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娜

作品数:21 被引量:141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杂交
  • 9篇水稻
  • 7篇杂交籼稻
  • 7篇籼稻
  • 6篇氮肥
  • 4篇氮素
  • 4篇杂交稻
  • 4篇配施
  • 4篇根系
  • 4篇干物质
  • 3篇氮肥运筹
  • 3篇氮效率
  • 3篇栽插
  • 3篇栽插方式
  • 3篇施氮
  • 3篇剪根
  • 3篇干物质积累
  • 2篇氮钾
  • 2篇氮钾配施
  • 2篇氮量

机构

  • 21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四川省气象局
  • 1篇四川省农业气...

作者

  • 21篇马均
  • 21篇李娜
  • 20篇孙永健
  • 14篇杨志远
  • 12篇代邹
  • 11篇蒋明金
  • 9篇徐徽
  • 8篇严奉君
  • 7篇赵建红
  • 7篇王春雨
  • 6篇何艳
  • 5篇郭长春
  • 4篇李应洪
  • 3篇李玥
  • 3篇谢华英
  • 3篇王海月
  • 2篇吕腾飞
  • 2篇张绍文
  • 2篇余华清
  • 1篇李旭毅

传媒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作物学报
  • 2篇杂交水稻
  • 2篇核农学报
  • 2篇2014年全...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稻米
  • 1篇全国第十六届...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8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硒对不同水稻幼苗镉胁迫的缓解作用及其对矿质营养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3μmol/L Se(亚硒酸钠)对杂交籼稻品种宜香2115(籽粒低Cd积累)和川谷优2348(籽粒高Cd积累)幼苗在不同浓度(0、0.1和1mmol/L)Cd胁迫下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加Se显著增加了不同浓度Cd胁迫下2个水稻品种幼苗的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但川谷优2348叶绿素b含量下降;加Se可增加2个水稻品种体内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且川谷优2348的2种抗氧化物质含量均高于宜香2115,表现出品种间差异;在1mmol/L Cd胁迫下,Se主要通过促进川谷优2348合成更多的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来提高对Cd的耐受性,而宜香2115主要通过Se促进植物螯合肽的合成来降低Cd的毒害;加Se能使幼苗维持较高的根部活力,从而降低遭受Cd胁迫伤害的程度;随着Cd胁迫程度增加,2个水稻品种幼苗地上部Cd含量显著上升,加Se可直接抑制2个水稻品种对Cd的吸收;在Cd胁迫下,Se能降低2个水稻品种地上部Ca、Zn含量,但对Cu、Mn含量变化的影响存在品种间差异,而Se对2个水稻品种根部矿质元素含量影响表现一致,即在Cd胁迫下根部Ca、Cu含量增加,Mn、Zn含量减少。
代邹王春雨李娜蒋明金严奉君徐徽孙永健马均
关键词:水稻苗期镉胁迫
油菜-水稻轮作模式下油菜季氮肥投入与水稻季氮肥运筹对杂交籼稻光合生产力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索油菜季氮肥投入与水稻季氮肥运筹对杂交籼稻光合生产力及产量的影响,为水旱轮作模式下水稻适宜的氮肥运筹方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研究油菜季2种氮肥投入量(常规施氮:180 kg·hm^-2,减量施氮:150 kg·hm^-2)、水稻季150 kg·hm^-2施氮量基础上3种氮肥运筹模式[M1—m(基肥)∶m(分蘖肥)∶m(穗肥)=2∶2∶6,M2—m(基肥)∶m(分蘖肥)∶m(穗肥)=3∶3∶4,M3—m(基肥)∶m(分蘖肥)∶m(穗肥)=4∶4∶2]对杂交稻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相对于常规施氮,油菜季减量施氮影响了杂交稻齐穗期光合特性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水稻季M1、M2、M3处理杂交稻齐穗期和齐穗后15 d的光合生产力均增加;油菜季减量施氮和水稻季M3运筹模式杂交稻的光合速率增幅最大。油菜季减量施氮处理杂交稻齐穗期和成熟期茎鞘干物质质量、转化率和产量均增加;水稻季M1、M2、M3处理杂交稻齐穗期茎鞘干物质质量和产量增加;油菜季减量施氮和水稻季M3运筹方式干物质积累增幅最大。【结论】油菜季减量施氮和水稻季M3运筹方式可增强杂交稻生育后期光合性能,提高杂交稻叶面积指数,增加杂交稻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从而提高杂交稻产量,为本研究最佳处理。
马鹏杨志远李娜李郁吕旭孙永健马均
关键词:氮肥运筹光合速率
剪根对杂交稻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以杂交稻F优498和德香4103为材料,砂培育秧35 d后,设置4种不同程度的剪根处理[分别将整株根系剪去1/3、剪去2/3、全部剪除、不剪根(对照)],研究剪根对杂交稻苗期生理特性及养分吸收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剪根后0~24 h,各剪根处理的秧苗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其含量均高于不剪根的对照;剪根程度越大,各生理指标的峰值越大,达到峰值的时间越短。剪根后1~14 d,各剪根处理的根长、根表面积、地上和地下部分干物质重、植株含氮量和氮积累量均不同程度低于对照,且随剪根程度的增大呈下降趋势。不同水稻品种受剪根影响的程度不同,F优498受剪根伤害的影响小于德香4103。
李玥赵建红严奉君孙永健李娜徐徽代邹马均
关键词: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氮积累量
水氮管理模式对不同氮效率水稻氮素利用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研究背景】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据估计到2030年世界水稻总产需较目前增加60%才能满足需求,我国则须在现有水平上提高20%。实际生产中,灌溉用水、氮肥投入对提高水稻产量和稳定粮食生产起重要作用;但农业水资源的日益紧...
孙永健孙园园徐徽杨志远代邹严奉君李娜李玥蒋明金马均
关键词:水稻氮效率氮素利用
文献传递
秸秆还田与栽插方式对水稻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2
2019年
通过明确不同秸秆还田与栽插方式下水稻根系及产量形成的差异,为不同栽插方式下秸秆还田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迟熟型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置秸秆不还田、覆盖还田和翻埋还田3种还田方式,副区为人工移栽和毯苗机插2种栽插方式,研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和栽插方式下水稻根干质量、根冠比、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差异。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对根系生长的影响表现为前抑后促,抑制了分蘖盛期单茎和群体根系的生长,促进了拔节期至成熟期根系的生长,齐穗期翻埋还田水稻根系生长更好,成熟期则是覆盖还田根干质量、根数更高。各生育时期根系直径,分蘖盛期和成熟期的单茎、群体根系指标以及根干质量,拔节后15 d、齐穗后15 d和成熟期单茎伤流强度均表现为人工移栽>毯苗机插,但拔节期和齐穗期根系形态指标和群体根干质量小于毯苗机插。不同于翻埋还田对毯苗机插稻齐穗期根系生长有利,覆盖还田能有效促进人工移栽稻齐穗期根系生长,减缓花后根系衰老,维持单茎较大伤流强度。2)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平均使水稻增产3.50%,与人工移栽互作的增产率为2.03%~9.81%,与毯苗机插互作的增产不明显,其中又以秸秆覆盖还田与人工移栽互作增产效果最佳。3)分蘖盛期根干质量,成熟期根干质量、单茎根系指标和群体根系指标,分别与每穗粒数、总颖花量和产量显著正相关,分蘖单茎和群体根系形态指标与有效穗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秸秆还田后人工移栽均实现了增产,而毯苗机插多表现为减产,覆盖还田产量较翻埋还田高。覆盖还田与人工移栽互作下的水稻根系早生快发、衰老慢、单茎伤流强度大,产量最高,翻埋还田促进了毯苗机插中期的根系生长,但齐穗后根系衰老快,单茎伤流强度小。
何艳严田蓉郭长春郭长春彭志芸李娜马鹏余华清孙永健杨志远余华清
关键词:作物秸秆秸秆还田水稻栽插方式根系
剪根处理对不同秧龄杂交稻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以超级杂交稻F优498为材料,采用旱育秧方式育苗,设置不同秧龄(25d和40d)和幼苗伤根处理(整株根系剪去1/3、2/3、全部,以不剪根为对照),进行水培试验,研究根系损伤后(0~48h和1~29d)的生理响应、物质积累、根系形态及氮素吸收特性。结果表明,剪根后不同秧龄秧苗受影响的程度及反应速度不同,秧苗地上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出现了明显峰值,伤根程度越大,峰值越高,到达峰值的时间越早;25d秧龄的幼苗在剪根后的生理抗性及恢复能力均明显强于40d秧龄的幼苗。从剪根程度来看,不同秧龄下,剪根1/3处理对幼苗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25d秧龄,剪根1/3处理在处理后22d,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地上部、根系干质量以及根冠比均大于对照,同时该处理氮素积累显著高于对照;40d秧龄,整个生育期根系表面积均随剪根程度的增大而减小,剪根1/3处理在处理后22d,根冠比显著大于对照,处理后29d,地上部、根系干质量、根系长度、氮素积累量以及含氮率均大于对照,而伤根程度较大不仅会导致水稻幼苗根系生长受阻,同时会严重抑制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从而影响水稻幼苗的生长发育。
李应洪王海月严奉君李娜孙永健代邹谢华英马均
关键词:杂交稻秧龄剪根生理特性
氮肥运筹与栽植方式对杂交籼稻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以杂交籼稻‘Ⅱ优498’为材料,在光温条件差异较大的四川省汉源和温江两地研究氮肥运筹方式[(基蘖肥与穗肥配比分别为9∶1(N_1)、7∶3(N_2)和5∶5(N_3)]与栽植方式[宽窄行栽培(C_1)、三角形栽培(C_2)、扩行减株栽培(C_3)、抛秧栽培(C_4)]对水稻库容量、籽粒灌浆充实及产量的影响,探明光温特性、养分调控和栽植方式与水稻籽粒灌浆及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1)光温优越的汉源地区水稻籽粒库容量、充实度、结实率和千粒重均优于温江,籽粒的最初生长势较低,达到灌浆峰值的日期推迟,前、中期的灌浆强度较高,历时久,生长量占比亦较大,且灌浆活跃期较长,更易获得高产;2)随着氮肥后移程度的增加,水稻最大库容量呈减小趋势,但籽粒的充实率、充实指数、库有效充实度、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均呈增加趋势,籽粒最初生长势降低,最大灌浆速率(G_(max))和平均灌浆速率(G_(mean))提高,达到灌浆峰值的日期推迟、生长量占比增加,灌浆历时缩短,总体以氮肥适度后移(N_2)处理产量更高;3)不同栽植方式在结实率和千粒重上的差异较小,而在生物产量、最大库容量、灌浆特征参数和充实指标上存在较大差异,各栽植方式在获得高产时存在相似的灌浆特性,即库容量较大,籽粒最初生长势较低,达到灌浆峰值的日期延迟、生长量占比较大,G_(max)和G_(mean)较高,宽窄行栽培、三角形栽培、扩行减株栽培和抛秧栽培分别在N_1、N_1、N_2和N_3条件下获得高产,其中三角形栽培产量最优;4)相关分析表明,随着最大库容量的增大,籽粒的最初生长势降低,灌浆峰值期延后,前、中期的灌浆历时与灌浆强度增加,达灌浆峰值期的生长量比例亦增加,且在前、中期的灌浆强度和前期的灌浆贡献率优势显著时更易获得高产。因此,提高水稻产量应结合当地的生态条件并针对不同的栽植方式采取相应的氮
严田蓉李旭毅李娜蒋明金杨志远何艳王春雨王海月马均
关键词:生态条件氮肥运筹灌浆特性库容量
栽插方式和施钾量对杂交籼稻叶源特征及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材料,研究机插(T1)和手插(T2)2种不同栽插方式和不同施钾量(0、60、120、180、240 kg/hm^2)对杂交籼稻叶源特征、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手插稻,抽穗后机插稻剑叶和倒2叶的SPAD值偏低,但其变化相对平稳;齐穗期机插稻的叶面积指数高于手插稻,但齐穗后10~20 d剑叶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大于手插稻;与不施钾肥比较,施钾能稳定剑叶抽穗后SPAD值及齐穗后净光合速率;随施钾量的增加,机插稻和手插稻的叶面积指数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机插稻的叶面积指数以施钾量180 kg/hm^2的最高,手插稻以施钾量120 kg/hm^2的最高;随施钾量的增加,不同时期干物质质量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相较于手插稻,机插稻在拔节前干物质积累更具优势,而手插稻在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比例高于机插稻;过高或过低的施钾量均不利于水稻后期茎鞘和叶片干物质的转运;手插稻实际产量(12 517.1 kg/hm^2)较机插稻(12 128.3 kg/hm^2)提高了3.21%,机插稻实际产量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总颖花量不足,导致穗粒数偏少,施钾能有效提高机插稻的千粒质量和结实率,进而提高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施钾水平对手插稻实际产量的影响不明显,机插秧较适宜的施钾量为120 kg/hm^2。
孙加威李娜王春雨张绍文蒋明金赵建红孙永健马均
关键词:杂交籼稻机插手插施钾量
不同时期氮钾配施对杂交籼稻F优498产量形成的影响
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材料,设氮、钾不同施用时期配比处理,其中氮素处理基、蘖、促花、保花肥比例分别为:5∶3∶1∶1(N1)、3∶3∶2∶2(N2)、3∶1∶3∶3(N3)、NO(不施氮)4个处理;钾素基、蘖、促花、保花...
孙加威杨志远李应洪代邹赵建红李娜谢华英孙永健马均
关键词:杂交籼稻氮肥钾肥干物质积累作物产量
文献传递
不同栽植方式下大穗型杂交稻产量及氮素营养特性差异研究
【研究背景】四川盆地稻作区湿度大、光照少、温差小的自然条件不但影响该地区水稻实际产量,还会极大限制其产量潜力;然而实际上该地区水稻产量潜力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实际产量已经达到公认的上限值(产量潜力的80%)。大穗型水稻品...
杨志远李娜孙永健徐徽代邹严奉君吕腾飞赵建红蒋明金马均
关键词:氮素营养消光系数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