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立杰

作品数:5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大型底栖动物
  • 4篇底栖动物
  • 3篇湿地
  • 3篇黄河三角洲
  • 2篇物种
  • 2篇物种多样性
  • 1篇多样性
  • 1篇优势度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入渗
  • 1篇生态优势度
  • 1篇水源涵养
  • 1篇滩地
  • 1篇滩涂湿地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入渗
  • 1篇土壤贮水
  • 1篇群落

机构

  • 5篇山东农业大学
  • 4篇山东省林业科...
  • 3篇滨州学院
  • 1篇山东省黄河三...

作者

  • 5篇刘立杰
  • 4篇夏江宝
  • 4篇许景伟
  • 4篇李传荣
  • 2篇王月海
  • 2篇郑莉
  • 1篇刘浦孝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湿地科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黄河三角洲滩地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水文特性被引量:39
2009年
以无林地为对照,对黄河三角洲滩地3种林分类型的土壤水文物理性状、土壤入渗特性及土壤贮水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与无林地相比,有林地具有一定的压碱抑盐效果。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容重、孔隙度和孔隙比等表征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指标明显好于无林地,且0-20 cm土层好于20-40 cm。各指标林地间差异较大,其中刺槐林好于杨树林,而白蜡林最差。②乘幂方程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地区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入渗过程,有林地土壤入渗性能好于无林地,刺槐林、杨树林、白蜡林的平均渗透速率值分别是无林地(1.84 mm/min)的2.22,1.78,1.59倍。③有林地的土壤吸持、滞留贮水量、土壤涵蓄降水量、有效涵蓄量均表现为刺槐林>杨树林>白蜡林>无林地,且0-20 cm土层的贮水性能均好于20-40 cm。说明在涵养水源和水分有效性方面,刺槐林优于杨树林,白蜡林较差。从贮蓄水分、涵养水源角度来考虑,可在盐碱程度类似的生境中首先考虑刺槐、杨树树种。
许景伟李传荣夏江宝刘立杰王月海
关键词:滩地黄河三角洲土壤入渗土壤贮水水源涵养
黄河三角洲滩涂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数量特征被引量:18
2009年
在对黄河三角洲河口滩涂区主要立地类型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物种丰度、生物量、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及生态优势度指数等指标对3种梯度带8类典型样地下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群落特征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黄河口滩涂区共有大型底栖动物30种,隶属于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及环节动物门,共7纲24科25属;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由多到少为节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平均生物量为19.48g·m-2,平均丰度为679.04ind·m-2,生物量由多到少为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②随着由水生生境过渡到旱生生境,河口滩涂区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有减少趋势,生态优势度有增加的趋势,其生物种类、生物量和丰度表现为芦苇湿地>海防林带>盐碱滩。③随着季节的变化,不同样地类型的物种丰度和生物量变化幅度很大,夏季比春季高;但生态优势度指数随季节变化不明显,由春季到夏季底栖动物在物种均匀度上表现为减弱趋势,而物种多样性总体上表现为增加趋势。
夏江宝李传荣许景伟郑莉刘立杰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
黄河口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名录初报被引量:6
2010年
在山东省东营市内的黄河口湿地主要立地类型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41种,隶属于33科35属,并对它们的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
郑莉李传荣许景伟夏江宝刘立杰刘浦孝王月海
关键词:黄河口湿地大型底栖动物
黄河三角洲滩涂湿地夏季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5
2009年
2008年7月,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分离、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河三角洲滩涂湿地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并利用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einer)、均匀度指数及生态优势度指数对该湿地内4个环境梯度带9类典型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滩涂湿地夏季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36种,8纲28科29属,隶属于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及环节动物门;其生物量为节肢动物最高,软体动物次之,环节动物最低。随着河口滩涂湿地从水生生境过渡到旱生生境,大型底栖动物MargMef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均呈减小趋势,表现为潮间淤泥海滩最高,芦苇(Phragmites arustralis)湿地次之,海防林带最小。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45~1.00,表现为芦苇湿地最高,潮间淤泥海滩次之,海防林带最低。生态优势度表现为海防林带最高,盐碱滩涂次之,而水生生境的潮间淤泥海滩与芦苇湿地最低。
夏江宝李传荣许景伟刘立杰
关键词:滩涂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生态优势度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湿地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功能群研究
大型底栖动物在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相关研究目前还仅仅集中在物种编目的层面上,为完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揭示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分别于2006年春季、夏季以及20...
刘立杰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黄河三角洲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环境因子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