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凌攀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粉末冶金
  • 3篇摩擦材料
  • 3篇摩擦学
  • 1篇增压
  • 1篇真空
  • 1篇止推
  • 1篇止推轴承
  • 1篇铜基
  • 1篇铜基摩擦材料
  • 1篇轴承
  • 1篇温下
  • 1篇涡轮
  • 1篇涡轮增压
  • 1篇无铅
  • 1篇磨损
  • 1篇磨损图
  • 1篇摩擦学行为
  • 1篇晶型
  • 1篇粉末冶金摩擦...
  • 1篇ZRO

机构

  • 4篇中南大学

作者

  • 4篇周海滨
  • 4篇姚萍屏
  • 4篇贡太敏
  • 4篇凌攀
  • 2篇樊坤阳
  • 2篇赵林
  • 2篇刘超
  • 2篇肖叶龙
  • 1篇张忠义
  • 1篇罗丰华
  • 1篇李昆
  • 1篇王奇
  • 1篇钟爱文
  • 1篇邓敏文

传媒

  • 2篇润滑与密封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粉末冶金材料...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真空常温下空间用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摩擦学行为及可靠性寿命被引量:4
2018年
在真空常温下,对空间摩擦副进行大负荷服役条件(400 N)可靠性寿命摩擦循环试验,考察空间用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探讨摩擦材料的可靠性寿命并揭示其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铜基摩擦材料在真空常温大负荷摩擦循环试验条件下,摩擦磨损过程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1 400次试验),摩擦因数由0.28增加到0.61,并趋于稳定,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为主;第二阶段(1 400~2 700次试验),摩擦因数稳定在0.61左右,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并存;第三阶段(2 700次试验后),摩擦因数逐渐下降,磨损机理转变为较强的粘着磨损和疲劳磨损,材料表现为失效,整个试验过程中,摩擦因数稳定系数均高于0.9。研究表明,研制的铜基摩擦材料在真空常温条件下可满足转位机构和空间机械臂等的可靠性需求。
钟爱文姚萍屏肖叶龙周海滨樊坤阳贡太敏凌攀刘超
关键词:摩擦材料粉末冶金
ZrO_2晶型对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采用粉末冶金加压烧结技术制备含单斜和立方2种晶型ZrO_2的铜基摩擦材料,研究在干摩擦及不同制动速度条件下,ZrO_2晶型对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用光学表面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试样磨损表面形貌及磨屑形貌进行观察,探究ZrO_2晶型对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摩擦学性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含单斜相ZrO_2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及磨损量均高于含立方相ZrO_2的摩擦材料;随着制动速度的升高,2种材料的摩擦因数均降低,而含立方相ZrO_2材料摩擦因数降幅较小,同时两者的磨损量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随制动速度提升,含单斜相ZrO_2的摩擦材料主要磨损机制由黏着磨损与犁削磨损转变为剥层磨损;而含立方相ZrO_2的摩擦材料主要磨损机制由犁削磨损转变为犁削磨损与氧化磨损,最后转变为剥层磨损。
刘超姚萍屏周海滨凌攀肖叶龙张忠义贡太敏赵林邓敏文
关键词:ZRO2晶型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摩擦学
含Cr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磨损图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出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研究在干摩擦条件下,制动能量和摩擦组元Cr含量变化对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及磨损图的影响.根据线磨损量的变化,构建出以制动能量和摩擦组元Cr含量为变量的线磨损量图,主要包含三个区域:低磨损区、中磨损区和高磨损区,并建立出各区域边界转变方程;结合磨损表面、亚表面以及磨屑形貌的观察与分析,确定线磨损量图中各区域的主导磨损机理,由此建立出对应线磨损量图的磨损机理图,即犁削和轻微氧化磨损(低磨损区);严重氧化磨损和犁削(中磨损区);剥层磨损(高磨损区).希望该磨损图为含Cr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王奇姚萍屏周海滨贡太敏樊坤阳凌攀李昆
关键词:铜基摩擦材料CR粉末冶金
涡轮增压器用无铅止推轴承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针对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材料的无铅化,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分别制备Cu Sn6.5P0.1无铅和Cu Sn10Pb10含铅止推轴承材料,并对比研究2种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及油润滑和乏油条件下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微观组织结构上,Cu Sn6.5P0.1区别于Cu Sn10Pb10的硬基体(Cu合金基体)+软相(Pb)"两相"组织,呈"单相"组织;Cu Sn6.5P0.1的力学性能要优于Cu Sn10Pb10;在油润滑条件下,Cu Sn6.5P0.1和Cu Sn10Pb10的摩擦学性能基本一致,在乏油润滑条件下,Cu Sn6.5P0.1的摩擦因数更加平稳;乏油润滑条件下Cu Sn10Pb10形成了富Pb和Fe的润滑膜使摩擦因数保持平稳,Cu Sn6.5P0.1则形成Fe氧化物膜保证材料稳定的摩擦因数。Cu Sn6.5P0.1材料各项性能相当或优于Cu Sn10Pb10,满足涡轮增压器用止推轴承材料的无铅化要求。
凌攀姚萍屏赵林贡太敏周海滨杨志华罗丰华
关键词:无铅止推轴承粉末冶金摩擦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