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
- 作品数:22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Flowm aster与Fluent耦合接口技术研究
- 2021年
- 在进行复杂的流体系统计算时,单一维度的模拟计算难以同时满足模拟精度及计算周期的要求。本文以Flowmaster和Fluent为对象,基于C#平台开发了一/三维耦合程序。并建立Y形管道一维、三维模型,通过耦合程序实现了Y形管道Flowmaster和Fluent的耦合计算。结果表明,Flowmaster和Fluent互相传递的质量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吻合良好,耦合程序能有效实现一/三维软件的数据传递。
- 陈爽刘诗文孙燕杨钊张骐王嘉瑞
- 关键词:FLUENT
- 蒸汽发生器给水环管热分层强度影响因素及缓减措施研究
- 2017年
- 为研究低功率运行工况下压水堆核电厂蒸汽发生器给水环管热分层强度的影响因素和缓减措施,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给水环管内部流体的热分层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功率提升过程中给水运行方式及给水环管结构对热分层强度的影响,从给水环管布置及结构两个方面提出了两种改进结构。结果表明:提高给水流量提升速率对热分层强度几乎没有影响,给水弯头弯曲半径增大能有效减弱给水弯头处的热分层强度,给水弯头向下布置能明显减弱给水环管内的热分层强度,给水管倾斜角度增大能有效减弱给水弯头、给水管的热分层强度,同时使得给水环的热分层强度增强。将给水弯头向下布置且给水管水平段改为多级阶梯渐缩-渐扩结构、多级球形渐缩-渐扩结构后,给水环管内的热分层现象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因此提出的两种改进结构是较理想的改进结构。
- 孙燕罗琦黄伟李发强
- 关键词:蒸汽发生器影响因素计算流体力学
- 系统接管和电热元件上部集中布置的稳压器结构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系统接管和电热元件上部集中布置的稳压器结构及其应用,该结构包括筒体、电热元件和接管组件;其中,所述电热元件和接管组件均布置在筒体上部。本发明将系统接管和电热元件集中布置在稳压器结构上部,整体优化了稳压器中下部...
- 陈聪夏榜样杨洪润顾益宇何大明李喆张丰收杨博王金雨刘立志孙燕裴立廷周永李焕鸣刘威
- 文献传递
- 核动力装置一回路自然循环能力最优化设计
- 2020年
- 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在保持一回路系统中各设备总体布置方式不变前提下,以一回路运行压力、堆芯冷却剂进出口温度以及蒸汽发生器压力为设计参数向量,对参考核动力系统的一回路自然循环能力进行了最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当采用堆芯冷却剂平均温度不变运行方案条件下,在计算参数范围内,适当增加一回路运行压力、降低堆芯冷却剂进口温度、增加蒸汽发生器压力,可使一回路自然循环能力增加约22.6%.
- 郝承明曲自信赖建永喻巧张皓罗涵禹赵京孙燕梁铁波汪宇严思伟
- 关键词:压水反应堆自然循环粒子群算法
- 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法在蒸汽发生器泥渣收集器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采用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模型,充分考虑泥渣颗粒与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蒸汽发生器泥渣收集器内、外的流场分布及泥渣颗粒的运动轨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泥渣收集器对不同直径泥渣颗粒的收集效果及进、出口孔径对泥渣收集器收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泥渣收集器的收集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外部流场对泥渣颗粒的输运效果;泥渣收集器对不同直径的泥渣颗粒的收集能力有较大差异,尺寸较大的泥渣颗粒更容易被收集;在保证泥渣收集器内不出现再携带现象的前提下,增加泥渣收集器进、出口孔径是提高收集能力的有效手段。
- 吴舸成翔黄伟孙燕
- 关键词:蒸汽发生器计算流体动力学
- 核电厂自动卸压排放管道热分层分析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核电厂工艺系统的管道和设备中存在流动介质以不同温度分层的热分层现象,将会引起管壁温度分层,在管道截面产生总体弯曲热应力和局部热应力,并产生非预期的位移和支撑载荷。本文采用CFD方法分析了核电厂自动卸压排放管道的热分层现象,研究了管道内热分层形成机理及流动状态,得到了长期稳定运行工况下的热分层状态,为后续管道设计和布置提供参考。
- 于德勇段永强曹思民孙燕路忠亮
- 关键词: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 一种能够有效缓减热分层现象的阶梯形蒸汽发生器给水管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有效缓减热分层现象的阶梯形蒸汽发生器给水管,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器二次冷却水入口与蒸汽发生器给水环之间,包括一体式连接的阶梯形渐缩管段和阶梯形渐扩管段,所述阶梯形渐缩管段大管径端与所述冷却水入口连通,...
- 孙燕罗琦黄伟
- 文献传递
- 基于大盘管蒸汽发生器的微型全自然循环压水反应堆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大盘管蒸汽发生器的微型全自然循环压水反应堆系统,该反应堆系统包括反应堆、安全壳,反应堆设于安全壳内;安全壳置于空气中;还包括氮气稳压系统、主给水系统、主蒸汽系统、净化与余热排出系统、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非...
- 曾未姚维华赵耀李锋秦冬刘佳冉旭曾畅成翔吴杨孙燕王连杰汪量子朱紫豪颜达鹏陈杰朱发文王啸宇杨韵佳
- 大空间建筑内火灾的分区控制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为了研究大空间建筑内火灾的分区控制,将空间划分为不同危险程度的区域,提出了用人均换气率L-PFR(P)因子作为划分区域的指标并经过计算确定了具体的指标值。通过与传统的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的比较,证明了用L-PFR(P)作为划分不同危险程度区域指标的合理性。然后对比分析了不同排烟策略下大空间建筑内的烟气情况和人员疏散情况,得到了既能保证排烟效率又能尽量减少由于机械排烟投入造成能源消耗的排烟策略,实现了大空间建筑内火灾的分区控制。
- 孙燕黄弘李发强于德勇郝承明
- 关键词:大空间建筑火灾评价指标
- 控制棒驱动机构排污系统三维稳态流动分析
- 2014年
- 为得到控制棒驱动机构(CRDM)排污管在排污工况下的流动情况,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CRDM排污系统进行三维稳态流动分析。在已知CRDM排污系统阻力压降条件下,将复杂的CRDM流道简化为圆柱形阻力件,再利用反推法计算得到系统中的流量、流速和流动状态。计算结果表明,在排污工况下,系统内的流动状态为湍流流动,有利于提高排污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排污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 孙燕梁铁波陈志辉赵京张玉龙
- 关键词:控制棒驱动机构反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