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楠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重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更多>>
- 真空硅热还原制备Mg-Sr合金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分析真空硅热还原制备金属镁、金属锶及Mg-Sr的热力学条件。结果表明,真空硅热还原制备Mg-Sr合金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及热力学临界温度随系统气压的减小而降低,随Mg、Sr混合蒸气中Sr的摩尔分数的增大而降低。对应常规真空硅热还原制备金属镁(皮江法)的反应温度(1 473 K)、系统气压(13.3 Pa),无论Mg、Sr相对比例如何,真空硅热还原制备Mg-Sr合金的反应均具备热力学可行性。实验证明真空硅热还原制备Mg-Sr合金是可以实现的。
- 李兆楠谢卫东王艳光党春梅苏中华
- 关键词:临界温度
- 碳热炼锶的热力学研究及经济性和环保性分析
- 2011年
- 采用热力学方法计算并分析了真空碳热炼锶的反应自由能和临界还原温度,同时分析了碳热炼锶的经济性和环保性。结果表明,在标准状态下,碳热炼锶温度需高达2279K;真空工艺可显著降低反应临界温度,真空度为10Pa时,1462K以上碳热炼锶反应即可进行;碳热炼锶的还原剂成本仅为铝热法的1/34.1、硅热法的1/14.6,同时,碳热法的锶资源利用率更高、产生的渣量更少。
- 谢卫东李兆楠党春梅彭晓东魏群义沈珍珍
- 关键词:SR真空热力学碳热还原
- 一种离心铸造生产镁合金大型环件的方法
- 一种离心铸造生产镁合金大型环件的方法,包括模具预热、挂隔热涂料、离心浇注参数的确定和离心浇注等。其技术要点为转速和浇注速度的确定。启动离心动力装置进行离心浇注,离心转速n按照重力系数公式计算:n=29.9(G/R)<Su...
- 彭晓东王艳光刘军威杨艳谢卫东李兆楠
- 文献传递
- 真空碳热还原制取金属锶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 金属Sr及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冶金、光学和医药等领域。金属Sr的传统制备方法主要有熔盐电解法和真空热还原法,熔盐电解法存在原料价格高、产生的氯气污染环境、锶盐的挥发损失大和电解设备腐蚀严重等问题;真空热还原法主要...
- 李兆楠
- 关键词:真空碳热还原活化能
- 文献传递
- Sr对挤压态AZ31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制备不同Sr含量的挤压态AZ31-xSr(x=0,0.4%,0.8%,1.2%)合金试样,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材料试验机等观察、测试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未添加Sr的AZ31镁合金挤压变形后有相当部分的晶粒呈长条状分布而未发生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较大;添加少量的Sr可细化挤压态AZ31合金的组织。随着Sr含量的增加,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呈先升后降趋势,最高点在Sr的质量分数为0.8%;与无Sr的AZ31合金相比,室温和150℃时的抗拉强度提高约11.5%,15.7%,屈服强度提高约14.9%,40.2%。
- 谢卫东党春梅宁旭李兆楠
- 关键词:锶AZ31镁合金动态再结晶
- 真空碳热还原制备Mg-Sr合金的反应热力学被引量:6
- 2012年
- 介绍了真空碳热还原制备Mg-Sr合金新思路,研究了其还原反应的反应式、吉布斯自由能及临界还原温度。结果表明,真空碳热还原MgO,SrO的混合物可以得到Mg-Sr合金;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还原反应吉布斯自由能随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减小,随系统气压的降低而减小,随反应生成的Sr,Mg混合蒸气中Sr摩尔分数的减小而减小;反应温度的提高、系统气压的降低和Sr摩尔分数的减小均有利于还原反应的进行;当系统气压为10 Pa,Sr摩尔分数为0.1时,临界反应温度为1353 K;相同系统气压下,碳热还原制备Mg-Sr合金的临界反应温度低于真空碳热炼锶、炼镁的临界温度,反应更易于进行;常规真空硅热还原制备金属镁(皮江法)的反应温度1473 K,气压13.3 Pa下,无论反应生成的Sr,Mg混合蒸气中Mg,Sr相对比例如何,真空碳热还原制备Mg-Sr合金的反应均具备热力学可行性。
- 谢卫东李兆楠党春梅彭晓东沈珍珍
- 关键词:碳热还原热力学真空冶炼
- 以Si-Cu合金为还原剂的热还原制镁新方法及其热力学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结合Si-Fe相图,分析了硅铁热还原制镁(皮江法)反应过程中Si-Fe中形态,结果显示:初始含Si量75%的Si-Fe在1200℃基本处于固态,硅铁热还原制镁还原反应主要为固-固反应,反应过程中,物料间的热量及质量传输较困难,反应难于快速、彻底进行。介绍了采用Si-Cu合金还原剂实现固-液还原的Si-Cu热还原制镁新思路、新方法,结合Si-Cu相图,分析了Si-Cu热还原制镁中Si-Cu的形态,结果显示:Si-Cu热还原制镁时,初始含Si量低于35%的Si-Cu在1200℃几乎全过程保持液态,还原反应基本为固-液反应,反应较易快速、彻底进行。采用热力学分析方法,推演出了Si-Cu热还原制镁的主要反应式、吉布斯自由能估算式,临界反应温度估算式,分析了影响吉布斯自由能、临界反应温度及还原反应热力学可行性的因素,结果显示:Si-Cu热还原制镁反应的热力学临界温度随系统气压降低及Si-Cu中Si含量增加而减小;对应于常规真空硅热还原制镁(皮江法)温度(1473 K)和系统气压(13.3 Pa),Si-Cu合金中的Si含量只需高于0.034%,Si-Cu热还原制镁即具备热力学可行性。
- 谢卫东党春梅李兆楠彭晓东汪浩
- 关键词:热力学热还原
- 一种离心铸造生产镁合金大型环件的方法
- 一种离心铸造制备镁合金大型环件的方法,包括模具预热、挂隔热涂料、离心浇注参数的确定和离心浇注等。其技术要点为转速和浇注速度的确定。2启动离心动力装置进行离心浇注,离心转速n按照重力系数公式计算:n=29.9<Image ...
- 彭晓东王艳光刘军威杨艳谢卫东李兆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