℃,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to be crystalline Al(OH)3 with average particle diameter about 70 nm by the analysis of X-ray diffraction and to have a spherical shape structure by TEM photography analysis. Then adsorption degree was assayed. The OD492 of the NP is about 10 times higher than the bulk(BK) alum adjuvant. Compared to bulk alum adjuvant, we studied the immune effect of the NP alum adjuvant with HBsAg vaccine, which was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into Guinea pig, and serum antibody titer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week after immunization were higher in NP group than BK group by ELISA(P<0\^01, P<0\^05); Groin immuno-injection intraperitoneally into Balb/c mice, was performed once or there times, prolife responses of spleen cells were determined by ()3H thymidine incorporation; non-specific phagocytosis of macrophage of abdominal cavity was measured by lack of color Malachite Green and IL-2 was assayed by activation mouse spleen cells. It is indicated that all cellular immunity bioassay results were higher in NP group than in BK group, except non-specific phagocytosis of macrophage of abdominal cavity by there times immunity.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rces. Thus, nanoparticulate alum adjuvant can be employed as a more effective adjuvant for HBsAg vaccine than bulk alum adjuvant in the earlier period of post-immunity.
何萍吕凤林陈月李元朝何凤慈
关键词:微乳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研究C5a反义肽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被引量:6
2002年
存在于蛋白质中某些相邻片段的微小表面之间的疏水作用力可以稳定天然蛋白质的构象 ,它也是小肽与蛋白质特异性结合过程中的主要驱动力。在正义DNA链上编码亲水性氨基酸残基的密码子 ,其同一阅读框内所对应的反义DNA链上大多会编码疏水性氨基酸 ,反之亦然。Mekler Biro Blalock模型 (MBB)认为正义 反义肽的相互作用是根据Kyte&Doolittle的疏水 亲水复合指数的疏水性反互补机制 (hydrophobicanticomplementarity)而实现的。在离体和在体实验中 ,都存在有正义 反义多肽发生相互作用的现象 ,如 :一氧化氮合成酶 (nitricoxidesynthase ,NOS)的钙调蛋白结构域的反义肽 ,0 .0 1~ 1 .0mmol L的浓度就能够抑制结构型和诱导型NOS ,其IC(50 )值分别为 98mmol L和 56mmol L ;内皮素受体 (endothelinreceptor ,ETR A)一个片段的反义肽ETR P1 f可抑制内皮素诱导的颈动脉和股动脉血管收缩 ,1 .0 μmol LETR P f反义肽将明显抑制ET 1的功能活性。 0 .2 5μmol L的人C5a反义肽可以保护小鼠免受rh C5a的攻击 ,单独使用rh C5a会使小鼠发生中毒反应 。
吕凤林
关键词:分子设计补体免疫学
圈套寡核苷酸抑制NIH3T3细胞α2Ⅰ型胶原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激活剂蛋白 1(activatorprotein 1,AP 1)圈套寡核苷酸 (decoy oligodeoxynu cleotides,Decoy ODNs)对成纤维细胞α2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探讨病理性瘢痕的基因治疗。 方法 设计合成针对AP 1的Decoy ODNs,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NIH3T3细胞 ,观察Decoy ODNs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凝胶迁移变动分析 (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 ,EMSA)研究Decoy ODNs对AP 1的抑制作用 ,采用RT PCR观察其对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 结果 AP 1的Decoy ODNs可在体外竞争抑制核转录因子AP 1的活性 ;阳离子脂质体可以将Decoy ODNs转染进入细胞浆及细胞核从而发挥作用 ;Decoy ODNs作用 2 4h后 ,NIH3T3细胞α2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 结论 Decoy ODNs可以通过拮抗核转录因子AP 1的活性而抑制α2Ⅰ型胶的表达。
郝天智梁华平吕凤林徐祥国华王付龙杨文军罗艳李磊
关键词:圈套寡核苷酸NIH3T3细胞基因表达成纤维细胞
人乳头瘤病毒11型L1主要衣壳蛋白的B细胞表位多肽作为疫苗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分析了人乳头瘤病毒11型(HPV11)L1主要衣壳蛋白的B细胞优势表位,并以此为基础研制表位多肽疫苗。研究中采用Goldkey和PC/Gene软件系统,分析HPV11的L1主要衣壳蛋白的二级结构、抗原性、B细胞表位,并引入氨基酸抗原性指数,综合评估其B细胞优势表位。Fmoc固相合成表位多肽,高效液相层析方法纯化,毛细管电泳分析其纯度。与0.2ml佐剂完全乳化后,按50μg/只的剂量免疫小鼠,进行动物水平的免疫效果评价。取免疫小鼠血清,与HPV11DNA阳性的尖锐湿疣患者的疣体上清液结合,鉴定免疫后小鼠所产生抗体的特异性。发现HPV11的L1主要衣壳蛋白的第426~439位和第487~501位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可明显诱导小鼠血清抗体滴度升高,且该抗体与人尖锐湿疣的疣体组织上清液呈阳性反应。说明所选这两个肽段为HPV11的L1主要衣壳蛋白的B细胞优势表位,但是否具有功能特异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李元朝吕凤林曹伟左国伟艾军华胡承香
关键词:B细胞表位多肽疫苗尖锐湿疣
CD14与TLR4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探讨CD14与TLR4(toll likereceptor 4,TLR4)在介导LPS膜信号转导中的相互作用。方法 通过PCR分别克隆CD14cDNA和TLR4胞外区cDNA ,构建其酵母表达载体 ,将载体共转化酵母细胞行酵母双杂交实验。同时 ,应用Pull down和免疫共沉淀实验在体外及体内进一步鉴定CD14与TLR4的相互作用。结果 PCR扩增获得了CD14cDNA和TLR4胞外区cDNA ,并成功地构建了pGADT7AD CD14和pGBKT7BD TLR4酵母双杂交质粒。酵母双杂交系统检测显示pGADT7AD CD14和pGBKT7BD TLR4质粒均无自主激活报告基因LacZ表达的能力 ,在酵母细胞中CD14和TLR4之间存在相互作用。Pull down结果也显示 ,在体外反应体系中 ,CD14和TLR4间存在相互作用。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表明 ,在哺乳动物细胞 (HEK 2 93 )这一体内反应体系中 ,CD14与TLR4间也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在酵母细胞、体外反应体系和哺乳动物细胞 (HEK 2 93 )中 。
胡承香杨清武吕凤林徐祥
关键词:CD14酵母双杂交系统内毒素脓毒症
酮洛芬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制备酮洛芬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KP PBCA NP)。方法: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空白PBCA NP,以粒径为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工艺;吸附法制备KP PBCA NP,以包封率、载药量为指标,应用U10(108)均匀法设计实验,进行条件优化。结果:制备PBCA NP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液pH2~3,PluronicF68的含量为1.0%~1.5%,优化条件下制备PBCA NP平均粒径为50nm;在制备KP PBCA NP时,当反应液的pH值为1,PBCA含量为0.5%,KP含量为0.8mg/ml时,可获得较高的包封率(平均为95.64%)和载药量(15.32%)。结论:控制工艺条件,可制备不同粒径的PBCA NP作为各种药物载体,并且可以从此为载体制备可用于注射给药的KP PBCA NP。
肖正华吕凤林张梦军任建敏王振维
关键词:酮洛芬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均匀设计
合成纳米铝佐剂及其对乙型肝炎、狂犬病毒辅佐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通过自制纳米铝佐剂,研究其对乙型肝炎病毒和狂犬病毒的体液免疫应答。方法在25℃条件下,采用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铝佐剂。与常规铝佐剂比较,经皮下注射豚鼠和Balb/c小鼠后,于不同的时间测定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的效价。结果透射电镜(TEM)和差式量热扫描(DSC),可知产物为平均粒径约为72.62 nm,近球形的Al(OH)3结晶颗粒。纳米铝佐剂辅佐的HBsAg,在免疫Balb/c小鼠后第1周和第2周的血清抗体滴度明显高于常规铝佐剂组(P<0.01;P<0.05);纳米铝佐剂辅佐的狂犬疫苗,其特异性IgG抗体效价高于常规铝佐剂组,并且在免疫后的第7天,抗体就呈现出阳性(P<0.05)。结论纳米铝佐剂在诱导HBsAg和Rabies疫苗体液免疫应答的早期优于目前的常规铝佐剂,能够快速地激活和提高Balb/c小鼠和豚鼠的免疫应答和应答水平。
何萍吕凤林陈月左国伟李元朝何凤慈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狂犬疫苗体液免疫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