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法寰
- 作品数:13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术前诊断和/或风险评估的组合物、应用和系统
- 本发明涉及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和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术前诊断和/或风险评估的组合物、应用和系统。一种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术前诊断和/或风险评估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用于测量CLDN16蛋白表...
- 葛明华蔡业丰郑国湾宋法寰朱磊郭雅文段艳婷蒋烈浩胡逸群马文丽丁玲玲梁瑞敏华特波
- 毛花苷C作为焦亡诱导剂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未分化甲状腺癌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甲状腺癌的药物领域,具体涉及毛花苷C作为焦亡诱导剂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未分化甲状腺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药物可用于治疗甲状腺癌,尤其是未分化甲状腺癌,效果显著,副作用低。
- 葛明华朱磊郑国湾郭雅文宋法寰蔡业丰胡逸群刘云业曾倩马文丽丁玲玲梁瑞敏华特波
- 一种用于甲状腺未分化癌的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甲状腺癌的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中西医结合的药物组合物。一种用于甲状腺未分化癌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包括棕矢车菊素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联用协同结果好,能显著促进甲状...
- 葛明华蔡业丰郑国湾宋法寰朱磊郭雅文胡逸群刘云业曾倩马文丽丁玲玲梁瑞敏华特波
- 偶发周围型神经鞘瘤PET/CT表现
- 2019年
- 目的 探讨偶发周围型神经鞘瘤的PET/CT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方法 回顾性18F-FDG PET/ CT显像偶发周围型神经鞘瘤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灶部位、边缘、形态、直径、密度、18F-FDG代谢是否均匀、对邻近骨的侵犯及SUVmax,以及SUVmax与病灶直径、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16例病例中2例为双发病灶,余均为单发病灶,共18枚病灶.10枚位于脊柱旁,2枚位于腋窝,颈部、锁骨上窝、胸壁、纵隔、腹膜后、盆腔各1枚.病灶边缘均光整;形态为圆形(3/18)或椭圆形(15/18).病灶的平均直径(2.5±1.0)cm.病灶密度:平均CT值约为(27.1±9.0)HU.10枚病灶18F-FDG代谢不均匀,8枚均匀.3枚有邻近骨侵犯.PET/CT显像病灶18F-FDG摄取跨度大,平均SUVmax为(4.5±2.1).SUVmax与肿瘤直径及CT密度值之间均无相关性(P=0.525,P=0.238).结论 偶发周围型神经鞘瘤18F-FDG摄取跨度大,了解神经鞘瘤的PET/CT特征有助于避免将良性神经鞘瘤误诊为恶性肿瘤.
- 付涧兰宋法寰程爱萍
- 关键词: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神经鞘瘤
- 高锝酸盐显像联合腹部超声对儿童异位胃黏膜症的诊断价值研究
- 目的探讨高锝酸盐显像(Pertechnetate Imaging,PI)及高锝酸盐显像联合腹部超声检查(PI+US)两种方法对儿童异位胃黏膜症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9年3月临床疑诊异位胃黏膜症行高...
- 赵立军宋法寰傅立平程爱萍
- 高锝酸盐显像联合腹部超声对儿童异位胃黏膜症的诊断价值
- 2020年
- 目的探讨高锝酸盐显像(PI)及高锝酸盐显像联合腹部超声检查(PI+US)两种方法对儿童异位胃黏膜症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9年3月临床疑诊异位胃黏膜症行PI或行PI+US的儿童患者,以病理及随访结果为诊断依据,比较两种方法对儿童异位胃黏膜症的诊断价值。结果行PI诊断儿童异位胃黏膜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69.2%、74.1%、69.2%、74.1%、71.9%。行PI+US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85.7%、100%、100%、88.2%、93.1%。PI+US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较P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阳性预测值较PI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特异度优于PI组(P<0.05),准确度优于PI组(P<0.05)。结论PI+US诊断儿童异位胃黏膜症诊断价值优于单独行PI,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及特异度,可显著降低疾病诊断中的误诊率,对诊疗计划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赵立军宋法寰傅立平付涧兰李丽程爱萍
- 关键词:异位胃黏膜腹部超声儿童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 脊髓损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2021年
- 脊髓损伤是指外部创伤造成的脊髓灰质和白质受损,神经通路中断;继发脊髓损伤是指创伤引起局部一系列生化改变,使组织缺血、缺氧,膜脂质过氧化,最终导致脊髓细胞死亡、退变、上行下行纤维传导中断。脊髓损伤将引起损伤段以下永久性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丧失。据相关统计,我国现有超过200万脊髓损伤患者等待救治,每年新增10~14万人左右。在美国,由于脊髓损伤所导致的社会经济损失大约为80亿美元/年。该项目从基础到临床,从生物学研究、移植治疗研究、影像诊断研究、神经康复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
- 王莹王莹王莹周婧黄智慧黄智慧温学花滕红林宋法寰
- 关键词:括约肌功能生化改变脊髓损伤神经康复学神经通路
- 脂肪肉瘤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 CT显像特征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特征,探讨PET-CT在脂肪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脂肪肉瘤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的PET-CT表现,比较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FDG代谢程度的差异及代谢的均匀性。结果:高分化型脂肪肉瘤以脂肪密度为主,均为单发,内有絮状间隔和(或)不规则形软组织团片影伴轻度代谢;黏液样脂肪肉瘤为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单发或多发,代谢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增高;去分化型脂肪肉瘤为软组织密度影为主的混杂密度肿块,代谢不均匀,软组织成分代谢增高明显,常伴有大片片状坏死区;混合型脂肪肉瘤为高分化型与去分化型的混合类型,多发病灶,两种类型的影像表现均有。局部脂肪浸润12例,其中1例复发性去分化型脂肪肉瘤患者发生肺转移,所有患者均无淋巴结转移。FNCCLE分级为G1、G2和G3级患者脂肪肉瘤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分别为3.00、5.67和1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1与G3、G2与G3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病理亚型脂肪肉瘤患者的PET-CT表现不同,术前PET-CT检查能明确肿瘤侵犯范围、有无转移情况,有利于初步判断脂肪肉瘤的病理亚型和评估组织学分级,有助于手术计划的制订,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信息。
- 付涧兰宋法寰程爱萍
- 18F—FDGPET/CT早期诊断脊柱结核影像学特点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成人脊柱结核18F-FDGPET/CT影像学特点,为临床早期、准确诊断脊柱结核提供新的影像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0年至2016年间45例经病理诊断为结核的18F-FDGPET/CT影像资料。结果18F-FDGPET/CT可发现更多的结核病灶:可以同时发现脊柱外的骨骼病变和内脏结核病灶;除形态学改变(有明显骨质破坏)的脊柱病灶外,还有许多无形态学改变而只有功能(葡萄糖代谢)改变的脊柱病变;尚未形成形态学改变的椎间盘痛变;形态学改变不明显的椎旁脓肿。PET/CT可发现病灶内存在放射性“冷区”、椎旁“放射性冷脓肿”、病灶环形浓聚等和结核病理生理学吻合的特异性病变,提供病理信息。结论18F-FDGPET/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具有独特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 程爱萍傅立平孙美玲付涧兰王晓刚宋法寰
- 关键词:脊柱结核PET/CT脱氧葡萄糖
- 18F-FDG PET/CT诊断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一例
- 简要病史患者男,49岁。因咳嗽、发热伴消瘦2月余就诊。2016.07于我院诊断为颈淋巴结结核,行抗结核治疗至今。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52x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4x10^9/L↓。②纤支镜...
- 李中恩程爱萍傅立平孙美玲王晓刚付涧兰宋法寰赵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