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文彬

作品数:64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薄荷
  • 11篇薄荷醇
  • 10篇活性
  • 8篇丹参
  • 7篇蛋白
  • 7篇细胞
  • 6篇药物
  • 6篇痤疮
  • 6篇仙子
  • 6篇促透剂
  • 5篇抑菌
  • 4篇丹参素
  • 4篇丹参酮
  • 4篇药物组合物
  • 4篇体外
  • 4篇透皮
  • 4篇透皮吸收
  • 4篇家兔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机构

  • 37篇广东药科大学
  • 27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广东省皮肤性...
  • 1篇广州新海医院
  • 1篇广东药学院附...
  • 1篇佛山普正医药...

作者

  • 64篇刘文彬
  • 29篇金小宝
  • 24篇王晖
  • 19篇朱家勇
  • 15篇褚夫江
  • 7篇吴玉萍
  • 7篇汪洁
  • 6篇黄钊
  • 6篇卢雪梅
  • 6篇薛漫清
  • 4篇梁庆
  • 4篇王爱娟
  • 3篇马艳
  • 3篇王敏
  • 2篇龚梦鹃
  • 2篇唐晓峰
  • 2篇古炳明
  • 2篇沈娟
  • 2篇聂昊
  • 2篇付万进

传媒

  • 6篇广东药学院学...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中草药
  • 2篇中国药房
  • 2篇今日药学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广东化工
  • 1篇中药材

年份

  • 1篇2025
  • 7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0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类判别分析法评价4种促透剂的促透效果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运用聚类判别分析法评价4种促透剂的促透效果。方法:研究氮酮、薄荷醇、石菖蒲挥发油、二甲基亚砜对模型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在离体兔背部皮肤上透皮行为的影响,计算稳态流量、渗透系数、滞后时间、增渗倍数,运用聚类判别分析法中的欧氏距离值对促透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聚类判别分析法分析结果与透皮试验所得数据处理的结果相符合。结论:聚类判别分析法对促透剂促透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是可行的。
龚梦鹃郑棉浩王晖刘文彬
关键词:促透剂
基于泛基因组学和消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金黄色葡萄球菌新型抗菌靶点及其药物的分子对接分析
2024年
目的:应用泛基因组学和消减蛋白质组学技术从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中筛选新抗菌靶点,为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方法: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关键词检索全基因组测序数据,收集50个测序级别为Complete的菌株基因组数据。采用BPGA工具对基因组数据进行泛基因组分析获得金黄色葡萄球菌核心基因,采用消减蛋白质组学技术从中筛选获得潜在抗菌靶点,以潜在抗菌靶点为受体,采用LibDock软件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药物库中筛选潜在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药物和靶点的结合能力。结果:50个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中共有14379个基因家族,其中1620个为核心基因。消减蛋白质组学分析,酪氨酸自激酶1335为潜在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靶点。采用LibDock软件筛选出巴龙霉素、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和阿德福韦等9个化合物可能针对该靶点蛋白发挥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靶点与化合物结合力良好。结论:酪氨酸自激酶可能是一种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潜在的靶点。
谭锦莉黄丹廖婧阳朱刘冲刘文彬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菌分子对接
制何首乌在制备抗紫外线产品及抗衰老外用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制何首乌提取物在制备抗紫外线产品中的应用。所述抗紫外线产品为以制何首乌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制成的任一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物,所述抗紫外线产品为外用药物;本发明还提供了制何首乌提取物在制备抗衰老外用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可...
王晖刘文彬薛漫清胡旭光
一株娄彻氏链霉菌WA11-1-1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娄彻氏链霉菌WA11‑1‑1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娄彻氏链霉菌WA11‑1‑1分离自美洲大蠊,目前该菌株保藏在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629,保藏日...
刘文彬金小宝唐彬
传统炮制与现代加工方法对罗仙子抑菌及抗炎作用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传统炮制与现代加工方法对罗仙子抑菌及抗炎活性的影响。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为实验对象,比较传统炮制及现代加工制品的抑菌及抗炎作用。结果:现代加工制品的抑菌抗炎作用优于传统炮制品。结论:现代加工工艺能够有效的保护罗仙子中抑菌及抗炎物质的活性。
褚夫江金小宝许银叶吴玉萍刘文彬朱家勇
关键词:抑菌抗炎
外用丹参酮乳膏抗痤疮药效及机制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观察外用丹参酮乳膏对兔耳痤疮模型的影响及其抗痤疮机制。方法:新西兰兔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克林霉素凝胶)及丹参酮乳膏高、中、低剂量组、丹参酮乳膏+薄荷醇组、乳膏基质组。模型制备成功后,在造模部位2 cm×2 cm范围涂抹对应药物0.5 g,每日1次,给药2周后,测定局部血管微循环、耳片重、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6(IL-6)和二氢睾酮(DHT)含量。结果:模型组家兔炎症相关指标耳片重为(0.210 0±0.038 5)g,IL-1α为(90.22±15.00)ng.L-1,IL-6为(135.88±11.28)ng.L-1,丹参酮乳膏高、中、低剂量组、3%丹参酮乳膏+1%薄荷醇组和阳性药物组相对于模型组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与模型组兔耳涂药部位的微血管灌注量(41.17±5.34)比较,丹参酮乳膏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均能显著的提高兔耳涂药部位的微血管灌注量(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乳膏高、中剂量组、丹参酮乳膏3%+薄荷醇1%组均能显著的降低血清中DHT含量(P<0.01)。对痤疮丙酸杆菌克林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31.25 mg.L-1,丹参酮乳膏的MIC为195.31 mg.L-1,薄荷醇的MIC为6 250 mg.L-1。结论:丹参酮乳膏具有显著的抗痤疮作用,丹参酮乳膏抗痤疮机制可能通过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杀灭作用,通过降低二氢睾酮来抑制皮脂的生成,降低IL-1α和IL-6来抑制痤疮部位的炎症,及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痤疮的愈合。薄荷醇能够提高丹参酮乳膏的治疗作用。
刘文彬梁庆王晖黄钊
关键词:外用痤疮薄荷醇
诃子水提物对高尿酸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诃子水提物改善高尿酸肾病大鼠的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获取诃子活性成分及靶点信息,GeneCards数据库收集高尿酸肾病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PPI)分析;运用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3.7软件构建“诃子-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疾病”网络图。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诃子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并通过pkCSM数据库预测核心成分的ADMET性与类药性。采用氧嗪酸钾联合10%果糖诱导构建高尿酸肾病大鼠模型,通过对血清及尿液的肾功能指标检测及肾组织HE、PAS和Masson染色,验证诃子水提物的保护作用。采用CCK8、RT-PCR及Western blot等方法验证诃子水提物及其核心成分对尿酸诱导的HK-2肾损伤细胞模型及关键靶点的作用。结果:收集获得7个诃子活性成分,成分靶点70个,高尿酸肾病相关靶点878个,药-病交集靶点22个。GO富集分析表明,诃子主要影响白细胞凋亡、对有机环状化合物的细胞反应、对肿瘤坏死因子的反应等生物过程;发挥与蛋白质特定结构域结合、参与凋亡信号通路的半胱氨酸型内肽酶活性、BH3结构域结合等分子功能;涉及膜微区、转录调节复合物、受体复合物等细胞组分,进而起到治疗高尿酸肾病的作用。KEGG富集分析表明,诃子治疗高尿酸肾病涉及的主要通路为P53信号通路、凋亡信号通路等。TP53、ESR1、CASP8、CASP9和CASP3是诃子治疗高尿酸肾病的关键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诃子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且ADMET性与类药性分析表明核心成分均具有良好的成药性。动物实验表明,诃子水提物显著降低高尿酸肾病大鼠血清尿酸(SUA)、肌酐(Scr)、尿素氮(BUN)和24 h尿蛋白含量(P<0.05或P<0.01),并改善肾组织病理损伤。细胞实
刘豪沈娟刘文彬金小宝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利用ATR-FTIR变化探讨薄荷醇对皮肤角质层结构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薄荷醇对皮肤角质层结构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皮肤角质层样本和健康志愿者皮肤给予薄荷醇后,测定全衰减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在皮肤角质层的变化,以确定皮肤角质层结构是否改变。结果在大鼠皮肤实验中,与对照组和溶剂组相比,氮酮组大鼠角质层中的CH2对称振动(2 854 cm 1)发生了相对位移,角蛋白NH-C=O振动I峰(1 659 cm 1)及II峰(1 637 cm 1)发生了位移,NH-C=O振动I峰发生了裂峰;薄荷醇组大鼠角质层中CH2非对称振动(2 925 cm 1)、CH2对称振动(2 854 cm 1)发生相对位移。在人体皮肤试验中,与对照区和溶剂区相比,氮酮组CH2非对称振动(2 921.5 cm 1)和CH2对称振动(2 852.1 cm 1)发生了3~4个波长位移;薄荷醇组CH2非对称振动(2 922.7 cm 1)和CH2对称振动(2 853.8 cm 1)发生了3~4个波长位移。结论薄荷醇可能是通过改变角质层中脂质的构象,使角质层脂质双分子层的流动性增加、有序致密结构改变,降低皮肤屏障作用,从而使药物的透过性增加。
薛漫清梁庆黄钊聂昊刘文彬王晖
关键词:薄荷醇透皮吸收脂质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质量份数计,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包括:水菖蒲20~60份、铁棒锤30~50份、安息香20~60份,儿茶40~10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成分简单、天然,药...
龚水明刘文彬金小宝汪洁
一种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昆虫药物的研制
朱家勇褚夫江金小宝卢雪梅肖明珠刘文彬黎运西许银叶吴玉
1、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该成果属于医学领域,旨在按照中药、天然药物5类新药标准,研制一种具有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昆虫药物。 2、主要内容及发现点:该成果依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对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5的要求,完成...
关键词:
关键词:降血脂药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