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新梅

作品数:18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灌溉
  • 3篇灌水
  • 2篇地下水
  • 2篇智能农业
  • 2篇田间
  • 2篇田间灌溉
  • 2篇田块
  • 2篇土壤
  • 2篇能源
  • 2篇能源效益
  • 2篇农作
  • 2篇农作物
  • 2篇农作物种植
  • 2篇配水
  • 2篇坡降
  • 2篇葡萄
  • 2篇葡萄园
  • 2篇群算法
  • 2篇子群
  • 2篇作物

机构

  • 18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工程院

作者

  • 18篇郝新梅
  • 5篇康绍忠
  • 3篇王素芬
  • 3篇佟玲
  • 3篇毛晓敏
  • 2篇杨丽丽
  • 2篇李涛
  • 1篇丁日升
  • 1篇黄兴法
  • 1篇贺向丽
  • 1篇马孝义
  • 1篇张昕
  • 1篇刘鑫
  • 1篇李涛
  • 1篇李思恩
  • 1篇王凤新
  • 1篇刘佳宜
  • 1篇杜太生
  • 1篇李晓琳
  • 1篇冷栋

传媒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学位与研究生...
  • 1篇节水灌溉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土壤质地预测干旱区葡萄园土壤饱和导水率空间分布被引量:15
2014年
田间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空间变异性是影响灌溉水分入渗和土壤水分再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空间变化规律,有助于定量估计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和设计农田的精准灌溉管理制度。为了探究应用其他土壤性质如质地、容重、有机质预测土壤饱和导水率空间分布的可行性,试验在7.6 hm2的葡萄园内,采用均匀网格25 m×25 m与随机取样相结合的方式,测定了表层(0~10 cm)土壤饱和导水率、粘粒、粉粒、砂粒、容重和有机质含量,借助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分析了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土壤属性的空间相关性,并对普通克里格法、回归法和回归克里格法预测土壤饱和导水率空间分布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土壤饱和导水率具有较强的变异性,平均值为1.64 cm/d,变异系数为1.17;2)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60%的空间变化是由随机性或小于取样尺度的空间变异造成;3)土壤饱和导水率与粘粒、粉粒、砂粒和有机质含量具有一定空间相关性,而与土壤容重几乎没有空间相关性;4)在中值区以土壤属性辅助的回归克里格法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预测精度较好,在低值和高值区其与普通克里格法表现类似。研究结果将为更好地描述土壤饱和导水率空间变异结构及更准确地预测其空间分布提供参考。
李涛李晓琳郝新梅康绍忠
关键词:土壤土壤饱和导水率葡萄园
基于“五链环”野外综合实训平台的“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0年
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培养应用学科研究生的做法,使研究生既能在野外艰苦条件下进行学习和研究,成果面向国际学科前沿,同时又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团队扎根西北旱区二十余年,将野外实验站–示范基地–田间学校–科技农户–德育基地进行综合集成和链环式布局,以创建8项规则、实施8项举措、设计5个环节、开展8项活动为抓手,系统设计严谨治学态度养成、敏锐洞察力培养、综合视野拓展和高尚精神品德锤炼等素质培养工作,实现了研究生科技创新与自我管理能力、瞄准国际学术前沿与服务中国大地能力、掌握多学科知识与系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精湛专业技能与家国情怀“四融合”,显著提升了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
康绍忠康绍忠杜太生李思恩佟玲丁日升毛晓敏毛晓敏郝新梅黄兴法
关键词:综合素质培养研究生教育
一种用于U形渠道的可移动量水槽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U形渠道的可移动量水槽,包括U形渠道(8),还包括进口收缩段(1)、抛物线形喉口(2)、出口扩散段(3)、量水槽U形外壁(4),进口收缩段(1)为从量水槽U形外壁(4)断面过渡到抛物...
张昕刘佳宜郝新梅贺向丽
文献传递
田间灌溉节水技术评价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田间灌溉节水技术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田间灌溉的初始条件;步骤2:对每种灌水技术进行节水适用条件判断;对满足节水适用条件的灌水技术进入步骤3;若不满足,不建议使用相应的灌水技术;步骤3:基于步骤2计算灌...
郝新梅杨丽丽周政全张富强
文献传递
纳米硒肥在提高盐碱土中番茄产量和/或品质中的应用
本申请公开了纳米硒肥在提高盐碱土中番茄产量和/或品质中的应用,所述纳米硒肥为12.5mg/L的纳米硒水溶液,所述纳米硒的直径为20‑500nm;所述纳米硒肥的喷施方式为叶面喷施。叶面喷施浓度为12.5mg/L纳米硒水溶液...
郝新梅韩倩王亚敏
一种区域作物耗水时空格局优化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农作物种植优化控制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区域作物耗水时空格局优化设计方法。包括:选择优化区域并获取耗水计算单元,选取耗水计算单元上的耗水影响因子;计算耗水综合影响因子,选取设定种类的作物,并建立单种作物分布式耗水模...
王素芬黄好思康绍忠佟玲郝新梅
文献传递
黑河中游绿洲地下水位空间变异性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我国西北黑河流域中游干旱缺水,地下水资源是粮食安全和生态健康的基本保障,了解当地地下水位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动态变化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本文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对黑河中游地下水位进行回归分析,并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当地地下水位的空间变异规律进行分析,对比分析了普通克里金方法、克里金平滑效应修正法以及泛克里金方法在当地地下水位空间插值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1985—2010年间,当植被覆盖稳定时,黑河中游各月地下水位与其测点空间坐标呈线性相关;黑河中游各月地下水位具有很强的空间相关性;对于局部变化剧烈的地下水位,克里金平滑效应修正法可明显减小克里金插值所带来的平滑效应,但整体插值精度略低于普通克里金与泛克里金方法。
李江郝新梅范琳琳毛晓敏
关键词:地下水位变异函数
基于HYDRUS-2D的土壤水力特征参数反演及其时空变异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研究田间尺度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的时空变异性,基于甘肃省武威市石羊河试验站葡萄园内土壤含水率数据,采用HYDRUS-2D模型反演估计不同生育期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力特征参数,评估反演参数的土壤含水率模拟效果,分析其时空变异性。结果表明:田间尺度下采用反演参数模拟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的变化的效果优于同种情况下Rosetta模型预测参数的模拟效果;反演参数在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的模拟效果好于其它生育期,反演的拟合优度R2值由Rosetta模型的0.4~0.5提高到了0.7~0.8,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值由Rosetta模型的0.04~0.05 cm^(3)/cm^(3)和0.03~0.04 cm^(3)/cm^(3)分别降低到了0.03~0.04 cm^(3)/cm^(3)和0.02~0.03 cm^(3)/cm^(3);此外,反演出的土壤水力学特征参数只适用于参与反演过程类似条件下的模拟,应用于有明显差异的情景时,模拟精度显著降低;反演得出的3个参数土壤饱和导水率Ks、土壤水吸力方程参数α、土壤孔隙大小分布系数n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时空变异性,其中Ks和n的时空变异性小,α在0~10 m-1,时空变异性大。本研究可为准确预测农田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周政全郝新梅高言李涛
红崖山灌区机井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被引量:11
2013年
灌区机井空间布局的适宜性评价对于地下水的合理开采与机井的布局优化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选择石羊河流域红崖山灌区为研究区,提取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地下水埋深、含水层厚度、单井出水量和地下水矿化度等影响因素作为机井空间布局的适宜性评价指标,根据影响因子属性的空间变异性,将灌区划分为366个评价单元,并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值和区域的综合评价值。结果表明,红崖山灌区机井的空间布局受地下水埋深和单井出水量的影响较大;研究区不适宜、不太适宜、一般、较适宜和适宜布井的面积比例分别为19.33%、24.33%、46.61%、7.33%和2.40%,较适宜和适宜布井的面积比例较小。研究结果为灌区机井空间布局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刘鑫王素芬郝新梅
关键词:灌溉地下水灌区熵权法
微喷灌田间管网的优化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出水口的位置不同,田间管网布置方案也不同,从而影响田间管网的投资费用,以往的研究大多忽略了出水口位置对管网投资的影响。【目的】探究在自压供水条件下,出水口位置对田间管网建设费用的影响。【方法】分别对出水口位于地块一角、地块一边、地块中间3种情形建立以毛管长度、支管管径为决策变量,以微喷灌田间管网总投资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采用变径设计,选用遗传算法求解。【结果】与传统规范设计方案相比,出水口位于地块一角、一边和中间的模型优化方案,管道投资分别降低了20.0%、9.5%、23.9%。对比规范设计结果,出水口位于地块一边的管网投资最小,比出水口位于地块一角的布置方案投资降低了13.4%,出水口位于地块中间比位于一角时布置方案投资降低了7.2%;对比模型优化结果,出水口位于地块中间比出水口位于地块一角和出水口位于地块一边时田间管网投资分别降低了11.8%、9.9%。【结论】模型优化结果节省投资明显,模型优化结果显示出水口位于中间毛管双向布置时投资最省。
田新苗郝新梅马孝义柳烨
关键词:田间管网优化设计遗传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