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敏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土壤标准物质中Pb生物可给量的体外模拟试验被引量:3
- 2013年
- 基于生理学的体外模拟实验(PBET),旨在测定经口无意摄入的土壤和尘土中的Pb在人体消化道内的生物可给性。采用国家土壤标准物质GBW07429(长江中下游土壤)对体外模拟实验的回收率和精密度进行测定。20次重复测定的结果显示,整个分析流程的回收率(各提取态之和占总量的百分含量)为96.4%~105%,满足体外模拟试验的分析要求。土壤标准物质GBW07429中胃阶段和小肠阶段Pb的生物可给量分别为2.8mg/kg和0.42mg/kg,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具有较好的精密度。研究采用土壤标准物质GBW07429测定了Pb的生物可给量,为分析Pb的生物可给性的体外模拟试验提供一个参考值。
- 张慧王佳敏羊嘉文李非里
- 关键词:PB体外模拟实验生物可给性
- 覆膜对莴苣中重金属的影响及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采用逐级提取技术,研究覆膜栽培方式对莴苣茎和叶中Cu、Fe、Cd总量和形态的影响及其健康风险评价。相比于不覆膜方式,覆膜栽培方式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的矿化和莴苣的生长,改变了重金属Fe和Cd向莴苣迁移的行为。覆膜方式对莴苣茎和叶中Cu的总量影响很小,但显著增加了莴苣茎中的Cd含量,降低了叶片中Fe的含量,平均增值为0.2 mg/kg和-150 mg/kg。形态分析结果表明覆膜栽培使莴苣茎中的水提取态Fe向盐酸提取态Fe转化,降低了其在茎中的生物活性,由此导致叶片部位总Fe以及盐酸提取态Fe和残渣态Fe的减少。覆膜组茎中Cd的活性并没有改变,其总Cd的增加归功于活性最低的残渣态含量的增加;而叶片中显著增加的乙醇提取态Cd由于占总量的比例很少,因此覆膜组叶片中总Cd并没有显著增加。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2种栽培方式下的莴苣叶中Cd总量均超标,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但以每日最大允许摄入量作为参考,莴苣各部位中3种元素的人均日暴露量均低于WHO推荐的ADI值2.4、42、0.06 mg/d。覆膜栽培方式对人体莴苣叶摄入量贡献率的影响较大,使Fe的贡献率降低了13.1%,而Cd的贡献率增加了6.53%,即增加了摄入Cd的潜在风险。
- 王佳敏刘秋亚胡释尹李非里
- 关键词:覆膜莴苣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