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幕上下联合经岩骨入路切除巨大岩斜区肿瘤
- 2001年
- 龚坚王有刚黄武吴智远王明海
- 关键词:颅底肿瘤手术入路显微外科手术
-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与颅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72例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病例,分析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伤部位、文化程度、受伤方式等因素与精神障碍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痊愈34例,显效32例,好转4例,无效2例。精神障碍与入院时GCS无关,额颞叶损伤并发精神障碍多见,受教育程度与损伤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结论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受病理、心理、社会等因素共同影响。
- 钱惠农王有刚龚坚
- 关键词:颅脑损伤病理
-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85例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王有刚龚坚黄武吴智远钱惠农王明海朱蕴杰
- 关键词:显微手术疗效
- CT灌注扫描检测脑挫裂伤组织的血流变化
- 2014年
- 目的:研究脑挫裂伤组织的血流变化。方法:对31例脑外伤患者通过普通CT检查发现的脑挫裂伤病灶,分3个部位进行研究:出血核心区、周围低密度区、外围密度正常区,并选取挫裂伤对侧半球镜像区脑组织作为对照,进行CT灌注扫描,分析脑CT灌注参数:局部脑血流量、局部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并以局部脑血流量<0.15 ml/(g·min)作为严重缺血的阈值,分析3个区域的脑灌注值及严重缺血发生率。结果:普通CT检查共发现42处脑挫裂伤,从挫裂伤出血核心区到外围密度正常区脑灌注呈阶梯状逐步升高,出血核心区和周围低密度区脑灌注较对侧镜像区明显降低(P<0.05)。出血核心区全部发生严重缺血,低密度区严重缺血发生率为59.5%(25/42),密度正常区未发现严重缺血。结论:脑挫裂伤病灶区脑灌注明显降低,出血核心区和周围低密度区容易发生缺血坏死。
- 钱惠农王健王有刚
- 关键词:CT灌注成像脑挫裂伤脑血流
- 经颅多普勒监测重型脑外伤病人的颅内压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TCD)在重型脑外伤病人颅内压(ICP)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重型脑外伤病人,应用TCD检测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峰流速(Vs)、舒张期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同时记录ICP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随着ICP升高,PI、RI增大,Vd减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I>1.5的病人预后不良(P<0.05)。结论TCD可以无创监测脑外伤病人ICP的升高,对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价有重要指导意义。
- 钱惠农龚坚王有刚
-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颅内压脑外伤
- 动脉瘤栓塞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对比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和血管内治疗各自的适应症、优缺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117例,其中手术治疗81例,血管内治疗36例。结果手术治疗组治疗结果为优者78例(96.2%),中度残疾2例(2.6%),死亡1例(1.2%)。血管内治疗组出院时治疗结果为优者33例(91.7%),中度残疾1例(2.8%),死亡2例(5.5%)。结论根据动脉瘤的大小、部位以及手术者的经验采取两种不同的微侵袭治疗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 王明海龚坚王有刚吴智远钱惠农杨劲松黄武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血管内治疗
- 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组织工程骨修复颅骨缺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作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骨修复外伤后颅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自2006年6月至2007年2月,共4例外伤后颅骨缺损患者,抽取患者骨髓,分离得到hBMSCs,体外扩增和成骨诱导后,将hBMSCs与部分脱钙骨复合,体外共培养1周后,手术植入颅骨缺损区。分别于术后1周和3个月、6个月进行临床和三维CT检查随访。结果术后1周,三维CT均显示骨缺损区被所植入的组织工程骨充填;术后3~6个月,CT显示组织工程骨形成并修复骨缺损,新生骨与骨缺损断端融合。高龄患者及骨缺损面积过大患者,组织工程骨体内成活率较差。结论通过选择适宜的病例,以自体hBMSCs作为种子细胞,运用组织工程技术可以在人体内形成稳定的组织工程骨并可用于修复颅骨缺损。
- 王有刚李新庆李春和吴智远崔磊刘广鹏李宇琳孙剑
-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颅骨缺损
- 微创穿刺治疗颅内血肿46例被引量:2
- 2004年
- 王有刚龚坚黄武钱惠农王明海朱蕴杰
- 关键词:脑出血微创穿刺血肿
- CT灌注成像评价重型颅脑外伤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在重型颅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1例重型脑外伤患者,对病灶进行CT灌注扫描,分析病灶区的CTPI参数: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和平均通过时间(rMTT),并与对侧进行比较。以rCBV≤2ml/100g作为脑灌注不良阈值,记录大脑发生灌注不良区域的数目,并与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重型颅脑外伤后,损伤区普遍发生脑灌注降低,表现为rCBF、rCBV降低,rMTT升高(P<0.05)。随着大脑发生严重低灌注区域数量的增多,临床预后有明显降低(P<0.05)。在普通CT显示的低密度区,92.1%CTPI出现了低灌注,7.9%出现灌注增高。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使用CTPI检查有助于了解局部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为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 钱惠农王健王有刚
- 关键词:颅脑外伤
- MSCT重组在组织工程骨修复颅骨缺损畸形中的应用
- 2012年
- 目的:探讨利用MSCT观察组织工程骨修复外伤后颅骨缺损畸形的生长情况。方法:9例颅骨缺损患者经组织工程骨的体外培养、构建后,进行手术回植到颅骨缺损区。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和3、6、12个月进行MSCT及三维重组检查随访。结果:MSCT扫描及三维骨重组能清晰显示颅骨缺损及组织工程骨。术后1周MSCT均显示骨缺损区被所植入的组织工程骨填充,头颅外形明显改善。术后3~12个月CT显示组织工程骨形成并修复骨缺损,新生骨与骨缺损断端融合。结论:MSCT及其后处理重组可详细、直观地显示颅骨缺损及组织工程骨的生长情况。
- 李春和李新庆王有刚崔磊刘广鹏
- 关键词:颅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