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晨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国防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大学科研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4篇通信
  • 3篇抗干扰
  • 2篇人机
  • 2篇无人机
  • 2篇无人机群
  • 2篇机群
  • 2篇干扰环境
  • 2篇博弈
  • 2篇博弈论
  • 1篇动态频谱
  • 1篇信道
  • 1篇载波
  • 1篇战术
  • 1篇战术通信
  • 1篇智能化
  • 1篇柔性铰链
  • 1篇砂轮
  • 1篇衰落特性
  • 1篇速率
  • 1篇碳化钨

机构

  • 7篇国防科技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韩晨
  • 1篇关朝亮
  • 1篇戴一帆

传媒

  • 3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液压气动与密...
  • 1篇计算机科学
  • 1篇指挥与控制学...
  • 1篇天地一体化信...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复杂曲面碳化钨密封零件精密磨削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碳化钨为典型的碳化物陶瓷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具有高硬度、高脆性及很高的耐磨性,所以难以采用传统的车削、铣削等工艺进行加工。在碳化钨工件上加工出复杂的曲面结构,并保证工件的面形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则更加困难。为获得高表面质量的复杂曲面碳化钨密封工件,采用杯形金刚石砂轮单点磨削的方法实现碳化钨材料加工;设计压电陶瓷驱动柔性铰链微进给机构精确控制砂轮切深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复杂曲面加工的成形运动;探索最优工艺参数获得高面形精度和低表面粗糙度。分析了碳化钨磨削加工材料去除机理,以此指导柔性铰链精密进给机构设计,并规划杯形砂轮改善面形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磨削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青铜基及树脂基杯形砂轮以45°倾角单点磨削碳化钨样件,其表面粗糙度值Ra由初始的500nm减小到15nm,面形精度RV值达到0.25μm。该装置可以在普通机床上磨削出高质量的碳化钨工件。
韩晨戴一帆关朝亮
关键词:碳化钨粗糙度杯形砂轮柔性铰链
干扰环境下无人机群动态频谱决策方法被引量:1
2022年
无人机通常以集群组网的方式进行协作传输,其凭借成本低廉、部署灵活等特点,在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无线通信的广播特性及无人机视距传输的特点,无人机群容易受到恶意干扰攻击。同时,由于无线频谱资源的稀缺性,无人机群需要共享有限的频谱资源以提升频谱效率,从而需要面对内部节点间的互扰问题,因此形成了干扰环境下无人机群最大化集群和速率的优化问题。为了提高干扰环境下无人机群数据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联盟形成博弈的分布式协同频谱决策方法,以应对外部的恶意干扰威胁及无人机群内部的互扰问题,进而实现干扰威胁下无人机群动态、高效、智能的频谱决策。借助势能博弈理论证明了所提抗干扰联盟形成博弈可以实现稳定的联盟分组,并可得到纳什均衡解。
邱文静韩晨刘爱军
关键词:无人机群通信抗干扰协同通信博弈论
一种适用于战术通信环境的车对车信道模型被引量:1
2023年
在战术通信环境下,机动车载平台间的无线信道特性更加复杂。传统移动信道模型没有考虑战术场景下的特殊因素对车对车信道的影响,所以此类模型不能应用于战术车载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为解决传统移动信道模型的局限性,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战术通信环境的车对车(Tactical-Vehicle-to-Vehicle,T-V2V)信道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实际战术场景中两个车载平台间相互运动、方向性天线的对准问题以及地形地貌等因素对车对车信道的影响,并基于电平通过率(Lever Crossing Rate,LCR)和平均衰落持续时间(Average Duration of Fading,ADF)指标对所提模型进行统计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更加贴合战术通信实际情况,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出战术通信环境下的车对车信道的变化特性。最后,该文对影响T-V2V信道模型的相关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所得结果对战术车载通信系统的物理层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林鑫刘爱军梁小虎韩晨
关键词:战术通信方向性天线
卫星互联网抗干扰策略研究展望被引量:3
2022年
卫星互联网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对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干扰环境中,卫星互联网仍需保证其数据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智能化新型干扰的威胁以及经典链路级抗干扰手段的局限性催生了智能化、网络化抗干扰的新需求。针对卫星互联网的结构特点和现代通信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智能化、网络化抗干扰的基本架构。智能化抗干扰基于“感知—学习—预测—决策—反馈”的逻辑闭环,进行主动抗干扰决策,以实现自配置和自优化。网络化抗干扰通过各节点之间的协作通信,以拓扑控制重建链路、邻近节点资源重配置、业务流量负载均衡等方式提高网络化抗干扰水平,为构建跨层联合、多域结合、自主智能的抗干扰策略体系提供一定技术支撑。
韩晨刘爱军安康
非对称成对载波多址接入系统下行链路中的功率分配优化
2023年
为提高卫星通信系统的和速率,该文研究了非对称成对载波多址接入(APCMA)系统下行链路的功率分配问题。以最大化系统和速率为目标,在总功率和满足各用户最低服务质量的约束下,通过凸优化的方法,得到了最优功率分配方案,并给出了两种次优功率分配方案。该文以正交多址接入(OMA)中的经典算法作为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功率方案能够最大化和速率,展示了APCMA系统相比OMA系统在频谱效率方面有更优性能。
刘爱军宫立平韩晨高志祥林鑫
关键词:卫星通信功率分配
干扰环境下基于博弈论的无人机群部署与组网方法被引量:2
2022年
该文研究了干扰环境下基于博弈论的无人机(UAV)群部署与组网方法。首先,基于拥塞博弈,提出一种分布式无人机群部署算法(CUD)。每架无人机可以通过与邻近无人机的有限交互,实现自主的位置优化,以提高数据采集量,并增强干扰躲避能力。其次,基于联盟形成博弈,提出一种无人机群动态组网算法(USACF),可使无人机群在干扰威胁下实现分布式动态子网形成,提高数据传输质量,并增强无人机网络的鲁棒性和可靠性。此外,借助精确势能博弈,从理论上证明了所提博弈模型可以获得稳定的纳什均衡解。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较于传统算法有明显的性能提升。
韩晨刘爱军安康童新海梁小虎
关键词:无人机群抗干扰博弈理论
智能干扰:目的、方式、反馈被引量:4
2022年
人工智能技术为电磁频谱战的攻防双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干扰智能化的智能干扰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从智能干扰的策略目的、承载方式及效果反馈3个方面,厘清智能干扰的概念内涵,分析干扰智能化的逻辑特征,勾勒出智能干扰的整体框架,并为其实现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韩晨刘爱军牛英滔李永贵童新海
关键词:通信对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