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芳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贝类
  • 4篇污染
  • 4篇麻痹性贝类毒...
  • 4篇海域
  • 2篇东海海域
  • 2篇污染状况
  • 2篇南海海域
  • 1篇代谢研究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鱼苗
  • 1篇枝角类
  • 1篇色谱
  • 1篇市售
  • 1篇相色谱
  • 1篇媒介
  • 1篇黄海海域
  • 1篇高效液相
  • 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PSP

机构

  • 6篇暨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雷芳
  • 5篇江天久
  • 2篇黄翔
  • 1篇吴锋
  • 1篇江涛
  • 1篇徐轶肖
  • 1篇吴霓
  • 1篇杜克梅
  • 1篇包财

传媒

  • 2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枝角类为媒介的麻痹性贝类毒素传递与代谢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为了弄清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产生、转化和归宿,本文以海洋枝角类为媒介,研究了麻痹性贝类毒素在海洋食物链中的传递与代谢过程。结果表明,PSP毒素可以沿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枝角类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鱼苗进行传递和代谢。整个实验过程中,塔玛亚历山大藻、蒙古裸腹溞、红鳍东方鲀均检测到C1+2,鱼苗体内还发现似新生成的neoSTX。毒素传递过程中,C1+2中低毒性的α型毒素C1比例增大;毒素在鱼苗体内净化时,各PSP成分和总毒素含量普遍随净化时间的延长而减少。该结果为解释麻痹性贝类毒素为何在海洋各营养级生物体中广泛存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也为我国开展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监测和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江天久雷芳徐轶肖
关键词:枝角类鱼苗
深圳市售贝类麻痹性贝类毒素和腹泻性贝类毒素污染状况研究
近年来由误食染毒的贝类引起的中毒事件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但我国至今尚未建立起完整的贝类食用安全监控体系,对市售贝类的贝类毒素污染状况的研究也很少,贝类的食用安全威胁着市民的生命和健康。深圳水产批发市场作为我国水产品的聚...
雷芳
关键词:麻痹性贝类毒素
文献传递
我国东海和南海近岸海域麻痹性贝类毒素污染状况被引量:12
2013年
于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在深圳罗湖水产批发市场定期采集产自我国东海和南海海域的主要市售贝类,运用小白鼠生物法进行麻痹性贝类毒素污染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13种贝类中,只有华贵栉孔扇贝染毒,检出率为75%,毒性值均较低,最高值出现在2007年11月27日产自湛江的样品,达到2.57 Mu/g,无超标.在时间分布上,该种贝类全年都含有毒素,表现出冬、春季染毒率较高,夏、秋季染毒率比较低的季节特点.广东沿海贝类毒素的检出率为25.4%,主要分布在南澳和湛江海域,含量范围介于0.31~2.57 Mu/g.福建沿海的贝类毒素检出率为53.9%,含量范围介于0.35~0.96 Mu/g.广西沿海的贝类样品未检出PSP.
杜克梅雷芳吴霓吴霓
关键词:麻痹性贝类毒素
广东东部沿海麻痹性贝类毒素成分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为了弄清广东东部沿海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的主要成分及其藻类来源,运用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技术,对2005-2006年间在粤东近岸重点养殖区采集的主要经济贝类进行了麻痹性贝类毒素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染毒的贝类样品中共检出PSP的12种成分,各成分的检出率时空分布特征有所不同,其中N-磺酸氨甲酰基类毒素C1和氨基甲酸酯类毒素GTX1的检出率最高,均达78%以上;其次为GTX4,达71%。在毒素含量方面,C1普遍较低,春季含量较其他季节高,而在春秋两季贝类中,GTX1和GTX4含量普遍较高。总体上,麻痹性贝毒在粤东海域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和贝类种间差异。地域上以柘林湾污染较为严重,毒素成分最多,且含量较高;季节上春季为染毒高峰期,秋季次之;主要染毒贝类为牡蛎(Crassostrea spp.)、结蚶(Tegillarca nodifera)、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和蚶(Scapharca spp.),柘林湾2005年9月14日的结蚶毒性最高,其毒性当量值达到370μgSTX/100g。与其他贝类相比,蚶类对高毒力的GTX毒素有更强的积累能力。
江天久包财雷芳吴锋江涛
关键词:麻痹性贝类毒素高效液相色谱
我国东海和南海近岸海域腹泻性贝类毒素污染状况被引量:20
2013年
为了揭示我国海产贝类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污染状况,提高贝类毒素的监测和管理水平,确保海产品的食用安全.从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在深圳罗湖水产批发市场定期采集产自我国东海和南海海域贝类,共14个贝类品种,186份样品,运用小白鼠生物检测法进行腹泻性贝类毒素检测.结果显示,东海和南海海域贝类腹泻性贝类毒素污染较严重,其中广东沿海贝样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为52.54%和40.68%;腹泻性贝类毒素污染程度与贝类种间差异相关,以波纹巴非蛤受毒素污染情况最严重;贝类样品阳性检出率和超标率呈现季节性变化特征,春季和秋季样品毒素含量较高.
黄翔雷芳江天久
关键词:东海海域南海海域
深圳市售黄海海域贝类腹泻性贝类毒素污染状况研究
<正>腹泻性贝类毒素(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日本和西欧,北欧等国家。腹泻性贝类毒素不仅能造成急性中毒,也能产生潜在的慢性中毒,其作用机理目前还不十...
黄翔雷芳江天久
关键词:黄海海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