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国芳

作品数:110 被引量:46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3篇颌骨
  • 27篇下颌
  • 24篇外科
  • 24篇成骨
  • 23篇牵引成骨
  • 21篇畸形
  • 20篇腭裂
  • 16篇下颌骨
  • 16篇唇腭裂
  • 14篇上颌
  • 13篇手术
  • 12篇正颌
  • 12篇上颌骨
  • 12篇颌面
  • 11篇缺损
  • 10篇正颌外科
  • 8篇牵引成骨术
  • 7篇睡眠
  • 7篇睡眠呼吸
  • 7篇综合征

机构

  • 79篇上海第二医科...
  • 31篇上海第二医科...
  • 6篇香港大学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吴江市第一人...

作者

  • 110篇沈国芳
  • 81篇唐友盛
  • 45篇邱蔚六
  • 38篇卢晓峰
  • 21篇房兵
  • 19篇徐兵
  • 19篇朱敏
  • 16篇李青云
  • 15篇张志愿
  • 14篇袁文化
  • 14篇史俊
  • 12篇高益鸣
  • 10篇张桦
  • 9篇徐袁瑾
  • 9篇陈建宇
  • 9篇南欣荣
  • 7篇张诗雷
  • 6篇蔡鸣
  • 6篇张念光
  • 5篇王国民

传媒

  • 17篇中国口腔颌面...
  • 13篇口腔颌面外科...
  • 11篇上海口腔医学
  • 5篇国外医学(口...
  • 3篇临床口腔医学...
  • 3篇中华显微外科...
  • 3篇2004年上...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2篇华西口腔医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2004年中...
  • 2篇第三届全国口...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口腔材料器械...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年份

  • 7篇2005
  • 25篇2004
  • 12篇2003
  • 15篇2002
  • 6篇2001
  • 9篇2000
  • 12篇1999
  • 13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9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严重睡眠呼吸障碍(SDB)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
<正>目的:有效地进行严重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防止严重手术并发症。方法:选择2002年7月-2003年7月进行全麻手术,AHI>40,最低SaO2<80%的23例重度 SDB患者,男21例,女2例,平均年龄38岁,AHI...
徐竹梅许建妹孙红霞卢晓峰唐友盛沈国芳
文献传递
下颌骨缺损骨移植修复后的牙列重建
1993年
由于整复外科的发展,因肿瘤切除术后或创伤等原因造成的下颌骨缺损,临床上采用自体游离骨移植,自体骨肌瓣移植修复等均可成功地恢复下颌骨的连续性,并获得较为理想的形态恢复。但在口腔功能的重建,尤其在咀嚼功能的重建方面,往往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本文较系统地复习了下颌骨缺损移植修复后牙列重建的有关文献,着重介绍了在移植骨上行种植牙修复的方法:即small氏U型夹板修复法和Branemark氏骨整合性种植体修复法及其相应的应用指征。为了在移植骨上行种植牙修复并获得高的成功率,下颌骨缺损的骨移植修复宜选用带旋髂深动静脉的复合髂骨肌皮瓣。文中也介绍了移植骨上行种植体牙列重建的临床应用情况,指出种植体牙列重建对恢复下颌骨缺损行植骨修复后患者的咀嚼功能重建,外形和语言功能的改善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是提高该患者生存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并为功能外科的开展开辟了一条非常有意义的道路。
沈国芳邱蔚六
关键词:下颌骨缺损种植体
双侧先天性唇腭裂术前腭重构的研究
<正>目的:腭重构是指用矫治的方法对双侧唇腭裂患者紊乱的上颌牙弓进行矫正,恢复正常的牙弓形态,减少腭部裂隙宽度,减少前颌骨与侧方腭弓之间的距离,以顺利进行唇腭裂整复术和后期的齿槽裂植骨术。双侧唇腭裂患者在新生时,几乎均表...
房兵邱蔚六袁文化沈国芳
文献传递
前颌骨矫正对人工腭裂大鼠上颌骨生长发育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前颌骨矫正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 ;检测上颌骨周围骨缝成骨的活跃程度。方法 :以40 d Wistar大鼠建立人工双侧腭裂模型 ,L atham矫正器前颌骨矫正 ;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上颌骨周围骨缝 TGF- β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 ,矫正第 7,14天后实验组大鼠 TGF- β的阳性表达与两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原位杂交检测 ,从第 7天开始实验组 TGF- β m RNA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前颌骨矫正后 。
房兵邱蔚六袁文化唐友盛沈国芳朱敏陈建宇张桦
关键词:矫形外科手术腭裂上颌骨
双侧唇裂继发鼻唇畸形的综合整复治疗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 评价和探讨双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的综合整复矫治方法。方法  2 0 0 0年1月~ 2 0 0 3年 6月我们为 4 0例双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患者进行了综合治疗。其中术前施行牙槽突裂髂骨松质骨植骨修复 2 8例 ,牙正畸治疗 2 2例 ;前牙义齿修复 2 0例 ,正颌外科手术或上颌骨牵引成骨手术 2 0例。完成上述治疗程序后行鼻唇二期整复手术。手术方法采用自上唇中央唇红、瘢痕缘、鼻小柱旁至双侧鼻孔内侧缘连续切口 +双侧鼻翼沟及鼻孔底切口入路 ,行鼻小柱延长、鼻翼鼻孔轮廓成形、人中嵴、人中凹及唇峰唇珠重建术。结果 患者鼻唇外形均获得较前明显的改善 ,随访 3个月~ 3.5年 ,满意率达 95 %。结论 对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继发畸形采用综合序列治疗 ,强调二期手术前牙 -颌基础框架的搭建 ,再采用本手术方法矫治鼻唇软组织畸形 ,效果自然稳定。
蒋朝华唐友盛沈国芳
关键词:双侧唇裂鼻唇畸形整复治疗矫治方法
颜面发育性不对称畸形软组织特征的初步分析
<正>目的:通过对20例颜面发育性不对称畸形患者的X线头颅定位后前位片硬软组织的非对称率的比较研究,并对双侧定点部分软组织厚度进行对比分析,旨在研究颜面不对称畸形患者颜面软组织的特征性变化。方法:本研究以20例颜面发育性...
高益鸣邱蔚六沈国芳唐友盛
文献传递
正常下颌骨生长活性的核素骨显像研究被引量:13
2000年
目的 研究正常下颌骨生长发育期生长活性的变化特点及规律。方法 对 2 0例 40侧生长发育期正常下颌骨进行99Tcm 亚甲基二膦酸盐 (MDP)显像 ,测定吸收值 ,并以第 4腰椎的99Tcm MDP吸收值作为参照 ,计算下颌骨各部位的吸收比值 ,以排除个体间差异。结果  5岁时儿童的髁状突、升支、体部吸收比值分别为 1 6 6 ,0 79,0 70。随年龄升高逐渐递减 ,2 0岁时分别为 0 6 5 ,0 44 ,0 5 9。生长发育期正常下颌骨髁状突、升支、体部的生长活性随年龄的增长逐渐递减 ,且呈直线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分别为 :髁状突 ^Y =- 0 0 5 2 2X + 1 792 8,下颌升支 ^Y =- 0 0 15 1X + 0 76 6 7,下颌体部 ^Y =- 0 0 142X + 0 7410。下颌骨髁状突、升支、体部双侧99Tcm MDP吸收比值差异无显著性 ,男女下颌骨99Tcm MDP吸收比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生长发育期下颌骨髁状突、升支、体部的生长活性随年龄的增长逐渐递减 ,其变化以髁状突最为显著。下颌骨发育的稳定期在 2 0岁左右 。
高益鸣邱蔚六沈国芳唐友盛田伟家王辉冯国伟濮鸣芳
关键词:下颌骨放射性核素显像发育
外伤性颌面部骨折的正颌外科治疗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颌面部骨折患者实施正颌外科治疗的适应症、治疗步骤及容易出现的问题。方法:从1990年7月~1999年4月,我科共收治了67例因外伤性颌面部陈旧性骨折引起错位愈合而实施正颌外科手术的患者,骨折包括面中18骨折,下颌骨骨折,多发性骨折。采用的术式包括LefortI截骨术、下颌骨垂直或矢状劈开截骨术、切开复位固定术等,术中均采用骨间的小钛板坚强内固定。结果:术后63例获得良好的解剖外形及咬合关系。2例颧上颌骨骨折的患者,术后颧骨突度略显不足;2例下颌骨骨折患者术后出现局部感染,经二期手术后愈合。结论:对于外伤性颌面部陈旧性骨折引起的牙、、面畸形,正颌外科手术既能恢复其良好的解剖外形,又能改善其咬合关系,是目前最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徐兵唐友盛姚隆浩沈国芳裘明华史俊
关键词:颌面部骨折正颌外科手术手术适应症
肩胛骨及邻近瓣在颌面复合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肩胛骨及其复合瓣在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因不同原因造成部分颌骨及其周围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肩胛骨及其复合瓣修复治疗,术前根据不同部位颌骨、软组织、皮肤缺损量的大小,选择肩胛骨及与其匹配的肌瓣或肌皮瓣;术中顺向或逆向寻找血管蒂,制备肩胛骨及肌瓣或肌皮瓣,吻合血管后,先固定肩胛骨,后关闭软组织。结果:除1例因血管栓塞、修复失败而改用胸大肌皮瓣外,其余11例组织瓣全部成活,咬合关系及外形恢复满意。结论:与其他游离组织瓣相比,肩胛骨及其复合瓣具有切口隐蔽、单一、对供区功能影响小、修复组织范围广等特点,其修复效果令人满意。
徐兵史俊唐友盛张志愿沈国芳王旭东卢晓峰张诗雷
关键词:肩胛骨复合缺损周围软组织缺损胸大肌皮瓣游离组织瓣复合瓣
眉弓外、口内前庭沟联合切口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
Objective: This investigation mentioned to discuss a combined approach of lateral superciliary arch incision a...
徐兵唐友盛沈国芳史俊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