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晖

作品数:14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珠海校区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篇小说
  • 8篇京派
  • 7篇京派小说
  • 5篇道家
  • 3篇美学
  • 3篇老庄
  • 2篇学史
  • 2篇意境
  • 2篇文学
  • 2篇回忆
  • 1篇道家艺术
  • 1篇虚静
  • 1篇异化
  • 1篇因缘
  • 1篇婴儿
  • 1篇中国现代小说
  • 1篇人性
  • 1篇山水
  • 1篇山水画
  • 1篇生长点

机构

  • 12篇暨南大学

作者

  • 12篇冯晖
  • 1篇刘绍瑾

传媒

  • 3篇江汉论坛
  • 3篇暨南学报(哲...
  • 3篇当代文坛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云梦学刊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由画而文:京派小说“意境”之因质
2012年
京派小说营造了超凡脱俗的画意文境。学界主流看法是:京派小说的"意境"是"五四"后在外国文论与外国小说的启发下,转而反观中国古代抒情文论传统这一双重影响下所形成的。笔者并不认同这一看法。事实上,京派小说"意境"形成的根本原因,由京派小说家大多同时具有画家身份这一创作主体特征所决定,他们先画后文(小说),天然建构了山水画的"意境"意识,由画"意"到文"境",浑然天成。
冯晖
关键词:京派小说意境山水画画论
京派小说家的“回忆”和“梦”文学观与老庄的“虚静”论被引量:1
2008年
京派小说家有自己独特的文学观和小说艺术理论,他们认为"创作不是描写‘眼见’的状态,是当前‘一切官能的感觉的回忆’"(沈从文),"小说是回忆"(汪曾祺),"创作的时候应该是‘反刍,’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梦"(废名)。他们对文学创作持"回忆"观和"梦"观,实际上就是把创作看成是一种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意义上的审美现象;而具体到创作主体上来说,"回忆"和"梦"文学观的主旨又是为了培养作家与实际生活的心理距离从而造就一个审美的心胸。如果我们把京派小说家的这种文学创作观和小说艺术观放到中国古典美学历史发展脉络里,就会发现,它的源泉是老庄的"虚静"论。
冯晖
关键词:京派小说家回忆老庄虚静
京派小说的“桃花源”与老庄的“理想国”被引量:2
2010年
京派小说家有着浓厚的"桃花源"情结,在其所营造的乡土田园小说里反复描摹着自然环境之美与自然人性之美。京派小说的这种"天人合一"的乡村世界的文化原型,其实就是老子的"小国寡民"和庄子的"至德之世"。
冯晖
关键词:京派小说老庄小国寡民
京派的“童心”与道家的“复归于婴儿”
2012年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京派同人集中探讨了"童心"理论并创作了大量的"童心"小说。溯其渊源,当滥觞于道家的"复归于婴儿"这一哲学理想。它们在"人法自然"与"返璞归真"两个层面上取得了美学汇归,共同表达了对自在自由自然的人类本真生命的渴望。
冯晖
关键词:京派道家童心复归
京派小说与道家因缘
从20世纪初伊始,关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交融、碰撞与选择,就己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且这个话题历久弥新,一直延续至当下。老子和庄子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的重要资源,在中西文化碰撞的现代语境中,以何种姿态进入现代文学视野...
冯晖
关键词:京派小说道家中西文化美学
论莫言的“流派归属”与文学史的权力被引量:1
2013年
号称为"当代"的当代文学史对莫言的研究至少落后莫言的创作实践20多年,而古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对于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解读也极大地使用了"塑造"和"调剂"的权力。所有这些对于从"中国文学史"中来获知"中国文学的历史"的接受者来说,显然具有巨大的遮蔽性。其实,接受者可以将"文学史"视为一个可以阅读的文本,而不必将之奉为一个终极观念标准的"文学的历史"。
冯晖
关键词:流派文学史权力
京派的时间意识与老庄的退化史观被引量:1
2011年
在进化论成为主潮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时间"与"文化"里,京派却在小说创作中反复表达着"旧"和"常"的时间意识与文化价值观,这显然是一种罕见的文学史现象。形成这种文学史现象的最深沉的哲学根源,是京派对老庄的退化史观的认同,它们在人类生命的"反璞归真"这个美学层面上获得了内在同一性。
冯晖
关键词:京派小说进化论老庄
论人类美学史上反异化的思想滥觞及误读因由被引量:1
2014年
技术的发展与文明的发达反而使得人类离自由与本真愈来愈远,为物所役,被物"异化",这已是美学界的不争之论。然而,对于究竟是谁在人类美学发展史上首次意识到人类的"异化"现象并对其进行反思则颇有争论,凌继尧认为是卢梭,许抗生则认为是老子。经过多方梳理,笔者发现,卢梭"异化"思想最根本的美学资源是《道德经》。学界何以造成误读?原由主要在于四个方面:个人著述、时代反响、生存语境以及承传者。
冯晖
关键词:老子卢梭美学史异化误读
《中国现代小说的风貌》:叶维廉道家美学探索的生长点被引量:1
2017年
叶维廉的《中国现代小说的风貌》一书于1969年即已问世,台湾学界一直以来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它是研究台湾"现代小说"的经典。而大陆的叶维廉研究虽已历经34年,但整个学界却对该书从未置一词,这使得叶维廉本人都对大陆这种冷淡的学术反应感到不可思议。本文正是对此种学术现象的首次回应,在台湾学界对该书的定位之后另有解读,认为:叶氏在文艺评论领域的重要转向——从借镜西学到溯源道家,以及他于1971年提出的"纯粹经验美学"和1974年提出的"模子寻根说"这些重要学术观点,溯其原初生长形态,根在此书。
冯晖
关键词:道家
道家艺术精神影响下的京派小说之“意境”
2012年
中国山水画的本质是"意境中的山水",且其对绘画主体的要求是"虚以静心",而意境及虚静理论的滥觞都是道家。京派小说是诗化小说,其中最主要的"诗性"表现就是"意境"。京派小说的这一美学特质与其创造者的画家身份是分不开的,主要是一种由"画的意境"所形成的"文(小说)的意境",秉承老庄及其影响下的中国古典艺术精神而来。
冯晖
关键词:京派小说意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