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鹏

作品数:149 被引量:282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6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9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6篇外科
  • 33篇伽玛刀
  • 29篇肿瘤
  • 27篇放射外科
  • 24篇细胞
  • 21篇胶质
  • 19篇外科治疗
  • 19篇肺癌
  • 18篇伽玛刀治疗
  • 18篇胶质瘤
  • 16篇放射外科治疗
  • 15篇手术
  • 14篇三叉神经
  • 14篇脑胶质瘤
  • 13篇原发性
  • 13篇腺瘤
  • 13篇疗效
  • 13篇放疗
  • 12篇立体定向放射
  • 11篇小细胞

机构

  • 50篇合肥脑科医院
  • 49篇天津医科大学
  • 21篇武警上海总队...
  • 15篇天津医科大学...
  • 10篇安徽省立医院
  • 7篇合肥伽玛刀医...
  • 6篇武警医学院附...
  • 6篇天津医院
  • 5篇山东省肿瘤医...
  • 5篇合肥仁济肿瘤...
  • 3篇吉林大学中日...
  • 3篇皖南医学院弋...
  • 3篇合肥市第四人...
  • 2篇武警医学院
  • 2篇天津市西青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48篇王鹏
  • 79篇潘绵顺
  • 24篇李文良
  • 21篇王晓光
  • 20篇李鹏
  • 19篇朴颖哲
  • 16篇刘群
  • 15篇李勇
  • 11篇赵路军
  • 10篇汪业汉
  • 9篇邱书珺
  • 7篇刘宁波
  • 7篇朱世友
  • 7篇孙海辉
  • 6篇郭裕天
  • 6篇刘维帅
  • 6篇孙永年
  • 6篇江荣才
  • 6篇许玉华
  • 6篇苏万强

传媒

  • 13篇立体定向和功...
  • 8篇安徽省第九次...
  • 7篇第二届国际肿...
  • 6篇中华神经外科...
  • 6篇中国肿瘤临床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华放射肿瘤...
  • 4篇第二届全国肿...
  • 4篇第七届全国立...
  • 3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中国神经肿瘤...
  • 3篇第十二次全国...
  • 3篇全国第十三次...
  • 2篇安徽医学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国卫生统计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武警医学院学...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2篇中国临床保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14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12篇2009
  • 21篇2008
  • 16篇2007
  • 28篇2006
  • 15篇2005
  • 7篇2004
  • 1篇2002
1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维适形放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肺功能与放射性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前后肺功能、DVH参数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程度的关系。方法:83例未手术的肺癌患者,男52例,女31例,中位年龄64岁,KPS评分≥70。三维适形放疗前、放疗后3个月检查患者肺功能,并观...
王鹏潘绵顺李勇孙海辉孙永年周锋梁月华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肺功能损伤放射性肺炎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体内外抗胶质瘤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正常人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的体外细胞毒活性,以及对脑胶质瘤裸鼠移植模型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取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通过多种细胞因子体外诱导成CIK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作动态表型分析。用LDH法测定CIK细胞体外对U251的杀伤率,利用无胸腺裸小鼠U251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CIK细胞体内抑瘤作用。结果:CIK细胞在培养2周左右获得大量增殖,CD3+/CD56+双阳性细胞大量增殖>1000倍。体外实验证明,CIK细胞对U251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体内实验表明,CIK细胞能够显著抑制Balb/c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其抑瘤率可达50%。结论:CIK细胞是一种新型和高效的免疫活性细胞,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抑制胶质瘤生长的作用,有可能用于临床上脑胶质瘤的过继性免疫治疗。
王鹏于津浦高松源安秀梅王晓光李文良
关键词:脑肿瘤神经胶质瘤杀伤细胞生物因子
基于小波分析和ARMA模型的冬季门诊量分析与预测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在分析门诊量变化的基础上,优化现有ARMA的预测模型,达到提高门诊量的预测精度,实现合理制定工作计划和优化医院资源的目的。方法分析天津医科大总医院2014年冬季720834例门诊量,提出以"小波分析+ARMA预测"的医院门诊量预测模型,对比"ARMA"模型和"小波分析+ARMA预测"模型,分析模型的预测结果。结果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门诊量受节日、气候和其他医院的影响;"小波分析+ARMA预测"模型预测的准确度好于"ARMA"模型。结论采用"小波分析+ARMA预测"能够预测医院就医人数的变化规律,模型总体预测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马明杨旭王鹏
关键词:小波分析ARMA门诊量预测
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垂体大腺瘤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背景与目的:垂体大腺瘤多数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有部分患者不接受手术,是否可行伽玛刀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96例垂体大腺瘤的伽玛刀放射外科临床资料,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1997年到2003年,本院行伽玛刀治疗的垂体瘤302例,其中96例为垂体大腺瘤,50%等剂量曲线包绕肿瘤体积1/2或2/3,肿瘤基底部周边剂量14~27Gy,中心剂量30~40Gy,视通路控制在8~10Gy以下。结果: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后随访平均34个月,临床症状、MRI检查肿瘤大小及形态的改变、内分泌检查相关激素的变化、视力视野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伽玛刀放射外科采用剂量-体积分割治疗垂体大腺瘤是一个可以选择的治疗手段。
潘绵顺王鹏朱世友许玉华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垂体巨腺瘤
伽玛刀治疗良性颅底脑膜瘤
目的: 探讨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良性颅底脑膜瘤中长期疗效和毒性。方法: 选取了1997~2002年治疗的颅底脑膜瘤患者196例,肿瘤体积平均6.2±4.9cm3,给予中心剂量平均27.9±5.9Gy,周边剂量平均12.4±...
潘绵顺王鹏杨渭川郭裕天葛锐丁同爱胡咪梅
关键词:颅底脑膜瘤伽玛刀放射外科肿瘤控制
文献传递
采用伽玛刀治疗83例青少年脑动静脉畸形
目的评估伽玛刀治疗青少年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 MASEP-SRRS 型头部型伽玛刀治疗的83例青少年脑 AVM 的资料,AVM 的体积0.3~25.4 cm,平均(2.9±1.4)cm...
潘绵顺王鹏朱世友许玉华
文献传递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02年
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IAC)是指脑脊液样无色清亮液体被包裹在蛛网膜所构成的囊状结构内而形成的占位性病变.蛛网膜囊肿临床少见,约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1%[1,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其中75%发生于儿童[1].我科自1982~2001年共收治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119例,其中112例采用手术治疗.
王鹏马景鑑
关键词:颅内蛛网膜囊肿IAC影像学表现外科手术术后并发症
伽玛刀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中长期效应。方法:随访193例伽玛刀治疗后的无功能型垂体腺瘤,分成单纯伽玛刀治疗组与外科手术后加伽玛刀治疗组,平均随访时间46.2个月(36~90个月)。单纯伽玛刀治疗组68例,手术...
潘绵顺孙海辉王鹏李勇孙永年周峰商海焦
关键词:临床疗效
20例脑肿瘤术中应用B超定位切除的意义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总结术中B超在脑肿瘤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对20例脑肿瘤患者26个病灶实施术中B超脑肿瘤切除。结果:20例患者26个病灶行术中B超定位脑肿瘤切除,肿瘤定位准确,不需探查,肿瘤切除满意,无脑组织损伤,未出现相应明显的神经系统障碍。结论:术中B超操作简便,重复性强,定位准确,安全经济,肿瘤切除满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李文良刘群朴颖哲李鹏徐勇李秀英王鹏王晓光
关键词:术中B超脑肿瘤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及放射外科治疗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颅神经疾病或神经源性疼痛中较常见的一种神经痛.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性触电样短暂而剧烈剧痛为临床特征.国内6大城市调查,患病率为56人/10万人病率...
潘绵顺王鹏汪业汉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放射外科治疗发病机制
文献传递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