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秀丽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抗凝
  • 2篇蛋白
  • 2篇凝血
  • 2篇凝血酶
  • 2篇抗凝蛋白
  • 2篇抗凝血酶
  • 2篇活性
  • 1篇蛋白C
  • 1篇蛋白S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友病
  • 1篇血友病因子
  • 1篇凝血酶类
  • 1篇酶类
  • 1篇抗凝血
  • 1篇抗凝血酶类
  • 1篇活性检测
  • 1篇管性血友病因...

机构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北京医院

作者

  • 3篇刘秀丽
  • 2篇彭明婷
  • 2篇周文宾
  • 2篇李臣宾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年份

  • 3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抗凝蛋白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检测结果一致化相关问题研究
目的:  目前国内部分实验室AT、PC和PS活性以及vWF抗原和活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较差,需要研究结果一致化的方法与评价标准,帮助实施质量改进。本课题对不同检测系统之间结果的可比性进行了研究;对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刘秀丽
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抗凝蛋白活性检测标准物质
文献传递
肝素抗凝治疗监测相关项目的性能验证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对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抗-Ⅹa活性、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活性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检测系统的性能进行验证。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发布的多项指南、多项卫生行业标准和试剂厂家的要求,对LMWH抗-Ⅹa活性检测的批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线性、准确度和检出限,AT活性检测的批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线性和准确度,以及APTT检测的批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和可比性进行验证。结果 LMWH抗-Ⅹa活性检测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0.03抗-Ⅹa IU/ml和0.05抗-Ⅹa IU/ml,日间精密度分别为0.04抗-Ⅹa IU/ml和0.05抗-Ⅹa IU/ml,线性范围为0~1.83抗-Ⅹa IU/ml,准确度百分偏差分别为4.3%和2.2%,检出限验证结果为0.05抗-Ⅹa IU/ml,均符合厂家要求。AT活性检测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2.0%和3.5%,日间精密度分别为2.7%和5.3%,线性范围为0~139%,准确度百分偏差分别为0.9%、–1.4%和–2.7%,均符合厂家要求。APTT活性检测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0.5%和0.4%,日间精密度分别为3.4%和4.4%,可比性验证结果符合行业标准的要求。结论 3个项目的性能能够满足厂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性能验证方法和指标的研究有助于临床实验室实施质量改进。
胡欢荣李臣宾周文宾刘秀丽彭明婷
关键词:肝素抗凝血酶
抗凝蛋白检测现状全国性调查与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了解国内实验室抗凝蛋白检测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实施抗凝蛋白检测的规范化及质量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1 500家参加全国凝血试验实验室间质量评价的实验室进行网络调查,筛选出已开展或准备开展抗凝蛋白检测的274家实验室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及质控物检测调查。对问卷回报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将质控物检测结果按试剂品牌分组,计算各组均值、中位数、标准差(s)及变异系数(CV),以组内剔除离群值后的中位数为靶值,计算各实验室检测结果与靶值的绝对或相对偏差;以澳大利亚皇家病理学会(RCPA)、德国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学会(DGKL)和基于生物学变异允许总误差的要求为评价标准,计算各项目各组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及格率。结果235家实验室回报了问卷,其中开展抗凝血酶(AT)、蛋白C(PC)和蛋白S(PS)活性检测的实验室分别为194、63和50家。所用仪器和试剂以进口品牌为主(占96%以上),仪器和试剂配套率均在94%以上。对于AT、PC和PS活性检测,分别有30.4%、33.3%和34.0%实验室未对所用仪器进行性能验证,8.8%、7.9%和14.0%实验室未在更换试剂批号时进行定标,11.3%、17.5%和16.0%实验室未常规开展室内质控,34.9%、26.9%和21.4%实验室仅进行单个浓度水平的质控。分别有4.1%、1.6%和2.0%实验室按年龄分组设置AT、PC和PS活性参考区间,16.0%实验室按性别分组设置PS活性参考区间。质控物检测结果显示,正常水平质控物AT、PC和PS活性检测结果的CV范围分别为5.7%~12.9%、4.2%~7.7%和18.4%~33.1%;异常水平质控物的CV范围分别为13.3%~38.3%、6.1%~14.4%和31.5%~34.5%。使用不同评价标准的及格率存在差异,各项目应根据浓度水平分别选择合适的评价标准。结论不同实验室间检测结果可比性较差,拟通过制订相关技术要求、加强人员培�
刘秀丽周文宾李臣宾胡欢荣彭明婷
关键词:抗凝血酶类蛋白C蛋白S
共1页<1>
聚类工具0