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钉红

作品数:34 被引量:368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色谱
  • 9篇药理
  • 9篇色谱法
  • 8篇药理学
  • 8篇液相色谱
  • 8篇中药
  • 8篇相色谱
  • 8篇高效液相
  • 8篇高效液相色谱
  • 7篇液相色谱法
  • 7篇高效液相色谱...
  • 6篇网络药理学
  • 5篇田基黄
  • 4篇网络
  • 4篇分子
  • 4篇薄层
  • 3篇药材
  • 3篇药理学研究
  • 3篇乙醇
  • 3篇银屑

机构

  • 18篇广东省中医院
  • 12篇广州中医药大...
  • 8篇中山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东省中医药...

作者

  • 34篇吴钉红
  • 7篇朱伟
  • 7篇苏薇薇
  • 6篇王永刚
  • 6篇杨立伟
  • 6篇袁小红
  • 6篇丘小惠
  • 5篇李沛波
  • 5篇徐筱杰
  • 3篇吴忠
  • 3篇唐西
  • 3篇林华
  • 3篇赵瑞芝
  • 3篇张志祖
  • 3篇徐文
  • 2篇彭维
  • 2篇陈燕芬
  • 2篇卢传坚
  • 2篇陈丽娟
  • 1篇郑少文

传媒

  • 5篇中药材
  • 3篇中药新药与临...
  • 3篇广州化工
  • 2篇中国药房
  • 2篇中南药学
  • 2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河北中医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第九次全国中...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丽参注射液SPE-HPLC指纹图谱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研究高丽参注射液指纹图谱。方法:采用SPE-HPLC法对高丽参注射液样品进行分析,建立指纹图谱,并用相似度评价软件对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结果:共14个共有峰,11批高丽参注射液相似度均在0.95以上。结论:方法准确、可靠,为进一步控制高丽参注射液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林华吴钉红
关键词:高丽参注射液指纹图谱相似度
一种田基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田基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治疗肝炎药物中的应用。该提取物中含有下列五种化合物的总量不低于50%wt:紫杉叶素-7-鼠李糖苷、异槲皮苷、槲皮苷、白前苷和槲皮素;其中紫杉叶素-7-鼠李糖苷的含量为16.5...
苏薇薇王永刚李沛波唐西杨立伟吴钉红吴忠
文献传递
田基黄中三个黄酮类化合物保肝退黄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8
2007年
【目的】研究田基黄中槲皮苷(Quercetin-3-β-D-rhamnose)、异槲皮苷(Quercetin-3-β-D-glucoside)、田基黄苷(Quercetin-7-β-D-rhamnose)3个黄酮类化合物的保肝退黄作用。【方法】选用四氯化碳(CCl4)和D-氨基半乳糖胺(D-Gal)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3个黄酮类化合物对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影响;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致小鼠黄疸性肝损伤模型,观察3个黄酮类化合物对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影响。【结果】异槲皮苷、槲皮苷、田基黄苷均能显著抑制CCl4和D-Gal所致的大鼠血清ALT和AST升高,对ANIT所致的小鼠血清总胆红素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结论】田基黄中3个黄酮类化合物异槲皮苷、槲皮苷、田基黄苷均有保肝退黄作用。
李沛波王永刚吴钉红吴忠苏薇薇
关键词:田基黄黄酮
调脾护心方的计算机网络药理学研究
朱伟袁小红吴钉红徐文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连梅颗粒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连梅颗粒治疗心血管疾病(CVD)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 SymMap、 ETCM、 TCM@taiwan等开源数据库获取连梅颗粒的活性成分,并通过DrugBank、TargetNet、PubChem等数据库预测成分靶点。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治疗靶点数据库(TTD)和基因疾病关联数据库(DisGeNET)等收集心血管疾病的作用靶点。通过比较毒性遗传学数据库(CTD)收集核心靶点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利用Cytosacpe 3.8.0软件构建中药-成分、中药-成分-核心靶点-疾病网络,对网络进行拓扑结构分析,筛选出关键化合物和关键靶点。提取核心子网络,利用DAVID 6.8在线工具对核心子网络的靶点做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分析和京东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利用分子对接方法分析关键化合物和关键靶点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成分-靶点网络分析连梅颗粒得到9种重要的活性化合物,关键化合物为香草酸、槲皮素。药物、疾病网络的共同靶点MIF、TLR9是关键靶点,靶点-疾病网络显示连梅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主要疾病是高血压、心力衰竭和心肌梗塞。GO分析显示核心子网络与抗氧化、抗炎、调节免疫等多个生物学过程相关。KEGG富集分析连梅颗粒得到能量代谢相关通路,包括cAMP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和PPAR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香草酸、槲皮素与MIF、TLR9可通过氢键结合形成相互作用。结论连梅颗粒及其关键成分香草酸、槲皮素可能通过以MIF、TLR9作为靶标发挥在高血压、心力衰竭和心肌梗塞疾病中的药效作用,其作用机制涉及能量代谢通路cAMP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和PPAR信号通路,以上结论有待进一步实验验证。
蒋敏蔡茹航梅漫雪龙颖欣黄春霞吴钉红宋健平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香草酸槲皮素MIF
基于3D QSAR技术从毛冬青中筛选NF-кB小分子抑制剂被引量:1
2021年
建立3D QSAR模型,从具有抗炎作用的中药毛冬青中筛选小分子NF-кB抑制剂。采用20个已知活性的NF-кB抑制剂组成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3D QSAR模型;并运用建立的药效团对毛冬青所含的76个小分子化合物抗NF-кB活性进行预测分析。得到十个3D QSAR药效图,选择药效团1对测试集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验值相关系数r^(2)为0.9414;从毛冬青所含的76个化学成分中筛选出4个可能具有较好活性的分子,美商陆皂苷B(Phytolaccoside B),冬青苷A(Ilexoside A),异绿原酸A(3,5-dicaffeoylquinic acid)和Sibiricaphenone。建立的3D QSAR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化合物的抗NF-кB的活性,毛冬青中含有潜在的NF-κB小分子抑制剂。
李璐田人魁吴钉红
田基黄药材的质量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建立田基黄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法以及其中槲皮苷和异槲皮苷HPLC含量测定方法,考察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药材质量。方法以槲皮苷、异槲皮苷为对照品,采用聚酰胺薄膜层析法对田基黄药材进行定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Merck lichroCART RP-18e(250 mm×4.0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磷酸盐缓冲液pH=3(18∶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50 nm进行定量。结果加样回收率槲皮苷97.79%、RSD为1.53%,异槲皮苷97.23%、RSD为2.0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分离度好,重现性好。
彭维吴钉红杨立伟王永刚李沛波苏薇薇
关键词:槲皮苷异槲皮苷田基黄高效液相色谱法
治疗银屑病中药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目的:中医学对银屑病并无明确、清晰的记载,只是记载的“白庀”等疾病与银屑病相似。但使用的处方和中药都非常多。从众多的处方中找出共性的东西,对中药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理和有效成分进行研究,对银屑病的临床治疗和新型安全有效的新...
吴钉红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
文献传递
一种田基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田基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治疗肝炎药物中的应用。该提取物中含有下列五种化合物的总量不低于50%wt:紫杉叶素-7-鼠李糖苷、异槲皮苷、槲皮苷、白前苷和槲皮素;其中紫杉叶素-7-鼠李糖苷的含量为16.5...
苏薇薇王永刚李沛波唐西杨立伟吴钉红吴忠
文献传递
中药补气与活血分子作用机理的计算机模拟被引量:12
2009年
采用分子相似性分析、分子对接和生物网络技术等计算机模拟方法对治疗冠心病的中药活血与补气的分子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机模拟方法可以体现化合物的结构差异,并提示中药中化学成分与相关靶标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而生物网络的构建和分析可以将化学成分的聚类、差异,以及有效成分与相关靶标的复杂分子作用机理可视化.
吴钉红徐筱杰
关键词:中药补气活血分子机理计算机模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