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 作品数:8 被引量:23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经济管理 更多>>
20世纪后期北半球热带地区的干旱可能受自然驱动 2019年 热带地区是人类重要的栖居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域,其降雨变化关乎全球40%人口的生存发展,以及全球水文循环和能量平衡的稳定性。20世纪以来,北半球热带地区的降雨呈下降趋势,然而其(自然或人为)驱动机制和未来的变化趋势至今仍未有定论,给该地区的人口、经济和生态发展等带来了未知的威胁和挑战。 王甜莉 臧婧杰 李彦祯 李东关键词:水文循环 能量平衡 热带地区 全球气候变化 山东半岛石笋记录的倒数第二次冰消期δ18O变化特征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被引量:7 2019年 文章基于山东半岛岩溶洞穴(上小峰洞)一根长约41 cm的石笋SD1的铀系测年和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获得138. 0~125. 8 ka B. P.平均分辨率为30年的石笋δ18O 和δ13C时间序列,并据此讨论了倒数第二次冰消期区域气候和环境变化的特征及与全球变化的联系.在倒数第二次冰消期,上小峰洞石笋( SD1)δ18O的变化与中国南方石笋δ18O的变化具有类似的阶段变化特征,进一步确认了冰消期北大西洋气候对亚洲季风的重要影响.通过对山东石笋高分辨δ18O记录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发现该记录存在显著的约60年、 75年和1620年周期,表明太阳活动和北大西洋涛动与该地区气候变化有紧密的联系.同时,通过对比东亚季风区高分辨率石笋记录,认为在倒数第二次冰消期为"两步冰消"的变化特征.除此之外,上小峰洞石笋碳酸盐δ18O冰期和间冰期平均值的差异仅为0. 7‰,远小于内陆洞穴石笋碳酸盐δ18O冰期和间冰期平均值的差异(羊口洞约为1. 4‰,董哥洞约为2. 2‰,三宝洞约为2. 4‰).这一显著差异可能主要源于海岸线迁移造成的海陆格局的变化对区域季风降水及降水氧同位素组成的重要影响;并且冰期-间冰期海平面变化对近海环境记录、大陆架下垫面、海洋沉积物气候指标等都可能产生影响. 薛刚 蔡演军 马乐 马乐 成星 卫莹莹关键词:石笋 氧同位素 我国季风区5ka B.P.气候事件 5.0 ka B.P.前后全球普遍经历了一次快速的降温事件,对世界范围内很多地区的环境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本文利用公开发表的有高精度年代控制的、高分辨率石笋和湖沼沉积记录,系统回顾了5 ka B.P.气候事件在我国不同地区... 李东 谭亮成 安芷生关键词:文化影响 我国季风区5 ka BP气候事件 被引量:6 2016年 5.0 ka BP前后全球普遍经历了一次快速的降温事件,对世界范围内很多地区的环境产生了显著影响。本文利用公开发表的有高精度年代控制的、高分辨率石笋和湖沼沉积记录,系统回顾了5 ka BP气候事件在我国不同地区的降雨表现。这次气候事件在我国季风区不同区域都有记录,其中在季风区北方和青藏高原地区记录的最为清楚,体现为显著的干旱。事件起始于5.6—5.5 ka BP,在5.0 ka BP左右达到峰值,其后快速回升。5 ka BP气候事件对我国新石器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太阳辐射减少导致的赤道辐合带南移和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减弱导致的亚洲夏季风减弱可能驱动了此次气候事件。然而,不同地区、特别是南方地区的不同记录在此次事件的表现形式和开始时间有所差异。云南和湖北的泥炭记录显示此次事件为突变事件,发生于4.7—4.9 ka BP,不同于其他地质记录的渐变状态。未来还需加强在南方地区,特别是华东地区重建涵盖5 ka BP气候事件的有绝对定年的高分辨率可靠降雨记录。进一步厘清这些记录的差异是由于不同气候代用指标和记录分辨率的不同以及测年误差导致的,还是对气候事件的响应存在着区域差异。 李东 谭亮成 安芷生关键词:KA 文化影响 青海赛多浦岗日地区雀莫错组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2 2015年 在羌塘盆地北部赛多浦岗日地区,侏罗纪雁石坪群下部雀莫错组有大面积的出露,岩性主要为一套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其下、上段的岩石薄片鉴定为砂岩及粉砂岩。雀莫错组上下段的粒度分析均反映岩石组分由跳跃组分和悬浮组分构成,并且跳跃组分总体的含量占主导地位,反映样品的分选较好。最终认为雀莫错组的沉积环境总体是三角洲相,以三角洲前缘相的砂岩、粉砂岩沉积为主,砂岩类型主要为细粒岩屑砂岩、长石砂岩、石英砂岩等;其中下段是三角洲前缘相靠近前三角洲的部分,上段是三角洲前缘相靠近三角洲平原相的部分。 曲远馨 孙国胜 许中杰 张建泽 王春光 苏蓉 王刚 李东关键词:粒度特征 沉积环境 Avaatech XRF岩芯扫描分析方法在石笋Sr/Ca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19年 XRF岩芯扫描分析方法在海洋和湖泊沉积环境变化方面的应用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目前其应用还没有广泛拓展到洞穴石笋的研究中.在本文中,我们利用最先进的第四代Avaatech高分辨率XRF岩芯扫描仪测试了3根石笋(2根文石石笋, 1根方解石石笋)的Sr元素以及Sr/Ca比值.通过不同扫描路径之间和不同扫描分辨率之间的对比,以及与ICP-OES、Itrax XRF和Artax XRF结果的对比,证实了Avaatech XRF岩芯扫描仪可以准确、快速、无损地进行石笋高分辨率Sr元素的测试.此外,我们还结合石笋氧同位素记录,尝试解释了所测石笋Sr/Ca的古气候意义. 李东 谭亮成 谭亮成 蔡演军 孙有斌 蔡演军 成星 孙有斌 程海 成星 高永利 晏宏关键词:XRF 石笋 古气候 Chinese stalagmite δ18O controlled by both the Indian summer monsoon and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李东洞穴蝙蝠粪堆积物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020年 蝙蝠粪堆积物是洞穴沉积物的一种,由蝙蝠排泄后在洞穴底部堆积而成.由于蝙蝠食物来源单一,以洞穴周边动植物为食,动植物受气候变化影响,并通过食物链进入蝙蝠粪,因此蝙蝠粪中包含有丰富的过去环境变化信息,其沉积序列可以用来进行古环境重建.蝙蝠粪在古环境研究中的优点在于蝙蝠粪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沉积速率快,记录的环境信息多样,并可以通过加速器质谱14C定年获得高精度年代,是一种很好的环境记录载体.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学者逐步关注蝙蝠粪研究,但当时各项指标所指示的意义不太明确,研究范围较为局限,随后研究开展得较少,关注度也不高.本文梳理了目前全球蝙蝠粪研究现状,讨论了蝙蝠粪中可以用来重建古环境的各种代用指标及其指示意义;最后,介绍了我们在美国得克萨斯州Devil's Sinkhole蝙蝠粪的初步研究结果,并对这一研究载体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王曦谦 高永利 王甜莉 程鹏 臧婧杰 Geary Schindel 李东 李东 谭亮成关键词:古环境 古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