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登攀
- 作品数:50 被引量:17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基于GNOME的溢油污染渔业资源损失评估被引量:1
- 2020年
- 基于GNOME溢油模型模拟"世纪之光"轮沉没溢油事件的漂移轨迹和扩散分布。采用FVCOM水动力模型模拟建立潮流场,与《潮汐表》的结果基本吻合。采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环境预报系统再分析资料(CFSR)的风场,通过GNOME溢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最小遗憾轨迹跟最佳预测区域,并采用泰森分析法进行污染面积分析。结果显示,将21 h的模拟结果与MODIS遥感监测数据对照发现,漂移位置基本吻合。参照各种渔业资源的评估标准、海洋生态损害和损失补偿评估的方法,将模拟结果与拖网调查数据相结合,分别计算出游泳动物直接经济损失为6.1万元,渔业资源4d内的直接损失为51.29万元,得出"世纪之光"轮4 d内的溢油损失已达到了211.26万元。本研究将数值模拟方法与渔业资源的评估相互联系,不通过现场观测就可以对渔业资源的损失进行估算。GNOME溢油模型可以运用于类似的溢油事故溢油轨迹和扩散的快速预报,为溢油事故应急响应提供了参考。
- 毕研军刘心田宋协法董登攀
- 关键词:GNOME溢油渔业资源
- 三种因素对海水生物流化床启动期间营养盐去除及amoA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17年
- 在实验室规模下,以旋转式生物流化床(CB-FSB)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初始总氨氮(TAN)、水温及滤料膨胀率3种条件下,海水生物流化床生物过滤功能启动期间TAN和亚硝酸盐氮(NO-2-N)去除及amoA基因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生物流化床生物过滤功能启动所需时间随着水温的升高而缩短,在水温为15℃、20℃和25℃时,启动所需时间分别为27 d、25 d和23 d;初始TAN质量浓度的升高也会缩短生物流化床生物过滤功能启动所需要的时间,在初始TAN质量浓度为1 mg/L、2 mg/L、4 mg/L时,启动所需时间分别为24 d、22 d和21 d;在膨胀率为100%和150%时,启动所需时间无明显差别,分别为21 d和20 d,明显好于膨胀率为50%时启动所需时间27 d;amoA基因的数量变化与TAN去除率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并随着初始TAN浓度的升高而增多,在4 mg/L时数量最多,达到2.76×10~7copies/g。
- 宋协法王学超董登攀
- 关键词:循环水养殖生物流化床营养盐功能基因
- 温度、体重对斑石鲷耗氧率、排氨率的影响及昼夜节律变化被引量:15
- 2017年
- 采用密闭流水式呼吸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体重组((50.94±5.50)g、(103.61±10.48)g、(154.58±7.56)g、(194.56±14.56)g)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在3个不同温度(20、25和30℃)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以及斑石鲷耗氧率、排氨率的昼夜节律变化。研究表明,3个温度条件下斑石鲷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体重的增大而降低,斑石鲷白天平均耗氧率为(2.535±0.204)μg·(g·min)^(-1),夜间平均耗氧率为(2.531±0.064)μg·(g·min)^(-1),其耗氧率的昼夜差异不明显。白天平均排氨率为(0.104±0.007)μg·(g·min)^(-1),夜间平均排氨率为(0.083±0.007)μg·(g·min)^(-1),白天平均排氨率明显大于夜间。投喂饲料后斑石鲷耗氧率最高点出现在投喂饲料后1~3h,最低点出现在投喂饲料后19~23h,耗氧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排氨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温度升高使斑石鲷排氨率达到峰值的时间提前。
- 宋协法程亚伟邢道超彭磊翟介明李波董登攀
- 关键词:温度体重耗氧率排氨率昼夜节律
- 不同生长阶段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质调控和氮磷收支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循环水养殖系统具有节水、省地、环保等优点,目前在国内外水产养殖中得到广泛应用,养殖过程中水质的动态变化反映鱼类养殖生长环境状况,氮磷收支规律反馈养殖系统是否具有高效性,二者可评估特定养殖生物在特定养殖条件下的养殖效果。为了了解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变化与氮磷收支规律,通过对不同生长阶段(一龄与二龄)红鳍东方鲀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质、鱼体及饲料中氮、磷的定期采样,计算氮、磷的输入与输出量,比较了系统水质变化与氮磷收支规律。结果显示,一龄和二龄的红鳍东方鲀养殖系统分别在投喂后2、4、10、14 h和2、4、14、18 h出现营养盐浓度高值点,建议针对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红鳍东方鲀养殖系统需对不同时间段进行水质重点监测,主成分分析表明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参数可作为红鳍东方鲀循环水养殖水质的指示因子。一龄和二龄的红鳍东方鲀养殖系统中用于鱼体生长发育的氮元素分别占总输出的25.16%和28.41%,用于鱼体生长发育的磷元素分别占总输出的47.37%和51.66%,二龄的红鳍东方鲀养殖系统与一龄养殖系统的氮磷吸收率相比有显著性提高(P<0.05)。实际生产中可通过增加二龄红鳍东方鲀专用饲料蛋白质与磷元素含量,提升养殖产量。研究阐明了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变化与氮磷收支规律,营养物质的来源与归宿,对合理评价系统的经济与生态效益、优化系统工艺参数具有指导意义。
- 张翔宇宋协法于智海宋元照苏鹏董登攀李贤
- 关键词:红鳍东方鲀循环水养殖系统氮磷收支
- 一种利用地下水加热的养鱼池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地下水加热的养鱼池装置。包括养鱼池、进水管、排水管、自动恒温混水阀,受自动控制装置控制的温度传感器、电动阀,深水泵,其特征是还包括与深水泵相连通的作为供热热源的深水井,和提供低温水的高位池。上述养鱼池的...
- 宋协法董登攀
- 辊道式鱼类分级机的设计与模拟仿真被引量:3
- 2023年
- 随着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对水产养殖的机械化、智能化程度要求不断提高。针对国内目前对于鱼类分级机械研究和应用较少,人工分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1台参数可调的辊道式鱼类分级机,以构建的大泷六线鱼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EDEM仿真开展辊轴转速、直径和倾角对分级准确率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响应面试验,分析分级过程中辊轴参数对鱼体分级准确率的影响以优化其工作参数。结果显示:辊轴转速、倾角和直径均对分级准确率有显著影响。其中,辊轴转速和倾角以及转速和直径之间存在交互影响,当分级辊轴转速为3.4 r/s,倾角为7.8°,直径为2.68 mm时,分级准确率最高,准确率为90.5%。本研究为EDEM仿真方法在水产机械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并为鱼类分级机的设计及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 赵良宋协法李贤董登攀黄志涛
- 一种渔船燃油消耗率实船测量系统及方法
- 一种渔船燃油消耗率实船测量系统及方法,包括日用油柜、燃油测量桶、渔船发动机和集成控制单元;日用油柜、燃油测量桶通过三通阀与渔船发动机相连接供给燃油;通过流量计和电子密度计测量燃油测量桶供给渔船发动机的进油量和燃油密度;通...
- 宋协法董登攀
- 文献传递
- 基于物质平衡原理的贝类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设计与试验被引量:2
- 2014年
- 为恢复和保护濒危淡水贝类资源,该文根据物质平衡原理,以具有代表性的淡水彩虹贝类为研究对象,设计并构建了一套小型的室内淡水彩虹贝循环水养殖系统,该系统由养殖池、生物过滤器、蓄水池、循环水泵、充氧系统和自动投饵装置等环节组成。并在该循环水系统中对钩介幼虫2日龄的彩虹贝幼贝进行了为期60 d的养殖(2011年6月21日到2011年8月20日),整个养殖周期内,彩虹贝幼贝养殖系统环境稳定,水质稳定良好,彩虹贝幼贝壳长日增长量为15.2μm/d,彩虹贝幼贝的最大相对增长率发生在第40天到第50天,其相对生长率为32.4%,和之前池塘流水、跑道式等养殖模式相比,该循环水系统养殖的彩虹贝幼贝获得了更高的生长率。该研究可为淡水贝类的人工繁育和养殖提供参考。
- 黄志涛董登攀宋协法万荣华丹Eric Hallerman
- 关键词:养殖水处理IRIS
- 饲料粘合剂对刺参循环水养殖水质、生长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不同饲料粘合剂对系统水质及刺参生长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设置了无粘合剂添加的对照组(D1)和分别添加5%红薯淀粉(D2)、黄原胶(D3)、瓜尔胶(D4)、卡拉胶(D5)的4个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采用(20.0±5.0)g规格的刺参,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饲养42 d,测定养殖水质、刺参体质量和肠道微生物组成,并运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对刺参肠道微生物进行组间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冗余分析和典型关联分析对水质与肠道微生物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粘合剂的添加对水质有优化作用,其中瓜尔胶组水质最佳;红薯淀粉和瓜尔胶组的刺参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且刺参出皮率较高。刺参肠道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等,优势菌科为弧菌科、红杆菌科等。红薯淀粉组的刺参肠道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且肠道中黄杆菌科等有益菌丰度升高。水质与刺参肠道微生物存在显著相关性,在科水平上,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与弧菌科、希瓦氏菌科呈正相关,与黄杆菌科、肠杆菌科呈负相关。研究表明:综合考虑水质、刺参生长及肠道微生物情况,在刺参饲料中选择红薯淀粉或瓜尔胶作为粘合剂,更有利于刺参的健康养殖及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良好水质的维持。
- 周宜敬宋晨雨杜凌翔李贤董登攀宋协法
- 关键词:刺参粘合剂循环水养殖肠道微生物
- 射流式泡沫分离器中气水比对水处理效率的影响
- 2024年
- 循环水养殖具有节能、节水、环保等优点,是国际先进的养殖模式代表之一。泡沫分离器作为循环水养殖系统的重要设备,其结构设计、操作管理对系统的净水效果有重要影响。目前泡沫分离器运行调节管理参数大多依靠经验,缺乏理论支撑。以应用较广的射流式泡沫分离器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探究射流式泡沫分离器在不同气水比条件下(1∶2、1∶2.5、1∶3)泡沫的产生效率;采用实机试验探查不同气水比对悬浮颗粒物去除效率的影响。CFD结果显示气水比为1∶2.5时,泡沫分类器产生的气泡数量最多;实机试验结果显示,当气水比为1∶2、1∶2.5、1∶3时,泡沫分离器对固体颗粒的去除效率分别为35.23%±0.77%、44.85%±0.81%、44.52%±0.58%,其中气水比1∶2.5、1∶3的泡沫分离器相比于气水比1∶2的泡沫分离器固体颗粒去除率显著性提高。综上,射流式泡沫分离器气水比建议设定为1∶2.5,可获得较优颗粒物去除率及较好的出泡效果。本研究为优化泡沫分离器的运行参数提供了新的思路。
- 姜浩柳瑶宋协法李贤董登攀黄志涛
- 关键词:气水比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